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的某個晚上,一個喝得醉醺醺的中年男人躺在了美國洛杉磯的街頭。警察走過去,呵斥他快點起來回家。
“我沒有家!”醉漢恨恨地甩出一句,扭頭看了警察一眼。這時候警察才發(fā)現(xiàn),原來對方是當?shù)氐囊晃桓晃?。于是,他指著不遠處的別墅問醉漢:“那難道不是你的家嗎?”
“那是我的房子!”醉漢反駁道。
警察頓時無語了。也許在他的心中,房子跟家沒有什么區(qū)別,但是對于富翁來說,“家”一定還有其他的意義。
后來,警察了解到,這位富翁原本是猶太人,由于希特勒的滅絕政策,他們全家十多口人幾乎全遭了毒手?;艁y中,富翁帶著兩個幼小的孩子幸運地逃了出來,卻又在一次敵機襲擊中離散了。想想自己一個大人都九死一生,那兩個尚不足10歲的孩子又怎么可能逃得過呢?所以從那以后,盡管富翁不惜重金買下了這幢豪宅,期待有朝一日能跟兒女共享,卻在與家人團聚之前怎么也不肯承認這是他的“家”。
一年之后,這位警察偶然地從流浪兒的花名冊上看到了一位名叫達婭的猶太小姑娘,這個達婭與他了解的富翁的女兒簡直長得一模一樣,所以他趕緊通知富翁前來辨認。不到半個小時,富翁便急匆匆地趕來了。當看到達婭時,富翁兩眼放光,一把把女兒摟進了懷里,悲喜交加地喊道:“我終于又有家了!”
站在一旁的警察頓時領悟了富翁心中其實也是許多人心中的“家”的意義。
【大道理】
家,不是房子,而是指有親人、充滿親情的地方,所以即便無“房”可歸,它依然存在于親人相隨的流浪人群中。只有那些沒有親情或被愛遺忘的人,才是真正沒有家的人。
【適用話題】
家的意義;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