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婧
摘要:蛀干害蟲是為害古油松健康生長的因素之一。通過調查古油松蛀干害蟲發(fā)生現(xiàn)狀,分析蛀干害蟲對古油松為害嚴重的原因,提出古油松蛀干害蟲的綜合防治措施。
關鍵詞:古油松;蛀干害蟲;綜合防治
2000余株的古油松生長在清福陵、清昭陵,與兩陵古建筑一同構成這兩項世界文化遺產(chǎn)獨特的景觀。國家林業(yè)局公告(2018年第1號)公布沈陽市渾南區(qū)為松材線蟲病新發(fā)生疫區(qū),這一被稱為“松樹癌癥”的松材線蟲病在沈陽能夠發(fā)生,推翻了沈陽為松材線蟲病非適生區(qū)這一判斷。沈陽的松樹資源遭到嚴重威脅,尤其是沈陽清福陵、清昭陵的古油松群作為不可復制和再生的資源,也面臨著受害而消亡的危險,沈陽古油松保護工作形勢更加嚴峻。松材線蟲病的傳播擴散需要通過蛀干害蟲成蟲攜帶、羽化產(chǎn)卵而實現(xiàn)樹體間的傳播擴散,而一旦感染松材線蟲將短時間內造成受害植株死亡。因此,掌握古油松蛀干害蟲的發(fā)生與為害,做好蛀干害蟲的防治對于減少松材線蟲的傳播意義重大,防治蛀干害蟲工作刻不容緩。
1 古油松蛀干害蟲發(fā)生現(xiàn)狀
我院分別于20世紀60年代、80年代、本世紀初開展過古油松病蟲害的調查研究,其中蛀干害蟲發(fā)生種類和數(shù)量較多,雖然隨著時間不同,蛀干害蟲發(fā)生種類有消有長,但多為小蠹、天牛、吉丁、象甲、樹蜂,尤以弱寄生的天牛、小蠹數(shù)量居多。主要種類有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 (Linnaeus)、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 Kraatz、小灰長角天牛Acanthocinus griseus (Fabricius)、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 (Gebler)、松皮天牛Stenocorus inquisitor japonicus (Bates)、橫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 (Hartig)、縱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innaeus、油松梢小蠹Cryphal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松樹皮象Hylobius abietis haroldi Faust、松青銅吉丁Buprestis sibirica Fleisch等。
2 蛀干害蟲對古油松為害嚴重的原因
2.1 古油松自身生命周期所致
沈陽市古油松樹齡多在300年以上,這些古油松已經(jīng)進入生命周期的衰老期。雖然由于自然遺傳因子和重點保護原因,古油松仍可以存活很長一段時期,但是畢竟己經(jīng)進入衰老期,新陳代謝明顯減弱,抵御不良環(huán)境的能力不足,抗病蟲能力顯著下降。如果天氣條件一旦不適宜,例如遭遇暴風驟雨、持續(xù)干旱天氣等,天牛、小蠹等蛀干害蟲就可能造成古油松風折、枯死。
2.2 蛀干害蟲發(fā)生受外界因素影響小而易連年為害
蛀干害蟲生活比較隱蔽。蛀干害蟲除成蟲期在樹體外覓食、產(chǎn)卵而裸露在外,其他蟲期基本生活在樹干內部,且油松樹皮多呈鱗片狀開裂,故外觀不易發(fā)現(xiàn)蛀干害蟲的為害。同時,由于蛀干害蟲長時間在樹體內生活,而樹體內植物組織營養(yǎng)豐富,害蟲食物來源充足,樹體內溫濕度相對適宜,有利于蛀干害蟲的生長發(fā)育。這些都導致蛀干害蟲的種群增長較為穩(wěn)定,且受制約的天敵種類也較少,不易受外界條件的影響,保證了較穩(wěn)定的種群蟲口密度,可以持續(xù)連年為害古樹。當蟲口密度較大時,出現(xiàn)樹體枝干皮層分離、中空現(xiàn)象,導致樹皮脫落或枝干風折。
2.3 蛀干害蟲為害性大
蛀干害蟲幼蟲、蛹體主要在樹體的韌皮部和木質部生活,??v向或橫向營造害蟲取食的蟲道或蛹室,損害樹體輸導組織,影響古油松養(yǎng)分運輸、水分傳遞,維管組織一旦遭到破壞,古樹無法恢復正常生長。蛀干害蟲成蟲羽化后,需上樹啃食樹皮補充營養(yǎng),然后產(chǎn)卵,此時,攜帶有病菌、線蟲的成蟲就會傳播病蟲,甚至將可致松樹癌癥的松材線蟲傳播擴散,從而造成古油松迅速死亡。
2.4 蛀干害蟲防治困難
蛀干害蟲生活史中,往往幼蟲期最長,而此期在古油松樹體內隱蔽生活,一般防治方法不易實施。如防治蛀干害蟲幼蟲常用的堵孔注藥方法,一方面受限于古油松樹體高大不易操作,另一方面由于古油松的珍貴不宜在古油松樹干上人為打孔破壞。而且一旦樹體受害癥狀表現(xiàn)明顯時,古樹往往已受害嚴重,救治多已滯后,難以達到期望效果。
3 古油松蛀干害蟲的綜合防治
3.1 加強古油松的養(yǎng)護管理
對古油松的保護是一項長期持久的工作,對每一株古油松建立樹木生長檔案,記錄每年關于水、肥、氣、病蟲等的各種養(yǎng)護管理措施及其生長狀態(tài)的表現(xiàn),以延緩古油松的衰老。水肥的養(yǎng)護管理,應結合當年的氣候狀況和生長檔案,逐株制定水肥管理方案,早春和初冬加強灌水,避免生理干旱和促進安全越冬,雨季及時排水。肥料的補充,宜有機肥和速效肥結合使用,可鋪設基質促進園林廢棄物循環(huán)利用,增加肥的長效性。
3.2 落實植物檢疫措施
古油松是不可復制和再生的資源,重視并強化植物檢疫工作,從植株到包裝,再到游客,都要重視檢疫,避免人為將危險病蟲害引入林地和傳播擴散,是有法可依的保護措施。
3.3 物理防治措施
對古油松可以采取光誘成蟲和人工捕捉成蟲兩種措施來輔助防治。需要強調,人工捕捉成蟲可以借助工具,但不可做撼動樹體等破壞性行為。
3.4 生物防治措施
利用天敵防治。保護利用現(xiàn)有生物資源和補充釋放天敵配合使用。創(chuàng)設鳥巢,引誘啄木鳥、喜鵲等益鳥定居。適時施用管氏腫腿蜂、花絨寄甲、蒲螨等天敵,補充防治蛀干害蟲。
開展生物引誘防治。掛設信息素誘捕器和設置誘木,開展蛀干害蟲的引誘防治。生物防治效果持久,宜長期堅持使用,嚴格遵守使用時期和注意事項。
3.5 化學防治措施
化學防治見效快,但易濫用導致過度治療。因此,摸清蛀干害蟲的種類和發(fā)生期,方是精確開展化學防治的前提。宜采用幼蟲期熏蒸治療和成蟲期噴灑持效緩釋微膠囊化學制劑防治。
古油松蛀干害蟲的防治是一項緊迫又難開展的工作,需要提早制定防治方案,并準確監(jiān)測害蟲的發(fā)生,精確施治。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多項措施綜合防治,有效治理蛀干害蟲和盡可能切斷松材線蟲病的傳播途徑,真正地保護好珍貴的古油松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