馬拓
我聽說過一個案例,有個小男孩很乖,從不瘋玩瘋鬧。后來他在公園里碰見了一個叔叔,那個叔叔說:“小朋友,咱們來玩槍戰(zhàn)吧”。孩子和他玩了一會兒,簡直發(fā)現(xiàn)了新的世界!
但是,那個叔叔是人販子。
所以,有人要問我將來怎么當父親,我肯定回答:“就是陪他瘋玩兒??!”
只要有空,我就會陪他玩兒,鬧翻天的那種。比如扛著他在樹林里瘋跑,巧妙地避開所有的障礙物;跟他在大床上用羽絨枕頭打仗,直到枕套里鴨絨彈盡糧絕;在池塘里和他用水波對戰(zhàn),打出無數(shù)道彩虹。我倆大汗淋漓,嗓音嘶啞,哪怕渾身泥土也在所不惜。
仔細想想,年少時的“玩兒”應該是人的一生中最棒的體驗。少年時,瘋玩沒有任何思想包袱,純真地開懷大笑,盡情地釋放自我,仿佛世界都是以“我”為中心。那種盡情投入的情感,是很多東西替代不了的。
會玩的孩子情商都不低,我始終這樣認為。
我有個朋友,從小就是孩子王。他有了孩子之后,成天就帶著孩子瘋玩。他家孩子四五歲了也沒報任何親子班和興趣班,雖然說起天文地理一問三不知,性格卻出奇地沉穩(wěn)。有一回,我和他們出去玩,路上有個扮成人偶的小伙子為了推廣玩具逗一幫小孩兒玩,小孩兒們尖叫嬉鬧,流連忘返,吵著讓身邊的父母買玩具,不買便不罷休。朋友的孩子卻不為所動,還驚詫地問他爸爸:“他們這是怎么了?”朋友說,他們在玩呀。小家伙更加疑惑:“這有什么可玩的呀?!蹦菢幼?,真跟見過多大世面似的。
現(xiàn)在的家長們,似乎總覺得玩兒就是浪費時間。如果家長陪著一起玩兒,那就更沒意義了。我每次路過商場的嬰童游樂區(qū),都能看見沙堆里、滑梯邊聚滿了孩子家長。家長們刷手機的刷手機,聊天的聊天,時不時回頭望一下不遠處的孩子,各行其是。用大家的話說,全當花幾十元錢讓自己省會兒心。時間一到,他們就把孩子從圈里抱出來,各回各家。還有的家長給孩子報各種課,準時接送,回來問問老師教了啥,一天就這么過去了……看似挺充實,實際上機械反復,昏昏沉沉。
有一次工作時,我碰見一個男孩離家出走,我們聯(lián)系了他父親來派出所接他。在等父親來的時候,我和男孩聊了聊。小男孩執(zhí)拗地說:“你甭管我,也甭讓我爸管我。從小他就不管我,現(xiàn)在更別想管我。”我說:“沒人管你,你能長這么大啊?”他耷拉眼皮說:“他老了我也養(yǎng)他,不就這點兒事嗎?但別想著讓我陪他下棋、遛彎、打太極,我小時候他連足球都沒陪我踢過。”
我笑了,說:“你可真記仇?!彼粗?,說了一句至今讓我記憶猶新的話:“我不記仇,可是我真不知道怎么玩?!痹谒磥恚e著就是待著,沒有玩兒的概念。
那一刻,我竟然挺共情。
所以,以后我要當一個有意思的父親。我可以不滿腹經(jīng)綸,可以不力大無窮,可以不光鮮亮麗,但我一定要用最接近童真的方式愛他,真正進入他的世界。我相信,童年里最幸福的事,就是玩樂。如果能成為孩子的貼心玩伴,那么他沒有理由不愛你。就像《大魚老爸》中那句臺詞一樣:“如果一個人能被自己的孩子深愛,那么他就可以稱得上偉大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