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更
算起來,我與杜為政認識30多年了。我,以及我朋友圈的人一直認為他是個作家,硬杠杠,他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有長篇小說問世,發(fā)表出版過上百萬字的文學作品,大多數(shù)還是小說。
他與家父既是朋友也是同事,先后同在武漢鋼鐵公司工會工作,父親調(diào)任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以后,他還擔任了工會文體部部長,因為這層關系,上世紀80、90年代武鋼方面一直和湖北省作協(xié)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在武漢的很多活動都是由武鋼出面具體負責承辦的。
這個期間,武鋼為湖北省文壇貢獻了十幾位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其中就有池莉。
知道杜為政畫畫卻是很晚的事,晚到他辭去文體部部長,并且還提前退休。我當時還不能理解,那時他才50出頭,正是年富力強做事情的時間,按照世俗的說法,他的事業(yè)如日中天,他那個位子要人有人要錢有錢,武鋼是武漢市的錢袋子,連去武鋼當個工人都是武漢市民值得驕傲的事。
那時我已經(jīng)到珠海工作,通訊工具受限,沒什么聯(lián)系,只是偶爾聽說杜為政是為了專心畫畫提前退休了。
畫畫?他什么時候會畫畫的?
真是高人不露相,及至看到他8尺整紙的滿構圖山水,才讓人大吃一驚,難怪他有信心辭職,要是我,也辭職!
齊白石也是40歲才畫畫的,學藝不在早晚,關鍵要有慧根。何況,杜為政是有童子功的。
而且,關鍵是他有全面的文化學養(yǎng),本身就是湖北省的著名作家。
武漢很多畫家,基本功都不錯,甚至高過全國不少名家的水平,但是,到了一定時間,就是突破不了,變成不折不扣的職業(yè)畫匠,究其原因,就是修為不夠,他們不看書,甚至也不關心時事,只關心賣畫。
杜為政不同,他基本上不去那些非常熱鬧的美術圈子,就是一門心思畫畫,找三兩個同好去名山大川寫生。
他不光是畫畫,他的美術理論也是高人論道,反復論證中國畫的淵源,強調(diào)筆墨,堅持傳統(tǒng),不隨波逐流搞花架子,北岳南山,胸懷溝壑,繁繁復復,他的大山水都是一筆一筆畫出來的。
今天的美術圈,都是講故事的人,一幅畫掛在那里,各種站臺,各種背景。
其實,繪畫與音樂一樣,都是可以立竿見影,高下立判的。畫面好不好看,一眼就清楚;旋律好不好聽,一耳就知道。
杜為政的山水畫,不講故事講品質(zhì)。
看杜為政的畫,會自然想到范寬,想到四王,會馬上與當代其他優(yōu)秀山水畫家相比較。我自己就十分喜歡山水畫,我覺得杜為政的作品就是放在任何山水畫展中都不會遜色,甚至還會從眾多山水中跳出來,因為他是實力派。
最最重要的,他是作家。他是作家里面的畫家,他是畫家里面的作家。
秋園之后難看山。忽然覺得,杜為政酷似黃秋園,真正得其真?zhèn)鞒衅湟吕徴?,杜為政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