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熱播電視劇《安家》中,有個情節(jié)令很多人大呼:“太現(xiàn)實了!”
年過半百的嚴叔和嚴嬸早出晚歸賣了一輩子包子,辛辛苦苦攢下320萬,決定在上海給兒子買婚房。興高采烈正準備簽合同呢,嚴叔兒子提出,想在房產證上加上未過門媳婦兒倩倩的名字。
一瞬間,老兩口的表情都僵住了,滿臉都寫著“不情愿”3個字。
兒子繼續(xù)解釋,說兒媳也是這個家的一分子,如果不加上名字,心里會過意不去。老兩口還是接受不了。
然而,接下來兒媳婦的兩句話讓老嚴夫婦無言以對:“你們覺得我和軍軍不能白頭偕老嗎?”“那您是擔心我們以后不會孝敬您二老了?”
最后,兒媳婦拋出了“殺手锏”——說自己已經懷孕,如果她開心,肚子里的孩子也開心。這下子,老嚴夫婦徹底沒了抵抗力,“既然她都懷上咱們的孫子了,那就加上她的名字吧!”
看到這里,觀眾們著急了,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再一次撥動了婚姻家庭里最敏感的那根弦。房產證該寫誰的名字,這里面牽涉到情感、公平、法律,甚至是價值觀的博弈和平衡。
有不少人認為,買房的錢是老嚴夫婦出的,跟兒媳婦沒有一點關系,不應該加上她的名字。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覺得房產證加名字,是對女方的保障,畢竟女性在婚姻里付出更多。更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加上唄,讓大家都開心。現(xiàn)在婚姻法規(guī)定了,離婚了該是誰的還是誰的?!?/p>
婆媳為啥難相處
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離不開良好的婆媳關系。生活中,大部分的婆媳之間會相敬如賓,少數(shù)會非常融洽,還有一部分,則是水火不相容。那么,婆媳關系究竟為什么這么難處理呢?
年齡代溝:每代人有每代人的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婆媳之間的代溝有一二十年的時間,很難達到想法一致。而思想、行為上的差異會降低對彼此的認同感。時間一長,各種小事上的差異逐漸累積,難免產生矛盾。
家庭背景:不同的家庭背景里長大的兩個人,因為受教育程度、家庭環(huán)境和精神信仰不一樣,很容易激發(fā)出各種矛盾。
愛同一個男人:婆媳關系處不好,關鍵一點在于兩個女人為了爭奪同一個男人的愛與關注。對婆婆而言,親子關系凌駕于夫妻關系之上,兒子才是她最親密的人。一旦兒子與其分離,她就會有意無意地阻止兒子與兒媳婦建立最密切的關系。
負面輿論:社會輿論普遍認為,婆媳關系難相處,這讓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一種負面的心理暗示,從而對婆媳關系產生恐懼,對婆婆或者兒媳產生抗拒,嚴重影響正常相處。
丈夫不給力:婆媳關系其實不只是婆婆和兒媳的關系,而是婆婆、兒媳和兒子的三角關系。兒子在其中的作用很重要,如果他協(xié)調得好,婆媳關系通常就不會有問題??墒乾F(xiàn)實中的很多男人,往往是置身事外,任由兩個女人圍繞著他展開斗爭。
所以,婆媳之間發(fā)生矛盾其實并不一定是誰對誰錯,而只是因為各種原因引發(fā)的一系列不愉快。
其實,正如上文網友所言,加了兒媳婦名字,這個房子也未必有她的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七條,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guī)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所以,父母全款買的房子寫了兒子自己的名字,無論是在婚前買還是婚后買,都屬于兒子個人財產。
加不加名字這件事,是老人保護兒女權益的考量,想防止家庭財產被兒媳和女婿這樣的“外人”分去,這和之前轟動一時的眾多老人立遺囑選擇“防兒媳、女婿”條款如出一轍。
根據《2019中華遺囑庫白皮書》公布的數(shù)據,99.92%的老年人選擇中華遺囑庫范本中的“防兒媳、女婿條款”,即在遺囑中規(guī)定繼承人所繼承的財產屬于個人財產,不屬于其夫妻共同財產。
是什么原因,讓很多長輩覺得自己的兒媳/女婿得時刻提防呢?專家分析,是因為現(xiàn)在離婚率較高,2019年,中國離婚人數(shù)達到了415萬對。兒媳、女婿眼下是親人,一離婚可就成“外人”了。然而,一組離婚大數(shù)據顯示,我國近半數(shù)的離婚原因,根源都在于婆媳關系問題。其中55%的女方認為和婆婆相處不好;41%的男方認為家里存在不可調和的婆媳矛盾。為子女的幸福著想,與其“防火、防盜、防兒媳”,倒不如努力搞好婆媳關系。
婆婆們該如何和兒媳相處呢?今天就給您支幾招。
第一招:和兒媳有了矛盾,找自己的伴侶傾訴。
如果和兒媳產生了矛盾,和兒子抱怨只會讓兒子受夾板氣,還可能使本身并不嚴重的家庭矛盾沖突升級??梢哉易约旱恼煞騺韮A訴,緩解不開心的情緒,最忌諱的是向外人說兒媳的不是。如果有必要指出兒媳不對,在語言上要盡量少說“你”,而多說“你們”,這樣可以減少兒媳的孤立感,感覺不是在針對兒媳一個人。
第二招:小夫妻的家務事少插手。
對兒媳進門后家庭關系的變化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有時小兩口免不了拌幾句嘴、說些氣話,做長輩的要把自己的角色由“家長”轉為“顧問”,這個時候不管是誰對誰錯,都是小夫妻的家務事,身為婆婆的你最好的辦法是離開現(xiàn)場。對兒女的婚姻或對孫輩的教養(yǎng)問題過度干涉,不但沒有助益,往往反而使問題更加惡化。
在兒子與兒媳爭吵的時候,如果婆婆特別想當“和事佬”,也要記住采取民主的態(tài)度,讓兒媳感到你對她是平等的,不要偏心,這會迅速讓婆媳關系升溫。
第三招:婆媳之間不應有隔夜仇。
有些婆媳關系開始尚好,后來產生矛盾,生怕撕破臉皮,只能隱藏于心,形成婆媳之間的冷戰(zhàn),對家庭關系的傷害是巨大的。婆媳之間即使產生矛盾,大都是小事,婆婆不要太當真。當時可能比較生氣,但建議婆婆不要采取吵架的過激行為,此時應保持冷靜,等氣消了再和兒媳直接溝通,總之不要長時間生悶氣,把問題悶在心里。
心理學家武志紅認為,中國家庭矛盾的大多原因,是因為中國式“漿糊邏輯”,也就是“我的事兒是你的事兒,你的事兒也是我的事兒”。而漿糊邏輯相對應的就是邊界意識。
界限就像肌肉,越練越強,在安全的關系里,反復練習,慢慢地,你的界限感就會越來越強,承受壓力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這樣,過不了多久,你就能順利地將界限意識遷移到其他讓自己不舒服的關系里了。
作為兒媳婦,怎么才能在重要的問題上分地盤、劃邊界,處理好婆媳關系呢?
1.好好說話,你就贏了。
不管有多大的矛盾,都要避免正面沖突,更不能用惡毒的言語互相抨擊。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撕破的口子再修補也會留下傷疤。婆婆畢竟是長輩,在聊天談心中溝通,心情愉快,才容易體諒和接受。日本有句老話:誰先生氣誰就輸了。態(tài)度不好,再有理也變沒理了,畢竟我們的初衷不是交惡而是解決問題。
2.這是我的底線,多一分也不讓。
家里面夫妻關系是主導,對決定性問題有優(yōu)先話語權。我的小家我做主,遇到被超越底線和侵犯主權的事情絲毫不能妥協(xié),一次次的退讓只會換來變本加厲的忽略與輕視。為了不受干涉和影響,夫妻兩人可達成協(xié)議,拒絕向婆婆和家中長輩透露家庭經濟財政和親密關系等隱私問題。
3.老公是關鍵,“擒賊先擒王”。
很多人都被“婆媳關系”這個詞語屏蔽了雙眼,轉移了注意力,其實,老公才是這個“三角關系”里的中心人物。要讓老公認識到妻子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任何人都無法代替的終極伴侶。其實很多時候,老公的態(tài)度,就是婆婆的態(tài)度,老公明事理、懂規(guī)矩,婆婆大都息事寧人。
4.獨立自信,是最有力的武器。
如果自己凡事不能獨立,要靠老公養(yǎng)活,沒有底氣,就很難在婆婆的心目中有地位。婆婆會認為,媳婦要靠兒子養(yǎng),只是負擔。一個女人,無論何時,都不要放棄自己。
聰明女人,只要管好地盤,劃好邊界,婆媳關系這個千古難題將會在你這里迎刃而解了。
知識鏈接:兒媳和女婿是否有繼承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guī)定,兒媳、女婿并不是公婆和岳父母的法定繼承人,一般不享有繼承權。兒媳、女婿要取得直接繼承權,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第一,喪偶;第二,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不過,如果老人的子女在世,而且沒有跟兒媳、女婿離婚,老人對遺產也沒有特殊約定的話,那么一方繼承的遺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兒媳、女婿享有夫妻共同財產。
小編有話說——
婆媳斗,不如婆媳“逗”;婆媳戰(zhàn),不如婆媳“贊”。婆媳和睦,才是一個家最高級的炫富。家人之間的每一份理解和付出,都是賦予家的營養(yǎng)。愿天下婆媳都能保持親密感和界限感,保持對彼此的一份尊重和體諒。一個家,只要有愛在,一切都不是障礙。即便愛的方式天差地別,但愛的重量始終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