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推進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旨在指導學生“讀”,讓學生機械地去識記、去積累,卻忽略了對學生“自主閱讀、主動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這明顯是不科學的。在新時期,語文閱讀應最大限度致力于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與素質的培養(yǎng),不僅讓學生能閱讀,還要讓學生會閱讀,愛閱讀,自信閱讀。繪本是一種圖文結合的閱讀文本,它最大限度降低了初中生閱讀的難度,讓學生克服了畏讀的心理,實現獨立閱讀。
一、“繪本”與“繪本閱讀”
(一)繪本
繪本,簡單來說,就是人們經常提到的“圖畫書”,其英文表述為“Picture Book”,從其描述上看,繪本的圖文結合特點十分明顯,十分突出,圖畫是繪本的靈魂,文字則成為輔助之物。更詳細而言,繪本可定義為如下:繪本是以圖為主,以字為輔的一種圖書類型。從廣義上看,繪本主要包括一切帶有插圖且兼具文字的讀物,如連環(huán)畫、漫畫、插圖書等。但從狹義上說,繪本僅僅是指圖文緊密結合,共同描述故事,展現情節(jié)的書。就繪本而言,其圖畫不僅僅起到詮釋文本內容的作用,同時,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敘述能力,繪本的圖畫一頁頁連在一起,具有獨立性,卻呈現出了連貫性的故事情節(jié)。在繪本閱讀中,讀者可通過圖畫來體味文字所描述的意境、情感,以及故事的邏輯性,這一過程十分趣味生動。
(二)繪本閱讀
隨著讀圖時代的到來,更多初中生青睞繪本閱讀,他們對傳統(tǒng)的以純文字為主的閱讀方式產生厭煩心理,而繪本閱讀以一種全新的形式、趣味活潑的樣貌呈現在學生面前,極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繪本閱讀具有藝術性,繪本文字的文學性與圖畫的藝術性交相輝映,相輔相成,呈現出既簡單明了,又復雜多變的故事主題,增強了學生的閱讀體驗,讓閱讀更具有藝術性。繪本閱讀還具有趣味性,繪本中圖文結合的方式讓閱讀變得更生動,更具有無限可能性,這種方式讓學生既體驗到趣味閱讀的精妙,又感受到文本無限的張力,吸引著學生更深入去閱讀。繪本閱讀為學生營造了豐富的想象世界,學生通過與繪本中圖畫、文字的不斷互動,被迅速帶入到意境非凡、別有洞天的世界,給予學生酣暢淋漓的閱讀享受。
二、繪本閱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一)多角度推薦適合初中學生特點的經典繪本書目
市面上的繪本琳瑯滿目,多不勝數,學生往往眼花繚亂,不知如何選擇。閱讀什么樣的繪本才更適合初中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更能助力初中生語文閱讀素養(yǎng)形成呢?這需要教師基于初中生的特點,從多個角度為學生推薦經典、優(yōu)秀的繪本書目。教師可從兩個方面來推薦:第一,從課堂教學的角度來推薦。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閱讀文本具有極高的藝術性、文學性與審美性,在課堂中,教師在呈現這些文本,進行閱讀教學時,可相應推薦與之相關的經典繪本書目。很多經典的課文都有與之相對應的同名繪本,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背影》《小石潭記》《社戲》等課文便是實證。在《背影》的教學中,教師可提前準備好同名繪本《背影》,并在課堂相應環(huán)節(jié)用PPT展現。第二,從初中生特點和興趣推薦??赏扑]童話繪本《柳林風聲》《安徒生童話》等,可推薦文學名著繪本《西游記》、《海底兩萬里》等??赏扑]關于親情的繪本《父與子》,生命教育的繪本《小石佛》等。
(二)立足教材內容,在語文閱讀中滲透繪本閱讀
繪本閱讀引導到初中語文閱讀課中,能起到破解閱讀難點,減低閱讀難度,幫助學生精準理解,快速把握閱讀主題的作用。在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具有時代性,篇幅較長,學生在閱讀時往往困難重重。特別是魯迅先生的文章,其思想性、哲理性、語言藝術性較高,學生理解起來難免費勁,這是便可引入繪本閱讀。例如,《阿長與〈山海經〉》以回憶性散文的體裁展現了魯迅對長媽媽獨特的懷念之情、敬畏之心,全篇所展現的情感是極其復雜的,但卻展現了長媽媽的純真之美。魯迅對阿長的懷念充滿了溫馨與溫暖的細細溫情,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內容,教師可呈現同名繪本,用PPT展示繪本中所呈現的栩栩如生的畫面,如睡覺時,阿長擺出“大”字,為我買回《山海經》時的細節(jié)等,讓學生理解魯迅對阿長懷念時的溫情與溫暖。總之,在閱讀中滲透繪本閱讀,對加深學生理解,促進語文閱讀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循序漸進地開展繪本閱讀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繪本,營造一種趣味活潑的情境十分必要和重要,但如何呈現和運用繪本呢,僅僅是用PPT將圖片生硬地播放出來嗎?顯然不是。教師可運用問題誘導法、小組合作探究法、討論法、啟發(fā)法等引入繪本閱讀。例如,在《愛蓮說》的古文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去理解蓮花的形象,明白蓮不慕名利、高風亮節(jié)、潔身自好、品德高尚的品質,教師可呈現《愛蓮說》繪本。并結合問題引導法、小組合作探究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繪本內容以及課文內容進行探究性學習。如可呈現以下問題:①從繪本中看,你認為菊、牡丹、蓮在形象上有哪些不同之處,請描繪出來,并談談它們各自有哪些象征性的意義,你最喜歡哪一形象?②繪本中蓮花的形象是怎樣的呢?你如何理解課文中“出淤泥而不染”這句話?③蓮花是君子嗎?君子具備哪些特點?請具體說明。以上的問題有利于學生結合繪本中所呈現的精彩圖片以及課文內容,實現高效率的小組合作探究。誠然。繪本本身具有趣味性,但在運用時依然需要教師采用科學的應用方法,方可讓繪本閱讀的價值最大化。
(四)鼓勵學生對繪本進行個性化解讀,提高閱讀質量
“文本解讀”是學生在語文閱讀中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繪本閱讀中,如何指導學生對繪本進行獨特的文本解讀是值得思考的話題。正所謂,一千個讀者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讀者,對于繪本的解讀也是不同的,這便是文本解讀的個性化。由于繪本具有較強的閱讀張力,其往往存在兩種不同的意境,一種是作者所描繪和想要呈現的意境,另一種是,不同的讀者從個性角度解讀出來的意境。在閱讀課堂中,教師要立足這兩個意境進行教學,促進學生個性化文本解讀。例如,在《植樹的牧羊人》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先呈現同名繪本,讓學生通過閱讀繪本,對《植樹的牧羊人》進行個性文本解讀,看不同學生對繪本的解讀有哪些不同之處。待學生解讀完繪本之后,再呈現《植樹的牧羊人》這篇純文字閱讀,讓學生對比閱讀,以同樣的方式解讀文本。這種以繪本“先入為主”的方式,一方面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也充分發(fā)展了學生個性化解讀的素養(yǎng)與能力,一舉兩得。
(五)創(chuàng)設趣味活潑的繪本閱讀氛圍,激發(fā)閱讀興趣
濃郁而活潑的閱讀氛圍對于初中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具有廣泛的促進和推動意義。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在運用繪本進行教學時,一定要注重融洽、和諧、趣味氛圍的營造,幫助學生迅速融入到閱讀情景中來,實現全身心地高效閱讀。首先,教師應選擇合適的經典繪本,吸引學生的興趣。有趣而生動的繪本總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閱讀課上,教師要盡可能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繪本內容,讓學生主動去接觸,主動去閱讀與思考。例如,在《寓言四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推薦繪本《經典繪本館:伊索寓言》,讓學生一邊學習課文知識,還能閱讀其他有趣的繪本寓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其次,設置閱讀指導任務,指引著學生的繪本閱讀。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教師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去感染與誘導學生閱讀。最后,教師可創(chuàng)設繪本閱讀第二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閱讀自己喜愛的繪本,并寫讀書筆記。總之,氛圍濃郁的閱讀情境更容易讓閱讀高效、智慧。
(六)以繪本為主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
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有利于教師更好地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繪本閱讀,助力學生閱讀能力提升。具體而言,可開展以下活動:第一,繪本創(chuàng)編活動。在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選擇故事意義較強的文本,鼓勵學生進行繪本創(chuàng)編。例如,在學習史鐵生《秋天的懷念》時,教師可讓學生根據課文中所提到的幾件事,以連貫的形式進行繪本創(chuàng)編,看哪一位學生的繪本創(chuàng)編更吸引人,更能贏得多數人的青睞。這種活動十分有趣,對學生文本閱讀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是一個很好的考查。第二,繪本品讀活動。在這一活動中,教師可呈現幾篇主題意義相似的繪本,讓學生進行對比品讀,說出感悟。這一活動的開展可通過小組合作形式來完成,讓小組代表進行發(fā)言。第三,繪本分享、繪本互換活動。教師可鼓勵學生將自己認為優(yōu)秀的繪本作品推薦給同學,或者與學生進行繪本互換式閱讀。這樣的活動方式可讓學生接觸更多優(yōu)秀的繪本,拓展閱讀范圍。
繪本閱讀是初中生喜聞樂見的一種閱讀形式,它儼然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因此,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立足教學實況,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進行繪本閱讀,將繪本閱讀引入到課堂閱讀教學的方方面面,為提高語文閱讀課堂效率奠定基礎。推薦經典繪本、立足教材內容滲透繪本、運用多種教學法、鼓勵個性化繪本解讀、創(chuàng)設趣味繪本閱讀氛圍、開展基于繪本的活動等十分有效,它讓繪本閱讀的功效發(fā)揮到最大,極大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語文閱讀的質量和水平。
吳國林,江蘇省南通市第一初級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