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
其實在我看來,讀書就是一個生命歷程。曾經(jīng)為了“偷”讀一本好書,我們是躲在被窩里或者在蚊帳內(nèi)靠打著手電筒看完的。那時讀書有一種強烈的壓抑感,但同時又帶來巨大的沖動和欲望感。那時閱讀的每一本書和其中的內(nèi)容常常刻骨銘心。
在知識大爆炸的時候,讀書就像“游泳”一樣,把整個心身全部“投入”其中,這很愜意。那種見了圖書館就想“跳”、見了座位就想搶的感覺,其實很有趣。
現(xiàn)在讀書,我更愿意靜坐在一個地方,手捧一卷書,然后凝視一片土、一景物,甚至一個人,或者分享一個時代的景致,去思考一個問題……這種閱讀有些“老年式”,但它很有藝術(shù)感、深刻度,因而也會產(chǎn)生奔涌的新靈感。
我總認為,讀書不應(yīng)“讀死書”和“死讀書”,必須“讀活書”“活讀書”。人的生命有限,讀書的目的除了增長自己的知識以外,更多的是為自己的人生和事業(yè)服務(wù)。
讀書與人生相伴,相伴的目的是為了推動和影響人生,同時每個人的人生本身也應(yīng)當是一本新“書”的內(nèi)容,這樣的讀書和“書”的意義就會更加豐富與殷實。
對讀書人來說,我們的世界是“書”組成的,而我們每個讀書人,本應(yīng)該成為一本本新的書……這樣的讀書才更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