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仁梅
摘要: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植物的生活》,主要落實課程標準的科學探究目標,這些科學目標的落實需要有充足的教學活動予以支持。結合以上教學目標,作者在教學中注重通過各種手段搜集信息資料,切身實踐落實探究目標;加強課外實驗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落實探究目標;加強課外種植,豐富植物生活信息,落實探究目標。學生就能很好地實踐本單元的探究目標,在此基礎上充分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系統(tǒng)地掌握了本單元的科學知識,全面落實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植物生活;探究目標;搜集信息;課外實驗實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植物的生活》,主要落實課程標準下列科學探究目標:能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語言和圖畫描述所觀察的事物的形態(tài)特征;會查圖書刊及其他信息源;能用簡單的工具如放大鏡、尺子等對植物體進行定性和定量的觀察,并能用圖文表達;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能設計對比試驗研究植物根、莖的作用;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探究過程和結果。本單元教學目標往往不受重視,教學過程中全是室內課,而本單元科學目標的落實需要充足的教學活動予以支持。因此,我在教學中注重加強使用搜集、實驗、種植等教學活動,以引導學生落實本單元的探究目標。
一、通搜集信息資料,落實探究目標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科學課程要讓學生充分接觸生動活潑絢麗多姿的生命世界,去公園草地、山嶺小溪感受花香鳥語,聆聽花開的聲音,感受生命的繁雜與神奇。學生會發(fā)現(xiàn)每一只小鳥都不同,每一株小草都奇麗無比,從而激發(fā)他們熱愛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熱情。搜集第一手信息資料是學生學會自主探究,拓展視野,進行求知的必不可少的學習過程和方式。《植物的生活》這一單元就是讓學生親歷自然、親歷探究的過程。如《植物的身體》-課,我把全班同學分成五個小組,并提出了一些觀察前的準備及順序等注意事項,然后讓學生有組織地到戶外觀察,并通過各種手段搜集各種有關植物的資料。學生的興趣非常高,有讓爸爸媽媽周六周日陪著一塊去搜集的,也有幾個同學組織起來一起去搜集的。
通過搜集資料落實探究目標關鍵要做到三點;一是教師要及時提前布置探究任務,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探究時間;二是教師布置任務時要明確探究的目標,保證探究的質量,避免無目的的游玩觀賞;三是收集資料后要及時組織學生進行展示交流探究,確保搜集探究的目標的落實。
二、加強課外實驗實踐
實驗的基本特征是有意識地改變某種變量,控制其他變量,探尋改變變量和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茖W實驗可以分為模擬實驗和探究性實驗、驗證性實驗。在強調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的今天,應大力提倡探究性實驗。但在當前的情勢下,科學課堂上進行實驗還比較正常,課外實驗的數(shù)量就相對減少。
而有些科學實驗的探究必須要通過一些課外實驗才能證實,因此要加強課外實驗的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落實科學學科的探究目標。教師應當積極地帶領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開展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進行合理的分工,將實驗選題、實驗設計、實驗材料準備、實驗場地選擇、操作實驗記錄,實驗過程和實驗現(xiàn)象、提交實驗報告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合理的劃分,針對“植物的生活”選擇恰當?shù)膶嶒炦x題,每個小組提交自己的實驗選題,由教師進行評定并明確實驗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隨后開展課外實驗操作。當然要注重實驗的探究性,例如探究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因素,對其進行假設,選定陽光、水分、溫度和有機物,改變其中的一項變量,控制其他變量來探究植物的生長因素。
通過探究性實驗,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fā)散,能夠從理論知識中脫離出來,掌握生物知識的實踐性。在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中,能夠積極配合教師開展課外實驗實踐活動,逐步提高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
三、加強課外種植,落實探究目標
種植是小學生樂于從事的實踐性活動之一??茖W課就應給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從事喜聞樂見的種植活動,從中獲得直接感知、技能和樂趣方面的發(fā)展,并逐漸培養(yǎng)探究植物的科學精神。種植活動可以是課內的教學內容,也可以是學生課后的興趣活動,教師要給予鼓勵和指導,必要時還可以搞技術經驗交流會請家長和技術人員指導、查找有關技術資料、作專題報告等配合性活動。如“植物的生活”單元,為了方便學生認識探究植物的身體、植物的根、植物的葉和植物的莖等,我要求學生每人在家里種植一盆植物,像蟹爪藍、向日葵、大蒜、牽?;?、海棠花、吊蘭等的種植。為了促進學生的興趣,單元學習結束后,我組織學生開展了一次科學實踐活動“盆栽交流”。在種植過程中要求學生們做好植物生長的記錄,研究植物的根莖葉,改變陽光、水分、溫度和有機物,探究根莖葉的變化。也可以養(yǎng)殖多種不同類型的植物,進行對比分析。
四、結語
總之“植物的生活”是在學生認識常見植物的基礎上,對植物各部分進行細致的研究。學生在觀察、比較、查閱資料、實驗、整理信息、交換信息、借助工具對事物進行定量觀察、利用對比試驗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實踐基礎,再重點加強搜集、實驗、種植等教學活動,學生就能很好地實踐本單元的探究目標,在此基礎上也充分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系統(tǒng)地掌握了本單元的科學知識,全面地落實了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蘇林鳳.基于生物學核心素養(yǎng)下的植物科技活動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應用[D].貴州師范大學,2018.
[2]羅海立.在小學科學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0(1).
(責編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