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橡樹
教子不光要趁早,也要懂得從小處入手。因為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問題有一定的滯后性,當家長發(fā)現(xiàn)問題時已經(jīng)晚了。所以,小到吃每一頓飯、出每一趟門,你都不能掉以輕心。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因為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發(fā)展,而性格等于命運。
曾經(jīng)在視頻上看到一對夫婦喂孩子吃飯的情景,簡直就是自虐大戲。
小女孩10歲左右的樣子,一個人在吃蘸水面,爸爸站在她旁邊夾面條。女孩吃完一根,爸爸夾一根。突然,女孩說:“我吃不了了,媽,我要喝飲料。”媽媽說:“問你爸爸要吧,我沒帶錢出來?!边@時,女孩竟然用力地給了爸爸一個耳光,啪的一聲打得網(wǎng)友心里一顫,隨后聽到兩個字:“給錢!”
一個孩子竟然在公共場合打爸爸耳光,任何一個正常的家長估計都要狠狠教訓一番吧?可這個爸爸竟然沒有任何反應,反而拉著女兒的手去買飲料了。而她的媽媽,就很自覺地吃起了女兒剩下的面條。
雖說父母愛子是天性,可這般無原則、無底線的愛,換來的恐怕只是噩夢一場。
吃飯,是生存本能,也是孩子接觸最頻繁的事情。它雖小,卻逐漸塑造著孩子看待世界的眼光,也塑造著他的人格。馬未都講過一個從吃相里看人品的故事:
父親、兒子、兒子的好朋友一起吃飯。飯畢,父親對兒子就說了一句話:“你這朋友不可深交?!眱鹤雍懿焕斫?,就沒把父親的話放在心上。沒想到后來因為一點小利益,這個朋友果斷拋棄了他,驗證了父親的話。父親不是神算子,他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就是從“翻菜”這個動作中看出來的,“他夾菜有個習慣性的動作,就是用筷子翻菜,翻上來以后扒拉兩下夾起自己愛吃的菜,根本不顧及別人,這種人就很自私?!?/p>
餐桌上的習慣性小動作,會放大到整個人生里,影響每一次選擇。
金句1:寶寶先吃,寶寶不吃了媽媽再吃。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父母就成了孩子的“剩飯桶”。孩子不吃的家長才能吃,孩子想吃的一定讓孩子先吃。
這點我贊同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所講的:如果孩子和長輩同桌吃飯,應該等長輩動筷子了,孩子才開始吃。這件事很小但有很重要的象征意義,要讓孩子心里有他人。
金句2:趕緊吃,不然一會兒就被搶光了。
一盤菜端上來,趕緊往孩子碗里夾。特別是孩子愛吃的,恨不得整盤都夾給孩子,別人都不能動……
先不說在飯桌上人為營造的這種緊張氣氛是否有益于孩子進餐,讓其他人想吃不能吃,眼巴巴等著的場面,想想都尷尬。況且如今的孩子不僅不缺營養(yǎng),反倒很多是超重肥胖、營養(yǎng)過剩。
其實想想看,能同桌吃飯的不是親朋就是好友,多吃一口少吃一口,能有多大關系呢?就怕養(yǎng)成了“搶食”的習慣。
金句3:寶寶,挑個最好的、最大的、你最喜歡的。
一次周一例會,同事吐槽說,周末幾個閨蜜帶著孩子一起聚會,有人帶了剛摘的草莓分給大家吃,一個閨蜜直接跟自家娃說:“快,挑個最大的?!?/p>
聽到這,估計不少人都和我的反應一樣:“誰家的娃不是寶貝?就你家的要吃最大的、最好的呀?!?/p>
金句4:寶寶,這個好吃,都是你的……
每次聚會吃飯,都能遇見幾個這樣的熊孩子,自動默認好吃的就是自己的,這樣的孩子在外面其實很容易受挫。而關于分享,最好的學習場地就是在家里。
李玫瑾教授曾講過她給女兒分橘子的故事:“我剝完一個就給她一瓣,我說給爺爺送過去,第二瓣我說給奶奶送過去,第三瓣我說給大姑,第四瓣給爸爸……最后那瓣我給她的時候,她拿起來送到了我嘴里。這時我又拿了一整個剝給她。因為我需要她有一個家庭意識。”
在孩子小時候,對他影響最大的就是家庭,有家庭意識,心里有別人,享受到分享的樂趣,以后才不會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李玫瑾教授有一句話提醒得特別及時,她說:“孩子3歲時,你不滿足他的要求,他最多就是滿地打滾;可是當他15歲時,他可能會自殘、自殺,和你爭吵;當他20多歲時可能會怨恨你,甚至攻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