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金 曾強
調(diào)標是垂釣的首要技術(shù)。調(diào)標桶試驗是浮標性能驗證、調(diào)釣法檢驗,以及研究釣組系統(tǒng)靈鈍等問題最常用、最方便的方法,很多理論都可以方便快捷地通過調(diào)標桶試驗得到直觀驗證。
可以說,調(diào)標桶試驗是做釣組研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但是,如果我們忽略了試驗過程中的一些必要細節(jié),試驗結(jié)論就會誤差過大,甚至得出完全錯誤的結(jié)論。因此,我在專欄的開篇先來說說這個問題。
一般來說,調(diào)標桶多被釣魚人用來做下面的試驗:
首先就是看看標目變化與鉤餌的水下狀態(tài)的改變量之間的關(guān)系,即以水面之上可見的標目來推斷水面之下看不見的鉤餌的水下狀態(tài),最常見的就是“調(diào)x目釣y目”時,鉤餌里有多少比例的重量是“到底”的,是為底面所承擔的,又有多少比例的鉤餌是懸浮著被浮標所受的浮力承擔著的。這部分內(nèi)容屬于調(diào)釣法的范圍。包括后期捋標對鉤餌的水下狀態(tài)的改變量的判斷,也可以用調(diào)標桶試驗得出結(jié)論。
當然,僅僅以調(diào)釣?zāi)坎钭鳛殂^餌的水下狀態(tài)的判斷依據(jù)是不夠的。比如換了鉤或者換了餌,特別是換個尾徑不同的浮標,同樣的調(diào)釣?zāi)坎?,鉤餌的水下狀態(tài)會差別迥異。這部分的內(nèi)容我將在隨后的文章中深入探討。
對于這種情況,還是釣點現(xiàn)場實測更準確一些。這不僅僅是因為水的密度不同,主要是風線現(xiàn)場切水符合實際目數(shù),不至于出現(xiàn)調(diào)標桶試驗時的較大誤差。如果做調(diào)標桶試驗,宜在下鉤餌到底時,從標座處往上留出超過鉤距長度的風線后,將其剪斷,以避免風線搭過桶沿,造成標目誤差。在小鉤、輕餌、標尾徑較細的情況下,風線搭過桶沿造成的標目誤差甚至可以使“一懸一沉”的鉤餌狀態(tài)變?yōu)殡p鉤餌全懸浮,即誤差可達鉤目加餌目之巨。
另外,眼見未必為實。比如,將600克的籃球置于地上的電子秤上,毫無疑問,籃球壓電子秤的的力就是600克。不過,你所看到的卻只是不到籃球最大橫截面積十分之一的一小部分球面接觸到電子秤。如果你拿一只彈簧秤,用599克的力往上牽拉這個籃球,此時彈簧秤的讀數(shù)就是599克力,而電子秤的讀數(shù)則從600變?yōu)?。但是,你所看到的籃球還是那么一小部分面積“毫無變化”地“接觸”在電子秤上。也就是說,我們的肉眼不能看到這個籃球從全部重量“到底”的狀態(tài),變成絕大部分重量“懸浮”,只有微乎其微的重量“到底”的狀態(tài)這一巨大的變化??墒?,電子秤和彈簧秤是不會騙人的。而等直徑、逐目等長的標目標體就如同精確的彈簧秤(后面的“震蕩合成”一文中的“標目彈簧”將會闡述),它就像籃球?qū)嶒灷锬莻€往上牽拉籃球的彈簧秤一樣精準,絲毫不差。比如,雙空鉤調(diào)4目,釣2目。不掛餌,如果往上捋標看到標目變?yōu)?目,則確定無疑是下鉤到底了。雖然你也許看到的是下鉤并沒有“全部”到底,可能鉤柄處的子線還牽拉著下鉤,使其“懸浮”著。正如你不能要求一個圓滾滾的籃球變?yōu)楸∑瑪傞_壓在電子秤上才說這是在稱量它的重量、確定它處于“到底”狀態(tài)一樣。
又比如,如果餌目為3目,只掛下餌,全懸浮時標目為1目,往上捋浮標使標目變?yōu)?.1目時,就可以看到下餌“輕觸底”,然后繼續(xù)往上捋浮標,直到標目變?yōu)?目,你看到的下鉤餌好像也沒多大變化。如果你用圓球代替下餌,在標目從1.1目變?yōu)?目的過程中,你能看到的幾乎都是下餌那個圓球下部很少的面積“接觸”底面,甚至連下鉤子線都持續(xù)保持著垂直(只要鉤餌有懸浮的部分,其子線則必定垂直受力)。只有當標目變?yōu)槌^6目(調(diào)目加鉤目),你才會明顯看到下鉤子線漸彎,也就是才能通過肉眼確定下鉤餌是真的全部到底了。而在下鉤餌從剛“輕觸底”直到“全部到底”的過程中,肉眼都無法確切分辨出鉤餌到底或者懸浮的比例,但是鉤餌的水下狀態(tài)卻從“輕觸底”的近全懸浮狀態(tài)變成了“一懸一沉”的狀態(tài)。人的眼睛的確看不到這個變化,而魚卻能感知鉤餌重量的差別,這也是大家孜孜以求釣組靈鈍的原因之一。
我再來說一說排水浮標和細尾浮標。排水標和標尾直徑1毫米以下的細尾標,受表面張力及毛細現(xiàn)象影響較大,導(dǎo)致標尾可在超過1目的范圍任意懸停,也就是誤差超過1目,我們可以在水里加點洗滌液來減少表面張力作用。另外,在實際垂釣的過程中,釣手在拋投釣組拋后大多有拉竿壓風線的動作。我們來看看壓風線前后排水浮標的狀態(tài)。在壓風線前,排水標從下部進水,一壓風線,標尾一旦入水,水就會從標尾頂孔灌入中通管,中通管內(nèi)上下兩段水柱間就會夾入空氣。由于拋投壓風線的時機不同,夾入的空氣量也不等,這就導(dǎo)致調(diào)目或釣?zāi)亢龈吆龅?,難以穩(wěn)定。所以,用排水標做調(diào)標桶試驗,提拉或按壓標尾模擬魚吸餌的力時,盡量不要讓標尾頂孔進水。在實際垂釣時,釣者不妨等釣組到位停止后再壓風線。
調(diào)標桶試驗也可以對比兩支浮標的靈敏度。
通過調(diào)標桶試驗對比兩支浮標的某一個具體參數(shù)對各自靈敏度的影響時,我們首先要清楚,正如人不能同時踏入兩條河流一樣,做這樣的對比試驗,兩支浮標不能有兩個及以上不同的特征參數(shù)。具體來說,如果想對比標目粗細導(dǎo)致釣組靈敏度差異的大小,就只能找這樣兩支浮標——它們除了標尾的粗細不一樣,其余所有組成部分都要一樣,包括標肚、標腳、吃鉛量等全都要一樣。如果是對比吃鉛量不同的兩支標,則除了吃鉛量不同,其余指標都必須完全一樣,包括標尾、標肚、標腳都必須是一個模子出來的。此外,鉛皮卷在鉛皮座上的形狀也要相同。如果標目不一樣粗,吃鉛量也不一樣,就很容易得出標目粗的浮標更“靈”的謬論。
當然,若不是為了研究特定參數(shù)對浮標的靈敏性的影響,釣者完全可以直接對比兩支浮標的靈敏度。不過,對比兩支浮標的靈敏度的前提是,模擬魚吸餌的力應(yīng)該一樣大。如果模擬魚吸餌的力差別很大,就相當于給這一對比試驗額外添加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這就必然導(dǎo)致對于另一個考察因素的判斷出現(xiàn)失真的情況。模擬的方法無外乎有兩種,第一種是在水下給鉤餌或鉛皮座一個相同的力,另一種是提拉或者按壓標尾使標目(釣?zāi)浚┡c調(diào)目不同,產(chǎn)生浮力差。第一種對于普通釣手來說難度較大,我們多用第二種。這里需要重點注意的是,如果你所對比的兩支浮標的標目粗細不同,那么提拉同樣高度時,模擬魚吸餌的力就會差別很大。比如,一支浮標的標目直徑為1毫米,另一支浮標的標目直徑為0.7毫米,橫截面積比接近2倍,如果都提拉同樣的高度后松手,讓它們下落入水再冒出,其實就已經(jīng)在試驗條件上給予了兩支浮標的釣組多至兩倍差異的魚吸餌的力,這樣的對比試驗顯然毫無意義了,由此得出“粗尾浮標更靈”的結(jié)論當然就是謬以千里了。
我曾看過一位知名大師對兩支浮標做對比試驗的視頻。當時,我并未找出破綻,后來我發(fā)現(xiàn)了他的問題所在——他使用的兩支浮標的標目粗細不同,但是提拉到同樣的高度后松手,視頻里那個粗尾標跑得明顯要快一些,然后他宣稱那個粗尾標更靈。其實這只是他所模擬的粗尾標上魚吸餌的力增大了罷了,這已經(jīng)不是一個有效的試驗了。
所以,對標目粗細不同的兩支浮標做對比時,我們首先要算出其標目橫截面積比(標尾徑比的平方),提拉或者按壓標尾的長度比與其橫截面積比成反比。以上述案例為例,如果從調(diào)目處提拉標目直徑為0.7毫米的浮標6厘米高,那么標目直徑為1毫米的浮標只需提高3厘米即可。注意,這是在調(diào)目相同的基礎(chǔ)上。比如,原來兩支浮標都調(diào)4目,1目長度都是1厘米,標目直徑為0.7毫米的浮標從標目出露水面4目的調(diào)目提拉至標目出露水面10目(4+6=10目),那么標目直徑為1毫米的浮標只需從標目出露水面4目的調(diào)目提拉至標目出露水面7目(4+6/2=7目),這樣才能使標目處的標體的“浮力增量”相同,也就是滿足了“模擬魚吸餌的力相同”的試驗前提。我再次重申,如果是直接對比各個參數(shù)都不同的兩支浮標,切忌用提拉標尾至同樣的高度后松丟手、看哪支浮標降得快就斷言哪支浮標更靈敏的方式進行對比,而是必須先將提拉高度按照標目直徑比的平方的倒數(shù)進行計算,即必須讓模擬魚吸餌的力相同,方可進行對比(詳見下圖)。
在此,我還要說一個特殊試驗:如果想對比鉛皮形狀的不同導(dǎo)致釣組受到水阻不同,從而使釣組靈敏度發(fā)生差異,則需要在使用完全一樣的兩支浮標的前提下(即標尾、標肚、標腳,包括吃鉛量都毫無差別),在其中一支浮標的標腳以正常的方式將鉛皮卷成圓柱形,另一支浮標的鉛皮修剪成下圓上尖的形狀,卷成流線形。需要注意的是,“流線形”表面要盡量光滑,不可起楞,否則就失去了對比的意義,因為它的迎水面與圓柱形的是一樣的,甚至更大(因為兩端修剪,使得中間加粗),流線形鉛皮需要兩端“光滑圓潤”。
其實,從浮標本身無靈鈍的觀點來看,我們對比的只是浮標作為釣組系統(tǒng)的靈敏度的測量工具的性能。關(guān)于這部分內(nèi)容,我將在后續(xù)的文章中闡述。
如果沒有搞清楚調(diào)標桶試驗的上述幾個注意事項,得出的一些結(jié)論就不是真相,甚至完全是謬誤。
1.在釣點現(xiàn)場調(diào)標比在調(diào)標桶調(diào)標準確。
2.做調(diào)標桶試驗需要剪斷風線。
3.眼見未必為實,用標目變化推斷鉤餌的水下狀態(tài)比肉眼所見更可信可靠。
4.如果測試的是排水標和標尾直徑1毫米以下的細尾標,我們可以在水里加點洗滌液來減少表面張力及毛細現(xiàn)象的影響,以使試驗數(shù)據(jù)更準確。
5.做針對某一具體參數(shù)的對比試驗時,一次只能考量一個參數(shù),且其他參數(shù)必須完全相同。
6.如果對標目粗細不同的兩支標進行對比,通過提拉或者按壓標尾的方式模擬魚吸餌的力時,要先算出其標目橫截面積比(標尾徑比的平方),提拉或者按壓標尾的長度比與其橫截面積比成反比。
7.如果想對比鉛皮形狀所受水阻的差異,兩支浮標需要完全一樣,其中一個的鉛皮兩端要修剪成“光滑圓潤”的流線形。
8.調(diào)釣方法只是影響魚獲多少的諸多因素中的一個,但它屬于最基本的技術(sh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