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云芳
曾幾何時,幼兒園教師因為不知道如何選擇課程內(nèi)容而煩惱。生活即教育,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不正是最好的課程嗎?在這場戰(zhàn)“疫”中,幼兒并不是旁觀者,也不是局外人,而是這場事件的經(jīng)歷者和見證者。那么如何借用這個契機,以此鏈接幼兒的真實體驗和發(fā)展需要,讓當下的這個“社會大課堂”更精彩、更深刻?有以下幾點內(nèi)容。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讓幼兒養(yǎng)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讓幼兒終身受益的健康生活方式,既是健康教育的出發(fā)點,也是健康教育的歸宿?!?-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明確指出,珍視幼兒生活和游戲的獨特價值。然而在實踐中,我們對吃、喝、拉、撒、睡等幼兒日常生活的重視有多少?踐行得又怎樣?本次新冠病毒疫情又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必須重視兩件事:
一是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皩W會健康生活”是每一個公民的基本素養(yǎng),每一個人都應該站在“防疫就是責任”的認識高度上,形成“戴口罩”“勤洗手”的好習慣。在防控疫情期間,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在家和爸爸媽媽共同打掃衛(wèi)生、清潔消毒、了解疫情防護小知識,知道出門戴口罩,勤洗手,規(guī)律作息,懂得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對打敗病毒很重要。
二是加強鍛煉,增強抵抗力。短期看,口罩是疫情防控的盾牌,的確非常重要;從長遠看,個人抵抗力比口罩更重要。防控疫情、延遲開學,就給了幼兒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進行勞動,學習自己穿衣、整理玩具;制定計劃,管理時間;玩游戲做運動。在輕松愉悅的親子陪伴中獲得生活必備的技能,增強體質(zhì),成長為新時代的健康小達人。
當下,新型肺炎疫情是全民關注的焦點。在這段特殊的日子里,幼兒通過各種渠道聽到、看到、感受到各種有關新冠病毒的信息?!安《臼鞘裁??”“我們?yōu)槭裁床荒艹鋈??”“人為什么會死亡?”“人和動物有什么關系?”走出園門,跳出課本,回歸到自然、社會和生活實踐,這正是幼兒成長所需的。我們可以通過繪本、兒歌等形式讓幼兒了解新型冠狀病毒到底是什么,指導幼兒掌握基本的防御知識和技能,用幼兒能理解的語言解釋周圍發(fā)生的疫情事件,不失時機地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
同時,我們鼓勵幼兒拿起紙和筆,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疫情的認識和體驗,同時引導幼兒思考:怎樣呵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制作海報,告訴大家不要屠殺野生動物,不要買賣或食用野生動物;垃圾要分類、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愛護花草樹木,保護動物。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喚起幼兒對環(huán)境的初步保護意識,認識到環(huán)境是人類及自然界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讓幼兒明白愛護地球、維護生態(tài)、保護環(huán)境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突襲,舉國上下眾志成城,四面八方全力支援。在這場特殊的戰(zhàn)“疫”中,我們相信身處其中的每一個幼兒,都看到了聞令出征的人民軍隊,沖鋒陷陣的醫(yī)生護士,樂善好施的愛心人士以及爭分奪秒全力建設火神山醫(yī)院的建筑工人,認識了鐘南山爺爺和李蘭娟奶奶,聽到了響亮的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聲……為愛接力,一起努力,一起戰(zhàn)勝疫情。也許幼小的他們并不會因此眼眶濕潤,但是當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因為正義、勇敢而感動,因為生在這個國家而自豪,為所有堅守的同胞而驕傲的時候,一定會在其幼小的心靈播撒下責任、擔當、感恩的小種子。
責任堅守,使命擔當。生活從來都不容易,我們眼前的美好,都是有人用汗水甚至生命換來的。歲月靜好,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讓我們能夠感受到世間美好。對于大一點的幼兒,可以引導他們思考更深層次的東西:人應該如何有意義地度過這一生?
每一個幼兒都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今天的世界在他們閃動的雙眸中,未來的世界就在他們成長的心田里。突發(fā)的疫情,特殊的假期,是每個幼兒一段特殊的成長經(jīng)歷,愿每一個幼兒都能從當下汲取教訓、積累經(jīng)驗、鍛煉品格、提升能力,收獲最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