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樊洪業(yè)先生與中科院院史編研

2020-04-27 09:33王揚宗
科學文化評論 2020年5期

王揚宗

摘 ? 要 ? 作者首先簡要介紹了樊洪業(yè)先生對中國科學院院史編研工作的重要貢獻,其次闡述了樊先生的學術研究風格,認為善于辨?zhèn)巍⒕谔轿?、?zhí)著求是、富于洞見和清新文風為其突出特點。

關鍵詞 ? 樊洪業(yè) ? 中國科學院院史 ? 研究風格

中圖分類號 ? N092

文獻標識碼 ? A

我是在1988年5月底請樊洪業(yè)先生參加我的畢業(yè)論文答辯時結識他的。從那時以來的30多年,我一直受到他多方面的指導、幫助和教育,往事歷歷在目。在大家共同緬懷樊先生的時候,我想簡單談談樊洪業(yè)先生對于中國科學院院史編研工作的貢獻和他研究工作的一些特點。

一 ? ?樊洪業(yè)先生對中科院院史編研工作的重要貢獻

從1990年起,樊先生主持中科院院史編研工作10年,但我對于現當代史心存畏懼,很長時間沒有關注他這方面的工作。2000年3月底的一天,他到九爺府參加學術活動,順便送我一本他主編的新書《中國科學院編年史》。拜讀之中,我發(fā)現那本書與常見的“輝煌”校史院史截然不同,提供了許多值得重視的史實和研究線索,才認識到中科院院史確實有著豐富的學術內涵; 另一方面,那本書甚至還能滿足局外人的好奇心,如其中比較系統地披露了中科院參與“兩彈一星”的研制工作,可與張勁夫的宏文《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相互印證。由此我開始關注中國當代科技史。當時我根本沒有想到,幾年之后自己會更深地介入到院史工作中。

2005年底的一天下午,我在中關村院圖書館查閱資料,快要閉館的時候,接到樊先生的電話,要我去他的辦公室見面。從圖書館到思源樓并不遠,10多分鐘就到了。進了他的辦公室,他對我說: 院領導很重視院史工作,剛才分管領導特來征詢他的意見。他反復考慮,認為院史工作還是交給專門的科技史機構做更好,希望我能把這個工作接下來。

樊先生向我簡短介紹了院史工作的情況和有關問題。面對他的期待,我無法推辭,過了一兩天就應承下來,隨即向廖育群所長作了匯報。轉過年來的2006年元月上旬,曹效業(yè)副秘書長和樊先生一起到九爺府,與廖育群等所領導交換了意見,商討了工作計劃。那年6月,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史所”)成立了院史研究室,樊先生毫無保留地指導和幫助我們把院史編研工作開展起來。自此我們在學術上有了更多的共同話題和共同語言。

中國科學院伴隨共和國的成立而誕生,是我國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研究中心。中科院的歷史,是共和國科技史的一個縮影,院史編研必須求實存真,同時又與現實工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也就決定著院史編研既是一項重要的學術工作,但又不是單純的學術工作。我是在投入這一工作很多年之后,才逐步體會到樊先生從事院史工作之不易的。這期間我們共同經歷了不少事,與他一道體會到院史編研的甘苦。

中國科學院的院史編研工作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的“當代中國叢書”《中國科學院》卷的編撰,早期主要是姚蜀平先生在做,她于1989年移居美國。1990年中國科學院成立了院史文物資料征集委員會,其辦公室設在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由樊先生主持,后來又成立了院史研究室,由樊先生出任主任。樊先生主持院史編研工作十年,對院史編研做出了無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首先,樊先生主持建立了院史編研的資料基礎。20世紀90年代,樊先生作為院史文物資料征集委員會辦公室的負責人,從院機關各種淘汰資料和廢棄檔案中搶救出一批珍貴的院史資料,并圍繞重大事件或關鍵節(jié)點開展院老領導和老科學家的訪談工作,釐清了建院早期的一系列重要問題。他籌劃和主持編輯《中國科學院史事匯要》《中國科學院史料匯編》,創(chuàng)辦并主編《院史資料與研究》,為院史編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樊先生以他豐厚的學術積淀和卓越的史學識見為院史編研制定了長遠藍圖。在2006年元月的會商會上,樊先生提出了對院史編研工作的計劃要點和近期重點,得到與會領導的一致贊同。此后,我們基本上就是照此開展工作的。

第三,樊先生為院史研究建立了很高的學術標準。院史、校史這一類工作,難免受到種種現實因素的影響和限制,有時甚至為了現實利益服務而扭曲或隱瞞歷史。樊先生主張院史工作的第一要義是存真求真,絕不可曲學阿世。因此他一面搶救發(fā)掘史料,一面就院史工作的一些重大問題,尋流考源、去偽存真,他還主張院史工作要著眼于共和國科技史的全局進行研究。他發(fā)表的一系列重要論文為后學樹立了榜樣。

第四,樊先生為院史編研培養(yǎng)了一批人才。2006年以后的一些年,自然科學史所聘請樊先生擔任兼職博士生指導教師。盡管他親自指導的研究生不多,但他參與了院史方向和中國近現代科技史方向很多研究生的開題、考核和答辯等諸多環(huán)節(jié)的指導工作。青年學生和研究者向他請益無不有求必應,言必有中,毫無保留??梢哉f,現在所有從事院史編研工作的后生晚輩無不親承樊先生的教誨,他的卓越識見和學術風范是后學的楷模。

第五,樊先生積極倡導院史文物等中國近現代科學文物的保護。他大聲呼吁在中關村科學城改造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具有歷史意義的科學建筑和文物。早在1998年前后,他就向院領導建議設立院史博物館。2011年一個小規(guī)模的院史館試運行后,他又建議適時擴建一個與中科院歷史地位相稱的院史館,并建議院領導考慮將原子能樓(原近代物理大樓)改建為院史館,病中仍為此憂心如焚。

當然樊先生對院史的貢獻遠不止此。即就他晚年主編《竺可楨全集》和“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叢書”以及參與“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的學術指導等等,其中也與院史編研工作有千絲萬縷的直接聯系,這里就不一一討論了。

二 ? ?樊洪業(yè)先生學術研究的風格特點

很多學者都談到了樊先生晚年主持編輯《竺可楨全集》《20世紀口述科學史叢書》和參與學術指導的“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三大工程的貢獻。毫無疑問,這些工作為中國現當代科學史的史料建設樹立了豐碑。樊先生為此投入了退休后的主要時間精力?!盀橹袊F代科學史研究鋪路”,他無怨無悔。我想要指出的是,在這些史料的編纂和整理等工作中,仍然時時蘊涵著樊先生作為一個卓越史家的遠見卓識。換了他人,這些工作恐怕很難企及樊先生所達到的學術水平。

紀念樊先生,我更想結合他的院史研究和其它科學史工作談談樊先生學術研究的一些突出特色。2016—2017年,我在協助他編輯論文集的過程當中,重讀了樊先生的絕大部分重要論文,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院史研究方面的論著,深深感受到他在歷史研究中非常敏銳的洞察力和大家風范。我認為樊先生的研究工作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首先, 樊先生在研究中特別重視“辨?zhèn)巍被颉扒笳妗保?善于從繁復的歷史資料中辨析真相。中國近現代歷史有不少真假難辨的東西,有待澄清。中科院院史上也不乏這一類疑難點。樊先生常說,歷史上的許多事,追根溯源下去,往往發(fā)現并非習知的“原來如此”,而是“原來如彼”。他從事院史工作不久做的一個辯偽工作,就是糾正所謂延安自然科學院是中科院前身之一的提法。大約從1989年中科院40年院慶時候起,有幾年中科院官方一度宣傳,中科院是在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和延安自然科學院基礎上建立起來,延安自然科學院是中科院的前身之一。其實延安自然科學院并不是一個研究機構,而是一所學校,后來幾經輾轉成為北京工學院(現為北京理工大學)的一部分,與中科院并無承繼關系。但是這個說法在政治上很正確,一度官方言其淵源必稱延安自然科學院。但這不符歷史事實。樊先生為此撰寫了《關于中國科學院與延安自然科學院的歷史關連問題》(《院史資料與研究》1994年第3期),對此做出了澄清。最近20多年來,基本上沒有人再提這一說法了。樊先生對中科院第一屆黨組書記問題的考辨,更是一篇辯偽的典范之作。1975年以來的很長時間,中科院官方認定的第一任黨組書記是陳伯達。院黨組是中科院的領導核心,可是陳伯達基本不過問中科院的工作,當年的一些老同志也認為第一任黨組書記不是他。 樊先生對這一說法的由來進行了認真辨析,并借此對中科院第一屆黨組書記、副書記和黨組成員進行了細致的梳理,寫成《陳伯達“被書記”始末》一文(《科學文化評論》2013年第1期),澄清了歷史的真相,使我們對鮮為人知的中科院第一屆黨組的有關情況有了原原本本的了解。

第二,樊先生在研究中精于“探微”,非常關注歷史細節(jié)里面潛藏著的重大歷史關節(jié)和能反映重大歷史問題的一些細節(jié),常常在在研究中對此進行層層剖析,從而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如他通過對雷英夫的一篇回憶文章和竺可楨日記天頭上的隱語記載的釋讀,確認國務院早在1952年3月就曾就原子彈研制的問題征詢過竺可楨等科學家的意見,比我們通常所知中央決策研制原子彈的醞釀時間要早幾年(《訪竺問史錄之六:新中國原子彈的故事,從1952年講起》)。他通過對物理學家束星北是否愛因斯坦學生一事的辨析,對束星北的遭遇與個性做出了很有說服力的解讀。2013年他完成的長篇論文《李四光與中國地質學界的歷史糾結》更是一篇體大思精的杰作,該文也是從細節(jié)入手,對各種文本進行了原原本本的剖析進而對歷史進行還原,從而為中國現代地質學的歷史書寫廓清了疑云。

樊先生研究上第三個突出特點是執(zhí)著“求是”。這是從求真而來的,不但要求真,還要問歷史的是非,追尋“原來如彼”的原因。樊先生在歷史研究中十分重視運用各種理論工具進行分析探討。他常常憑借自己非常豐富的理論和學科知識素養(yǎng),對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進行非常精妙的解釋。如他在中關村科學城形成的研究中利用聚落地理學的知識來解釋中關村形成過程中的一些重要關節(jié)。在院史研究之中,特別是研究中國科學院體制時候,他強調要注重運用組織社會學知識加以分析。他關于科學社會史方面的一些見解,還有關于科技人才的研究,關于中科院的組織特色的研究,都體現出他多方面的理論素養(yǎng)。

第四個特點是富于“洞見”。在樊先生的院史研究和科學史研究中,新意迭出,有許多重要的洞見。近現代的科學史和我們的現實有緊密的關系,事實上歷史與現實常常糾纏著。樊先生經常能夠從歷史來洞察現實問題,或通過現實洞悉歷史問題的癥結所在。他的歷史研究有著強烈的現實關懷,但又絕不刻意借古喻今。像他接受《科學時報》記者王卉的訪談,在《科技體制與國情》中對中國科學院的體制包括改革問題都提出了非常好的見解。他關于科技與生產力公案的分析,關于中科院借鑒蘇聯科學院貌合神離的闡述,關于科研作偽和科學道德問題的研究,關于科普工作的看法,都是既有歷史的深度,又有現實的厚度。平時交流時,我們也經常聽到他對歷史和現實問題的評論,總是能感受到他非常深刻的洞察力。

第五個特點是文風清新。樊先生的文章論著總是思想清晰,明白如話,深入淺出,雅俗共賞。他絕不故弄玄虛,賣弄學問。寫作中總是為讀者著想,平實中又處處飽含著機智。他的論文有很強的可讀性,同時又經得起咀嚼和推敲。樊先生的文章書籍俱在,我就不一一舉例了。

以上幾點既是樊先生科學史研究的一些特點,又是他的學術追求,貫穿他的整個學術生涯。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樊先生對自己的學術工作要求非常嚴格,絕不茍作。從2007年起,他親自承擔《中國科學院史稿(第一卷)》的研究撰寫任務。很可惜由于他對學術要求極高,對于這本他格外重視的著作更是絕不輕易下筆,不愿意假手他人。這一卷的內容是中國科學院從醞釀建立到1955年,有頗多疑點難點。令人痛心的是,在樊先生解決了該卷的一系列疑難、設計好該卷的詳細寫作提綱、剛開始動筆寫作不久,可惡的病痛就迫使樊先生輟筆。其間病情比較穩(wěn)定的時候,他幾次準備繼續(xù)寫作,可是越來越糟糕的視力和體力使他不得不放手。這是他最大的遺憾。

我和樊先生相識始于1988年。次年初他就讓我接續(xù)他為《科技日報》的文化版撰寫“開放史話”專欄文章,直至當年6月該報改版。1996年以后,我同他共事更多。2010年4月自然科學史所遷入中關村后,與樊先生辦公室所在的思源樓為緊鄰,我們更是經常見面。2015年春夏之交,當樊先生得知我將離開學習和工作了30年的自然科學史所調往中國科學院大學、院史研究室也將整體轉入國科大時,他曾對我說過一段動情的話。話長不引了,最后他說:我們做院史和中國科技史,是出于一種歷史的責任。敬愛的樊先生,我不會忘記您的囑托。

Fan Hongye and the Compilation and Research on Histo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ANG Yangzong

Abstract: The author briefly introduced Professor Fan Hongyes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compil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n explained Professor Fans research style, including identifying false and seeking truth, seeing great from small, full of insights, and his clarity in writing style.

Keywords: Fan Hongye, histo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research style

收稿日期:2020-11-10

作者簡介:王揚宗,1964年生,湖北公安縣人,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科學史和中國科學院院史。Email: wangyz@ucas.ac.cn。

阜宁县| 彭州市| 涿鹿县| 咸宁市| 上林县| 蓝山县| 沙坪坝区| 洞头县| 慈利县| 女性| 科尔| 广水市| 南宫市| 颍上县| 通化市| 兴海县| 毕节市| 河南省| 防城港市| 临桂县| 临安市| 桃园市| 和平县| 东城区| 宜宾市| 赤峰市| 璧山县| 峨山| 杭州市| 南华县| 阳原县| 开封县| 志丹县| 麦盖提县| 普陀区| 株洲县| 金堂县| 仁怀市| 潮州市| 茌平县|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