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曉琴
【內(nèi)容摘要】本文從教師層面和學生層面分析了文化自信某些令人擔憂的現(xiàn)狀;從國家政策、課程標準、教材梳理和近三年廣州市英語中考分析文化自信是時代的召喚;以具體課例談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落實文化自信,最終幫助學生堅定文化自信。
【關鍵詞】文化自信;閱讀教學;現(xiàn)狀;時代
一、文化自信現(xiàn)狀分析
教師層面:教師肩負知識傳播的責任,更肩負中華民族文化傳承與引路的責任。但有些教師對初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zhì)與文化意識不求甚解,在授課中很少滲透文化意識,直接導致學生對中華文化自信的意識淡薄。有部分教師對自己角色定位不夠準確,在教學中迫于升學壓力,把語言能力與學習能力作為教學目標,沒有去挖掘課本的文化意識與文化自信,學生對中華文化缺少認同與體驗,誤以為西方文化更優(yōu)越。有些教師片面認為:學生一直生活在中國,對中華文化理解認同都應該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所以他們在英語教學中,直接選擇西方的文化素材,沒有用英語去傳遞中國文化,出現(xiàn)了文化教育失衡的現(xiàn)象。
學生層面:有些青少年對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一知半解[5]。商家的噱頭廣告,加上有些青少年比較喜歡歐美文化,無形中把圣誕節(jié)、感恩節(jié)等過得風風火火。選擇西方的文化表面上是青少年的個人自由,但實際上是對西方文化的盲目追捧。有部分學生對西方國家的文化津津樂道,但對于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卻似懂非懂。在西方家人團聚過圣誕節(jié),在中國家人一起歡度春節(jié)、中秋節(jié);感恩家人,西方有感恩節(jié),但學生更應該知道中國有重陽節(jié)也叫“老人節(jié)”,是登高望遠、敬愛老人的節(jié)日。相當一部分青少年選擇睡覺、玩電子產(chǎn)品的形式和家人度過傳統(tǒng)節(jié)日,并沒有傳承節(jié)日的真正意義,缺乏體驗中華文化自信。
這種現(xiàn)狀不利于繼承與發(fā)揚中華文化,如果教師沒有用人格魅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歸屬感,他們的價值取向?qū)衅?,而青少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
二、文化自信是時代的召喚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明確四個自信,文化自信是四個自信之一,是一種更基礎、廣泛、深厚的自信[1]。張雷聲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在世界地位上的重要體現(xiàn),我們不僅要認同中國傳統(tǒng)文化而且要傳承發(fā)揚優(yōu)秀部分,擁有正確的文化觀念[4];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對比中外文化相同點與不同之處,加深理解中國文化,培養(yǎng)學生能初步用英語介紹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與文化[2];《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的文化意識,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堅定中華文化自信,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任文化[3]。教材以課程標準為導向,堅定中華文化自信。
廣州牛津版七年級教材統(tǒng)計:七年級上冊共8個單元,5個單元是顯性中華文化,2個單元是隱性中華文化。下冊共8個單元,3個單元顯性中華文化,5個單元隱性中華文化。從七年級的教材編寫可見一斑,初二初三的教材每個單元都有中華文化滲透與培育,這需要教師挖掘捕捉中華文化,引導學生熱愛中華文化,樹立文化自信。
近三年廣州市中考英語試卷分析,提及中華文化自信部分統(tǒng)計:2017年完成句子占比3/7,書面表達;2018年完成句子占比3/7,語法選擇,書面表達;2019年單詞拼寫占比1/6,完成句子占比1/7,閱讀理解B篇,書面表達??梢钥闯鰪V州市中考英語試卷傳承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樹立文化自信。
如今,文化自信理念備受全中國的關注,是時代的召喚,是社會熱點話題。文化自信理念深入國家重大戰(zhàn)略地位之中,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學習中。
三、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踐行文化自信
在教學實踐探索中,筆者認為初中英語閱讀課是培育學生文化意識、傳承中華文化、樹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在閱讀導入、閱讀過程、閱讀拓展中喚醒已知的文化知識,既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更深層次的理解對比中西文化的相同點與不同之處,引導學生尊重認同西方的優(yōu)秀文化,更要傳承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促進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與落實[6]。筆者以九年級上冊的一節(jié)閱讀課為例,談談如何在閱讀課中捕捉隱性的中華文化,樹立文化自信。
教材分析
廣州牛津版第5單元以“開拍.電影”為話題,學習內(nèi)容是More Practice & study skills & culture 。More Practice 采訪形式介紹電影城,study skills用表格整理和呈現(xiàn)信息,culture了解世界三大電影節(jié)。
教學目標
(一)語言能力
1.用英語簡單描述文化角的三大電影節(jié),拓展中國四大電影城。
2.滲透略讀、掃讀、精讀、查讀的閱讀技巧。
3.用表格提煉筆者自編文章的信息,通過表格的形式進行采訪、展示、生成介紹廣州(改編2019年中考題)的文章。
(二)學習能力
1.通過小組討論、小組采訪等活動發(fā)展合作、溝通、交流與展示的能力。
2.能使用略讀、掃讀、精讀、查讀等閱讀技巧獲取文本信息。
3.學會使用表格整理和呈現(xiàn)信息,通過表格的形式進行采訪、展示、生成文章。
(三)文化意識
1.了解國際著名電影節(jié),拓展中國四大影視城,培養(yǎng)文化自信。
2.改編2019年廣州市中考書面表達內(nèi)容(介紹廣州),采訪展示中以廣州為驕傲,傳承本土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四)思維品質(zhì)
1.通過閱讀活動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
2.通過讀后活動讓學生遷移所學內(nèi)容到中考試題,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分析能力。
3.通過真實運用英語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中考寫作思維。
新課導入部分用了《我和我的祖國》、《戰(zhàn)狼2》、《復仇者聯(lián)盟4》電影海報,提問“Which film do you like best? Why?”有部分學生回答“I like My motherland and I because I like China very much ”有部分學生回答“I like Wolf Warriors because Wu Jin is the model of Chinese soldiers”筆者及時肯定了學生的愛國情懷。
采訪展示中學生以廣州為驕傲,傳承本土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教師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擁有濃厚的家國情懷,肩負中華文化自信的責任與使命。提升自身文化素養(yǎng),在英語閱讀課中引導學生認同中華文化,用活動、體驗等多種形式深層次理解教材中顯現(xiàn)中華文化,捕捉隱性的中華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 周年大會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24.
[3]《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3+34.
[4]張雷聲.文化自覺、文化自信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1):8-9.
[5]高鳳江,祝愛華.英語教學中文化自信的培養(yǎng)途徑[J].教學與管理,2019(24).
[6]韓笑.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的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2017:16-18;22-23.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平沙培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