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人們的消費觀帶來新的變化?!耙咔橹?,你會理性消費還是報復性消費”的討論成為各大社群平臺的熱門話題。
所謂“報復性消費”是指在某個特殊時期或場合限制了人們的消費需求,一旦開禁之后放開欲望進行瘋狂消費的行為。疫情期間,一些行業(yè)和企業(yè)經營遇到困難,個人收入受到影響,無法保持此前的消費水準。同時,并不具備足夠生活經驗的年輕人,突然意識到了生活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需要具備抗風險的能力。
因此,在面對疫情后是否會報復性消費的問題時,不少人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疫情期間,人們的價值觀念也出現了新的變化。促使人們的關注焦點從權力、財富、名氣轉向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未來,是繼續(xù)為奢侈品買單,還是從自身實際出發(fā),理性消費?不少年輕人在這次疫情的影響下,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財觀和消費觀。
國家統(tǒng)計局近日發(fā)布的數據印證了人們消費行為的變化。3月16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了今年1至2月中國經濟主要數據。規(guī)模及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全國服務業(yè)生產指數同比下降1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而CPI同比增長5.3%。
1至2月主要經濟指標出現了下跌,其實并不意外。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中國各地迅速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使得大多數行業(yè)處于暫時性停擺狀態(tài)。在重大疫情面前,能夠保障14億人基本生活,守住這樣的成績,已是難能可貴。
分析認為,不排除少數經濟能力較強的群體,會在疫情解禁后進行報復性消費。但整體而言,報復性消費狂潮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最關鍵的原因是,作為理性的經濟人,大多數人會謹慎安排自己的消費支出,選擇為未來多存儲資金,而不是報復性消費。 ? ? ?(摘自《北京青年報》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