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梅
(山東省沂水縣楊莊鎮(zhèn)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中心,山東沂水 276412)
板栗營養(yǎng)豐富,不僅含有大量淀粉,而且含有蛋白質(zhì)、維生素等,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稱。板栗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種質(zhì)資源豐富,全國有20多個省(市、自治區(qū))栽培。
筆者從2013年開始進行旱地板栗栽培技術試驗研究,栽培技術試驗地在沂水縣楊莊鎮(zhèn)北仉林村的梯田山地,面積1.33hm2(20畝),砂壤土,土層厚度30~55cm,土壤pH值6.5,有機質(zhì)含量0.86%,全氮 0.36%,全磷 0.31%,水資源不足。2013年3月建園,株行距2m×4m,主栽板栗品種石豐、海豐、泰山大板栗。選用優(yōu)質(zhì)壯苗,苗高80~100cm、基部徑粗1.2~1.4cm,取得了5年生板栗幼樹666.7m2產(chǎn)量357.7kg的較高水平。其栽培技術如下。
針對園地土壤干旱瘠薄的條件,從建園起進行土壤改良,加強肥水管理。
施基肥。從建園起,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每株施土雜肥40kg,4~5年生結果樹秋施基肥時施入0.75kg果樹專用肥,施肥后澆水。
追肥。施用氮磷鉀(15∶15∶15)的果樹專用肥,1~2年生樹株施200g,3~5年生樹500~750g,于5月每株開3~5條放射溝施入。施肥后澆水。根外追肥。5~8月結合噴藥噴0.3%~0.5%尿素3~5次。
果園生草。①自然生草,及時除去惡性雜草。②全園種草或者行間帶狀種草,每年能提高0.1%的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生草高度達35cm時刈割,一個生長季刈割3~4次,割下的草覆蓋于樹盤。生草地不再進行中耕。
樹盤覆草。樹盤覆草厚度10~20cm,每株15kg以上??捎名溄铡⒂衩捉盏?。經(jīng)雨季前定期測定土壤含水量表明,土壤含水量均以覆草區(qū)高于同土層的清耕區(qū),10~20cm土層高10%~36%,20~30cm土層高15%~46%。8月9~11日測定土壤溫度,10cm土層,覆草區(qū)比清耕區(qū)8時高0.5℃,16時低4.2℃;20cm土層8時高0.5℃,18時低2.2℃。說明覆草對穩(wěn)定土壤溫度具有明顯作用。雖然覆草后早春表土地溫較低且上升速度慢,但溫度變化較穩(wěn)定,生長季一直處于根系活動的適宜溫度范圍,而清耕區(qū)土溫變化劇烈。測定覆草前后土壤養(yǎng)分變化情況是,覆草第2年春0~40cm土層內(nèi)有機質(zhì)、全氮含量比覆草前分別提高了0.14%、3.02%,全磷接近,而只進行了施肥但沒有覆草的對照地塊,0~40cm土層內(nèi)有機質(zhì)、全氮含量只提高了0.03%、0.36%,全磷接近。覆草對增加根層內(nèi)的土壤有機質(zhì)尤其是全氮效果明顯。
在密植條件下,板栗幼樹宜采取多主枝自然圓頭形樹形(圖1),樹冠高度控制在3m左右,對過高的枝條可通過拉枝開張角度,也可在多年生枝落頭回縮,降低高度。栽植1~3年的板栗幼樹輕修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輕修剪的4年生樹枝量是1年生樹的5~11.5倍;2~3年生輕修剪樹的枝量為24條,總生長量1527cm;冬季骨干枝短截修剪加夏季對直立旺枝摘心的枝量為15條,總生長量1359cm;只進行冬季骨干枝短截的枝量為9條,總生長量為1026cm。由此證明板栗幼樹在一定的肥水和光照條件下,幼樹輕修剪的枝量、葉量最多,長樹最快。短截修剪的板栗幼樹枝量少,平均新梢長度為75.4cm,輕修剪樹的新梢平均長度為49.1cm。而板栗是以壯枝頂端混合芽抽生結果枝為主的樹種,幼樹枝量少則產(chǎn)量低,新梢旺長不利于密植控冠。生產(chǎn)中當旺枝新梢生長到30cm左右時,應將新梢頂端摘除,促生分枝,提早結果。
每年摘心2~3次。初結果樹的結果枝新梢長而旺,當果前梢長出后,留3~5個芽摘心。果前梢摘心后能形成3個左右健壯的分枝,提高結果枝發(fā)生比例,還能減緩結果部位外移。
對直立旺枝拉至60°,改變頂端優(yōu)勢,緩前促后,提高枝條基部芽的萌發(fā)率,促進短枝形成。根據(jù)對石豐品種的調(diào)查,長1.3m的直立旺枝經(jīng)拉枝處理后,當年萌發(fā)19個枝,其中結果枝15個,占82%,結果21個,平均每果枝1.31個果,與不拉枝的同類枝比較,枝量增加1.2倍,果枝量增加1.42倍,果量增加1.51倍。
對3~5年生進入結果期的板栗樹修剪。進入結果期的板栗樹總生長量開始減緩,總枝量持續(xù)增加。此期采取的修剪措施是:①疏雄花。在枝上只留幾根雄花序,將其余的摘除。其作用主要是節(jié)制營養(yǎng),促進雌花形成和提高結實力。②疏除內(nèi)膛細弱雄花枝和細弱枝。對影響光照的臨時枝在多年生部位重回縮,培養(yǎng)枝組或疏去。
疏花可直接用手摘除后開的小花、劣花,盡量保留先開的大花、好花,一般每個結果枝保留1~3個雌花為宜。疏果用疏果剪,每節(jié)間上留1個單苞。在疏花疏果時,要樹冠外圍多留、內(nèi)膛少留。
人工輔助授粉,應選擇品質(zhì)優(yōu)良、大粒、成熱期早、澀皮易剝的品種作授粉樹。當一個枝上的雄花序或雄花序上大部分花簇的花藥剛剛由青變黃時收集花粉,將采下的雄花序攤在玻璃或于凈的白紙上,放于干燥無風處,每天翻動2次,將落下的花粉和花藥裝進干凈的棕色瓶中備用。當一個總苞中3個雌花的多裂性柱頭完全伸出到反卷變黃時,用毛筆或帶橡皮頭的鉛筆,蘸取花粉點在柱頭上。如樹體高大蘸點不便時,可采用紗布袋抖撒法或噴粉法,按1份花粉加5份山芋粉填充物配比而成。
對板栗枝干上的介殼蟲,于3月下旬板栗萌芽前噴3~5°Be石硫合劑,5月下旬和7月上旬防治孵化的若蟲,均勻噴布22%氟啶蟲胺腈(特福力)3000倍液。對金龜子、桃蛀螟等害蟲及危害板栗葉、果的圓斑病、炭疽病等病害,可分別在4月中下旬、6月中旬及7月下旬噴高效氯氰菊酯1200倍液加多菌靈600倍液。
在板栗栗苞變成黃棕色、苞口開裂、栗子露出、栗皮顏色變成赤褐色時栗子已經(jīng)成熟,每株樹有30%以上栗苞開裂時采收為宜,宜遲不宜早。采收方法:①撿拾自然落果,每天早晚各1次。②用長竿把栗苞打落后拎取,打栗苞時由內(nèi)向外擊打,以免損壞果枝。③用高枝剪把栗苞從栗樹上剪下,從栗苞里取出栗子。收獲的板栗要剔除病蟲果和傷痕果,再放在通風陰涼處攤放,攤開薄薄的一層,放2天左右,降低果實溫度并散失部分水分,便于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