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洗澡,皮膚好好
洗澡本是件容易事兒,打記事起大家就能獨立完成,但若要細究起洗澡的小細節(jié),倒是能難倒很多人,先洗頭還是先洗澡?先搓泥還是先抹香皂?磋澡巾和洗澡刷到底哪個好?—周洗幾次最為健康?這些問題雖小,卻值得精致的你去認真思考。愿讀了本期“我要臉”,能讓你每次洗澡不再苦惱。
1洗澡順序沒搞對洗來洗去都白費
哪種洗澡順序最科學?答案是先洗臉再洗身后洗頭。
Step.1當你走進淋浴房,熱水一開,人體的毛孔遇熱擴張,當然要趁機將臉上的污垢清洗掉。洗臉不及時,臉上積累了一天的臟東西都趁亂溜進毛孔里,久而久之,臉上便會陸陸續(xù)續(xù)出現(xiàn)黑頭、粉刺、青春痘。因此。洗澡先洗臉,一定要記牢!
Step.2洗澡有助于促進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huán),舒緩身心。但長時間待在淋浴房,則容易引發(fā)胸悶頭暈,大腦缺氧。為了避免身體不適,最恰當?shù)淖龇ㄊ窍赐昴樅篑R上清洗身體,確保洗澡時間不超過15分鐘,并在洗完澡后將淋浴關掉。
Step.3頭發(fā)在蒸汽中得以滋潤,關掉淋浴之后,洗頭的最佳時機已到。先涂上洗發(fā)水,充分按摩頭皮后沖洗干凈。如果你的頭發(fā)過于毛躁,可以在發(fā)尾抹上護發(fā)素,等待兩三分鐘后再沖洗,自此,沐浴三部曲便大功告成啦!
2沐浴道具齊到位,洗澡像是開派對
A.搓澡巾搓泥效果好,皮膚更顯干凈光滑,適合出油較多、背上長痘的同學。但如果你的皮膚又薄又干燥,搓澡巾則對你非常不友好。
B.洗澡刷比搓澡巾溫和許多,好的洗澡刷質(zhì)地柔軟,再加上設計了長手柄,使搓背這件事方便了很多。如果你的身體油垢較多,試試洗澡刷,效果真不錯!
C.無論南方北方,家里的淋浴房里總會有一個或白色或彩色的浴球。浴球能夠使香皂和沐浴露充分打泡,略微粗糙的質(zhì)地還能輔助你搓搓澡。
D.如果你的腳底死皮較多,甚至摸起來有點扎手,洗完澡后不妨用磨腳石磨磨腳。市面上的磨腳石,價格參差不齊,但效果都大同小異。既然如此,那就買個便宜的吧!
E.購買浴巾之前先用臉感受材質(zhì),再用手扯一扯,確認是否掉毛。另外記住,浴巾至少一周洗一次,畢竟在潮濕的浴室里,細菌是很囂張的。
F.冬天洗完澡,換上涼拖實在太冷,換上棉拖腳上又濕漉漉?買張吸水墊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啦!硅藻泥吸水墊吸水效果較為理想,有了它,再也不用擔心腳面沾水弄臟拖鞋咯!
3想洗得爽又美,隱藏技能常儲備
水溫與體溫接近
洗澡時,一定要注意水溫的調(diào)節(jié)。一般來說,洗澡的溫度在37℃ -40℃為宜。水溫太高,血管擴張,容易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水溫太低,又容易感冒。用身體感受水溫,比體溫略高就好。
皮膚摺皺處多搓搓
腋下、關節(jié)窩等皮膚褶皺處容易縱容細菌生長,洗澡時記得多搓一搓。如果你的皮膚比較脆弱,請不要使用較為粗糙的搓澡巾或洗澡刷,搓擦皮膚容易破壞皮膚的防護層,雖然眼睛不易察覺,卻會引起病菌入侵,進而引發(fā)皮膚病。
洗澡次數(shù)不是越多越好
建議你基于自己身上的污垢和異味程度來決定洗澡頻率。如果身上不是太臟,建議控制在每周兩到三次。青春期免疫系統(tǒng)正在發(fā)育,需要一些“臟”東西(細菌和少量的病毒感染)使免疫系統(tǒng)更強壯。
洗澡前喝杯白開水
洗澡前喝杯白開水能夠改善皮膚干燥,讓你的膚質(zhì)更細嫩光滑。洗澡后人體毛孔擴張,排汗增加,體內(nèi)水分流失加快,容易讓人感覺口渴。因此,洗澡前喝杯水,既有助于美容護膚又能避免過于口渴,這種好習慣一定要保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