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輝 張乃乙
摘? 要? 十三陵水庫于1958年1月21日開工,6月30日宣布竣工,是當時的樣板工程之一,其決策和修建過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目前史學界尚未見有對十三陵水庫建設過程的深入研究。依據(jù)相關檔案文獻和當事人的訪談,系統(tǒng)梳理了十三陵水庫工程的修建始末,發(fā)現(xiàn),它是以特殊的“三邊”(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方式修建。工程修建期間,毛澤東、周恩來等多位國家領導人親赴工地參加勞動,產(chǎn)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但是,水庫工程完工后發(fā)生嚴重的漏水問題,甚至多年干涸見底,無法發(fā)揮正常功能,后經(jīng)多年反復改造才得以解決。十三陵水庫的決策和建設過程是特殊歷史時期的典型案例,對于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水利工程建設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十三陵水庫? ? 水利工程? ? 修建始末? ?“三邊”工程
十三陵水庫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區(qū)溫榆河的支流東沙河上,是一座集防洪、發(fā)電、灌溉和養(yǎng)魚多用途的中型水庫。它于1958年1月21日動工修建,6月30日宣布竣工,被視為全國工農(nóng)業(yè)“大躍進”運動的代表工程和“農(nóng)田水利建設運動的樣板”,在當時承載了巨大的政治意義。十三陵水庫完工后,《人民日報》發(fā)表社論,將其視為“首都人民‘大躍進的標志”,并作為成功模式和先進經(jīng)驗加以推廣,對全國的“大躍進”運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①。然而,十三陵水庫竣工后出現(xiàn)了嚴重的滲漏問題,多年只能保持在非常低的水位線,甚至出現(xiàn)過干涸見底。十三陵水庫經(jīng)反復維修改造,在1970年基本解決了蓄水問題,最終成為北京市郊重要的水庫之一,發(fā)揮了其應有的作用。
十三陵水庫作為當時的典型工程之一,歷經(jīng)了起起落落,情況十分特殊,是中國當代科技史、水利史研究中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案例。目前關于十三陵水庫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壩體、防滲等工程水利技術層面[1—2]。史學界現(xiàn)有零星幾篇史學角度的研究文章,都主要著眼于論述領導人在其中的作用[3—4],缺少對于十三陵水庫修建過程的整體性的深入研究。此外,學術界對于十三陵水庫工程的評價,仍習慣性地沿襲著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官方話語。本文系統(tǒng)梳理了《十三陵水庫建設指揮部文書檔案》和《十三陵水庫報》等原始文獻,輔以親歷者的訪談,力求客觀還原水庫工程修建的來龍去脈。
一? ? 修建十三陵水庫的決策
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huán)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qū)周圍群山環(huán)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筑群[5],是北京一處久負盛名的旅游勝地。
十三陵水庫的修建緣起于周恩來總理完善十三陵景區(qū)的設想。據(jù)《昌平文史資料》記載,1954年4月,周恩來視察十三陵地區(qū)時說,十三陵這個名勝古跡,是外賓必游之地,有山無水是一大遺憾。若能修個水庫,有個大的水面,那就更美了。同年夏天,水利部副部長李葆華向北京市有關領導傳達了周恩來的這個設想[3]。之后,修建十三陵水庫被北京市納入第三個五年計劃之中。
1957年9月20日,中共八屆三中全會召開。會議批評了1956年的反冒進,通過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nóng)業(yè)發(fā)展綱要(修正草案)》(以下簡稱《綱要》)?!毒V要》在要求實現(xiàn)所規(guī)定的目標方面,把原要求5年或7年內(nèi)實現(xiàn)的指標,改成1—2年內(nèi)實現(xiàn),同時強調(diào)要“反對保守主義”,并且維持了最關鍵的糧食單產(chǎn)高指標[6]。 9月24日,全會作出《關于今冬明春大規(guī)模地開展興修農(nóng)田水利和積肥運動的決定》。之后,全國各地迅速掀起了群眾興辦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高潮[7]。
在全國農(nóng)田水利建設運動高潮中,北京市提出了“大干、快干、猛干”的口號,水利計劃任務比原計劃增加了三四十倍,要在1957冬—1958春實現(xiàn)全郊區(qū)基本水利化,使灌溉面積由原來僅占耕地面積的13%增加到70%—80%[8]。為了完成這些任務,昌平區(qū)于1957年12月下旬向北京市提出了提前修建十三陵水庫的申請,并請相關部門進行十三陵水庫的勘探與設計。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承接了設計任務,并于12月26日提出了水庫初步的設計方案。1958年1月4日,北京市委批準了十三陵水庫的修建方案。1月12日,北京市成立“十三陵水庫修建總指揮部”,總指揮由北京市農(nóng)村工作部部長趙凡擔任,副總指揮由賀翼張、張俊士擔任,下設辦公室、設計處、施工技術處、組織處、宣傳處和供應處[9]。工程建設機構和領導班子的設立,對于推進工程的施工提供了組織保障,相關的建設籌備工作迅速鋪開。
1958年1月13日,北京市委在昌平區(qū)召開了水庫工程會議。受邀參會的專家在會上強調(diào)現(xiàn)有資料不足,設計上的一些問題還不能確定,有專家主張暫時不能修建水庫。但是市委并沒有采納專家的意見,專斷地確定了“民辦公助”的修建方針和開工日期。會議之后,設計和施工技術人員被迫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進行設計工作,邊計劃、邊籌備,邊補充、邊施工[10]。1月15日,北京市委正式?jīng)Q定以“民辦公助”的形式來修建十三陵水庫。于是,十三陵水庫工程在全國農(nóng)田水利建設運動高潮的時代背景下,沒有經(jīng)過科學論證,便打破常規(guī)、躍過原本應當需時一兩年的準備階段,于1月21日正式破土動工。
綜上可知,修建十三陵水庫的想法是周恩來視察過程中一時興起提出的,其主觀愿望是為了十三陵地區(qū)增加旅游景觀,并不是為了建設一座具備防洪、灌溉和發(fā)電等功能的常規(guī)水庫。在全國農(nóng)田水利建設運動高潮中,北京市決定提前5年興建十三陵水庫,顯然是受“大躍進”運動形勢影響。十三陵水庫從方案獲批到開工建設只用了17天的時間,專家對建設方案提出的意見也未被采納,這種僅憑主觀意志就匆忙上馬的水利工程,在當時是普遍現(xiàn)象。“民辦公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在興修水利方面的一個重要舉措,即大江大河由國家治理,小型水利工程則鼓勵農(nóng)村合作社興修,具體形式是“依靠合作社的力量興辦水利,國家給予必要的經(jīng)濟上的和技術上的幫助”[11]。毛澤東在1955年下半年的一次講話中指出:“興修水利是保證農(nóng)業(yè)增產(chǎn)的大事,小型水利是各縣各區(qū)各鄉(xiāng)和各個合作社都可以辦的?!盵12]客觀來講,在彼時國家財力有限的情況下,以“民辦公助”的方式修建水利設施可以較大程度地減輕財政負擔。但是十三陵水庫的工程量已經(jīng)遠遠超出小型水利設施的規(guī)模,達到了中型水庫標準,武斷套用“民辦公助”的方式勢必會產(chǎn)生許多問題,后來的修建過程也證明了這一點。
二? ? 十三陵水庫的修建過程
十三陵水庫主體工程是在莽山與漢包山兩山尾峰之間修筑一座攔洪大壩,大壩長627米、高29米(壩底高程:? 海拔74米)、底寬179米、頂寬7.5米,為粘土斜墻式土壩。大壩上游用花崗巖、下游用紫色安山巖砌護坡,下游壩面坡度為1:2,上游壩面坡度由河床起至8.65米高程為1:5,再往上至壩頂坡度為1:3。壩前用粘土鋪300米,厚1—3米。壩西端為輸水管道工程,輸水管道長138米,安裝直徑1米鑄鐵管3根,設計流量為12秒立方米,設計利用此管道泄水帶動發(fā)電機發(fā)電。輸水管道西面為溢洪道工程,溢洪道長341米、底寬15米,設計流量為375秒立方米,校核流量610秒立方米。水電站安裝125千瓦發(fā)電機一臺。整個水庫工程除溢洪道、輸水管道及進水塔工程使用鋼筋混凝土外,攔河大壩完全利用天然砂料及土料碾壓填筑。水庫的設計水位與庫容見表1。
在十三陵水庫工程開工之初,曾有“組織三萬多人,苦干百天,爭取‘五一節(jié)前完工,向‘五一節(jié)獻禮”的計劃。總指揮趙凡也喊出了“向大自然進軍,向地球開戰(zhàn),和時間賽跑,與洪水爭先”的口號。實際上在正式動工之前,昌平區(qū)已有民工8000余人和其他建設人員約2000人,開赴工地進行水庫的清基、準備以及初步的筑壩工作 [13]。
從1958年1月21日正式開工起至5月5日,是十三陵水庫工程的第一階段。該階段參與施工的主力是昌平區(qū)的農(nóng)民,工地日均勞動人數(shù)最初為3萬。不久來自北京市其它各地區(qū)的群眾參與支援工程,人數(shù)逐漸增加至日均5萬。雖然工人勞動熱情高漲,但是工地上缺乏大型機械,大部分施工任務主要通過以人力為主的原始方式進行。此外,由于施工經(jīng)驗不足,技術也十分落后,各個工種基本不能完成工程的每日定額,導致施工進度非常緩慢。到3、4月份間,隨著中、大型機械不斷從北京各地調(diào)入,同時農(nóng)民工通過接受水庫工地上組織的教育培訓,并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實踐操作,技術、經(jīng)驗以及熟練程度也有所提高,工程進度開始加快。然而,即使在大型機械調(diào)配至工地后,作為水庫工程主體的大壩依然主要依賴人力運土上壩,制約著工程進度。因此,從水庫開工起至5月初,總工期過了3/4的時間,但僅完成約總體工程進度的1/4,工期進度已經(jīng)嚴重滯后。
5月6日—6月30日是工程的第二階段。為了能在7月的汛期到來之前完工,5月3日,解放軍駐京部隊舉行誓師大會,進駐十三陵水庫工地,成為這一階段的施工主力。施工機械、器材也大大增加,施工的管理模式也隨之改變。工程中的核心與困難任務主要由軍人承擔,民工與全市支援的勞動者負責輔助工作及較為簡單的施工任務。同時,北京市委改組原工地黨委會,把原總指揮部與部隊分指揮部合并,以部隊組織形式組織總指揮部,下設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部,健全了處、室、科各級組織,工地施行軍事化管理。京冀衛(wèi)戍司令部羅文坊少將擔任水庫建設總指揮,原總指揮趙凡改任政委。由此,水庫工程放棄了原定“民辦公助”的建設方針,改為由軍隊主導[10]。
5月25日下午,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中央領導帶領參加黨的八屆二中全會的全體代表到十三陵水庫工地。他們親自拿起鐵鍬、挑起擔子參加勞動[14]。如此多的國家領導人一起現(xiàn)身水庫工地,對民工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的干勁。據(jù)記載,當日水庫工地上多個工種三班一齊上工,許多本應換班休息的工人或主動或被動地加班,水庫的日壩身填筑量達到51079方,刷新了剛剛創(chuàng)造的全國紀錄?!肮奈杈褪橇α?,決心保證成為行動”的口號響徹整個工地[10]。
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領導人親身參與水庫建設,不單單鼓舞了工地建設者的勞動熱情,在北京乃至全國也產(chǎn)生了轟動效應,社會各界把能到十三陵水庫工地參加義務勞動視為一種榮譽,甚至有一些人未經(jīng)組織安排就自備工具去工地參加勞動[3]。 5月份之后,工地日均勞動人數(shù)增至10萬,形成了一場首都人民廣泛參加的群眾運動。
實際上,在十三陵水庫建設過程中,由于工期緊張,為了加快工程進度,工地急需補充勞動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北京市幾乎各單位都組織了人員以義務勞動的方式參與水庫建設。據(jù)親歷者回憶,有些人并非自愿去參加勞動,而是因單位要求不得不去。此類由單位組織的勞動時間一般為2—3周,吃住都在工地①。這樣的方式雖然耗費了不小的代價,但是很大程度彌補了工地上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有力地推動了工程的建設速度。
1958年6月11日,十三陵水庫主體工程包括攔洪大壩、溢洪道、進水塔和輸水管等部分工地提前完工。6月30日宣布水庫建設全部竣工。7月1日,在水庫工地舉行了十三陵水庫的落成典禮。
三? ? 十三陵水庫修建的獨特模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一些基本建設工程由于急需建成,多采取“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特殊模式,將原本應該按順序進行的三個階段并行實施,被稱為“三邊”工程。在“大躍進”運動之初上馬的十三陵水庫工程,情況則更為特殊,不僅將勘測、設計、施工環(huán)節(jié)并行,甚至在準備工作尚未充足的情況下就倉促開工,因而呈現(xiàn)一種“邊勘測、邊設計、邊準備、邊施工”的“四邊”狀態(tài),亦可謂特殊的“三邊”工程。
從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承接任務,到提出十三陵水庫的初步設計方案,時間不足一個月: 1958年1月4日,設計勘測人員趕赴十三陵水庫工地,日間踏勘地形,夜間研究方案,進行水庫設計;? 隔日,水庫的施工準備人員到達工地,開始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 21日,水庫正式破土動工。由于準備時間只有17天,工程起始時既沒有成套的設計圖紙,也沒有完整的水文、地質資料。為了能在7月汛期到來之前完工,“三邊”工程的模式就成了無奈而必然的選擇。 顯然,這種“三邊”工程是違背工程建設的基本程序的,雖然在當時有其存在的原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短建設周期,但是不可避免地會給勘測、設計、施工等各環(huán)節(jié)造成混亂,同時也埋下了風險與隱患。
一般水庫工程中,設計人員在設計時首先需要了解水庫土壤的物理性質,根據(jù)物理性質做合適的設計。十三陵水庫工程的情形則是設計人員在水庫勘測階段尚未完成,資料尚不充足時便開始設計工作,而此時試驗部門又無法立即得到試驗結果。當時的做法是試驗人員根據(jù)過去經(jīng)驗先估計一些數(shù)值提供給設計人員,設計人員根據(jù)這些估計值做初步的設計。等拿到準確的試驗數(shù)據(jù)后,再做進一步的設計并對初步的設計修正[10]。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不合理也不負責任的。設計人員在設計時由于沒有充裕的時間,容易思維粗糙,影響設計質量,進而造成工程的先天不足,不得不在施工過程中又大量地修改和補充設計[15]; 而根據(jù)猜想的數(shù)據(jù)所做的設計很有可能會偏離實際的情況,造成嚴重的后果。
十三陵水庫建設工程的核心任務是修建攔洪的粘土斜墻式大壩。在修筑大壩的過程中,運料、上壩和碾壓三個環(huán)節(jié)共同決定了大壩的工程進度。在工程初期,碾壓主要使用拖拉機,運料與上壩均主要由人力完成。配合拖拉機的碾壓進度,工地可以將人力調(diào)配至運料及上壩方面,使三個環(huán)節(jié)達到平衡,避免窩工現(xiàn)象。但是,隨著工地機械的增加,運料與上壩的方式相應發(fā)生變化,三者的平衡被打破,甚至出現(xiàn)一些混亂的場景。例如水庫工地運輸鐵軌加固、修整完畢后,開始使用火車運輸砂土料,運力大幅增加[16]。但由于轉料上壩日益困難,運料與上壩的矛盾凸顯,? 導致壩前砂料積壓嚴重。直到筑壩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均做出重要調(diào)整后,筑壩進度才顯著加快。
水庫的主要子工程之一輸水管道于“五一”節(jié)完工。5月在十三陵水庫工程中被稱為“紅五月”。在“紅五月”中十三陵水庫工程完成了多項任務,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多項記錄。作為衡量工程進度最重要的一個指標,早期尚不足1萬方的土壩壩身日填筑量在進入5月之后不斷上升。5月9日,壩身的日填筑量突破了2萬方[17];? 至5月15日突破3萬方大關,同時也創(chuàng)下了當時的全國壩身日填筑量的全國紀錄[18]。至5月24日一舉突破5萬方,創(chuàng)下了日壩身填筑五萬零二百多方的新紀錄[19]。此后,隨著工程接近尾聲,大壩完工勝利在望,壩身的日填筑量有所回落,最終穩(wěn)定在3萬方左右直至完工。
受特殊時代背景和水庫工期緊張的雙重影響,在遇到一些突發(fā)情況和技術難題時,工程指揮部采取了“技術下放”的方式,即采用群策群力的方法,發(fā)動施工人員提出建議改進技術,名曰“技術革命”。根據(jù)檔案資料,十三陵水庫建設工地上的群眾先后提出建議1556件,經(jīng)研究采用的有133件[16]。部分合理的建議的確有效地加快了水庫工程的進度,但是將許多僅僅因為施工器材、機械的改變而帶來的不同也納入“技術革命”,顯得是言過其實的。另外,為了鼓舞干勁,在工地上開展了各種勞動競賽,樹立勞動模范等先進人物,動員各類文學藝術家在工地上創(chuàng)各種宣傳作品,可謂盛況空前,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宣傳現(xiàn)象,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總之,十三陵水庫工程按時完工是建立在大量機械的超負荷運轉和人海戰(zhàn)術之上的。有部分工程技術員不同意違反施工規(guī)范的作業(yè)方法,? 但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他們的意見沒有得到認同,反而被認為是反對推廣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阻力。雖然十三陵水庫工程修建過程中未見有出現(xiàn)重大安全事故的記錄,但是當數(shù)萬人在各種大小工具聚集的工地上用較為原始的方法施工,工程質量出現(xiàn)問題也就在所難免。
四? ? 水庫建成后的滲漏問題及補救措施
防滲是水庫工程的重中之重。正常情況下,水庫在設計時就需避開易滲漏地區(qū),或者是在施工中做好預防滲漏的措施。然而,十三陵水庫由于其“三邊”工程的特性,這兩方面的工作都沒有做到位。事實上,十三陵水庫在修建過程中就出現(xiàn)了滲漏問題,主要滲水點是壩基和水庫旁的大宮門古河道。在水庫完工之前,關于水庫是否漏水、壩趾是否安全存在意見分歧。一種意見是對水庫抱有樂觀的態(tài)度,主張采取做壩前隔水墻等措施就能有效防滲; 另一種意見則是堅持認為水庫將會是一個干庫,需要及時停工??上攵?,后一種意見沒有受到重視,甚至被認為是消極、反社會的。大部分人認為水庫滲漏并不嚴重,持有“縱然水庫漏水,也沒有什么可怕,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辦法解決滲漏問題”[10]這樣盲目樂觀的態(tài)度。
為了解決水庫的滲漏問題,在京的蘇聯(lián)專家曾前后召開了七次討論研究會,但因數(shù)據(jù)、資料不足,未能拿出一個權威性的方案[2]。1958年6月15日,十三陵水庫工地召開關于滲漏問題的專門技術會議,關于滲漏的問題仍舊爭論不休。當時與會的蘇聯(lián)專家認為無論是做防滲帷幕,還是在鋪蓋前緣修建到第一層粘性土層的防滲齒墻,都不現(xiàn)實。可行的防滲措施僅僅是在壩前做粘土鋪蓋[20]。蘇聯(lián)專家進一步建議先用臨時辦法,蓄水后第一年有計劃地觀測,在第二年汛期前把問題進一步查清,以便采取更明確有效的根本性防滲措施。周恩來也參加了這次會議,并作了簡短指示: “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邊蓄水、邊觀察,結論待將來去作?!盵10]根據(jù)周恩來的指示和蘇聯(lián)專家的意見,十三陵水庫在汛期前不必要、也不可能采取根本性的防滲措施。
水庫工程最終試驗性地做了壩前長粘土鋪蓋,不過從結果來看,粘土鋪蓋的防滲效果不佳。但這并不是推過于蘇聯(lián)專家。平心而論,參與水庫建設的蘇聯(lián)專家技術成熟、經(jīng)驗豐富,曾在蘇聯(lián)國內(nèi)成功解決類似的水庫滲漏問題。如果一切順利按他們提出的觀測與防滲計劃進行,在1959年拿到詳細準確的觀測數(shù)據(jù)后,以蘇方的技術能力應該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èi)解決十三陵水庫的滲漏問題。然而隨著后來中蘇關系惡化,蘇聯(lián)專家先后撤走,十三陵水庫的滲漏問題就如同其它許多領域一樣,需要中國獨自面對。由于當時中方技術水平有限,導致水庫的滲漏問題遺留下來,長時間沒有得到解決。
此后隨著工程技術的進步,北京市于1969年9月至1970年12月對十三陵水庫壩基進行了防滲處理,在距大壩軸線上游92.0米處澆筑一道長544.0米、寬0.8米和平均深度達37.0米的穿過第四紀覆蓋層并伸入基巖內(nèi)的地下混凝土防滲墻,從而有效地解決了滲漏問題,結束了水庫不蓄水的狀態(tài)[21—22]。據(jù)統(tǒng)計,大壩防滲墻建成后,壩基滲漏量比之前減少2/3,水庫有效蓄水位提高20%—36%,1973—1979年連續(xù)六年保持在87—97米。同時大壩各部位的沉陷量也因滲漏問題的解決而趨于穩(wěn)定,消除了危及大壩安全的一大隱患,在當時一段時間內(nèi)保證了水庫的綜合效益[23]。
十三陵水庫的滲漏問題,本質上是其采用“三邊”工程模式所導致的。在地質勘測資料不足的情況下,就倉促選定建壩位置,進行方案設計。當發(fā)現(xiàn)壩基和大宮門古河道存在滲漏問題時,工程已開工一段時間,騎虎難下。為了“不能讓帝國主義看笑話”,冒著水庫有可能成為一個干庫的風險繼續(xù)施工,最終隱患成為事實。其中的教訓是深刻的。
五? ? 結語
十三陵水庫工程的決策過程,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顯然異于常理。按照正常程序,設計部門在承接設計任務之后,首先需要給勘測部門送計劃書和委托書,然后由勘測部門進行勘測,經(jīng)歷一段時間后再委請試驗單位做土樣試驗,最后待取得勘測和試驗的資料后才能做設計方案。一般情況下,經(jīng)過這些步驟和程序,僅僅是設計部門提出設計方案最快也需要3個月以上的時間。而事實上,從昌平區(qū)提出修建水庫的申請,到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提出初步的設計方案,時間僅僅10天左右。在勘測資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所提出的初步設計方案必然十分粗糙,問題多多。
在實際施工方面,? 十三陵水庫工程的最初計劃過于樂觀。作為一座中型水庫,十三陵水庫并不適合以“民辦公助”的形式修建,更不應該以昌平區(qū)為主體承擔工程任務。以“民辦公助”形式的工程第一階段約占工程總時間的3/4,然而完成的工程進度僅約為工程總體的1/4,工程的3/4左右都是在國家追加投入并由軍隊主導的工程第二階段中完成的。十三陵水庫工程初期提出的計劃與喊出的口號帶有濃厚的“大躍進”的時代色彩,與實際的工程完成情況相去甚遠。
對于一個工程項目的評價應當主要從其自身的科學性、投資收益等方面入手,政治、社會影響只是一個從屬方面。但就十三陵水庫的修建過程來說,政治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可謂貫穿始終。從工程完工到正常發(fā)揮水庫職能,十三陵水庫前后用了十多年的時間,? 僅憑此一點就足以說明其并不是一個成功的工程。然而,十三陵水庫至今仍然作為一個正面典型被廣為宣傳,當時在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先進人物事跡被廣泛宣傳成為人們學習的模范,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顯然,十三陵水庫的意義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修建水庫的本身。時至今日,重新審視十三陵水庫工程的建設始末,有助于還原歷史真相,對史實做出客觀的評價。
致謝? 本文的選題和資料調(diào)研工作得到熊衛(wèi)民教授的諸多指導和幫助。北京市昌平區(qū)檔案館的工作人員為筆者提供了珍貴的檔案資料,十三陵水庫工程建設的親歷者武際可教授、談慶明教授接受了筆者的訪談。謹致謝忱!
參考文獻
[1]徐同理. 十三陵水庫防滲問題經(jīng)驗與教訓[J]. 海河水利, 1988, (5): 38—40.
[2]郭曉軍. 十三陵水庫防滲效果分析[J]. 水利水電技術, 2013, 44(11): 101—104, 108.
[3]史義軍, 徐連英. 1958年中央領導參加十三陵水庫建設紀事[J]. 黨的文獻, 2008, (5): 68—70.
[4]北京市昌平區(qū)檔案館. 毛澤東與十三陵水庫——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J]. 北京檔案, 2013, (12): 4—7.
[5]王澤坤. 碧水青天——十三陵水庫施工建設與勝利竣工[M]. 長春: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1. 3.
[6]李銳. 李銳文集(卷三)“大躍進”親歷記(上)[M]. ??冢?南方出版社, 1999. 130.
[7]李春峰. “大躍進”的前奏: 興修農(nóng)田水利建設運動[J]. 滄桑, 2010, (2): 113—114.
[8]京郊水利“大躍進”, 今年70%以上耕地實現(xiàn)水利化[R]. 十三陵水庫報, 1958年2月23日.
[9]十三陵水庫領導機構作了調(diào)整[N]. 十三陵水庫報, 1958-1-14.
[10]十三陵水庫總指揮部修建十三陵水庫總結[R]. 1958年7月. 北京: 北京市昌平區(qū)檔案館, 12-1-19.
[11]李安峰. 1957年冬全國農(nóng)田水利建設高潮興起緣由探析[J]. 農(nóng)業(yè)考古, 2013, (1): 138—141.
[1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毛澤東文集(第六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451.
[13]許劍川, 肖作奎. 工程建設中“三邊工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石油工程建設, 2006, (6): 67—70, 1.
[14]毛主席和全體中委來十三陵參加勞動[N].十三陵水庫報, 1958-5-26.
[15]申全增. 也談“三邊”工程[J]. 中國投資與建設, 1997, (8): 52—53.
[16]十三陵水庫[R]. 1958年7月. 北京: 北京市檔案館, ZH013-001-00203.
[17]昨日壩身填筑突破二萬方[N].十三陵水庫報,1958-5-10.
[18]首創(chuàng)全國最高紀錄, 昨日壩身填筑突破三萬大關[N].十三陵水庫報,1958-5-16.
[19]十萬大軍會戰(zhàn), 一舉突破五萬[N].十三陵水庫報,1958-5-25.
[20] Е.А.魯布契柯夫, 劉宏梅. 十三陵水庫的滲透和中國山麓地區(qū)水利建設中的某些問題[J]. 水利學報, 1960, (2): 1—27.
[21]叢藹森, 徐同理. 十三陵水庫壩基防滲墻的設計施工和運用效果[J]. 大壩與安全, 1992, (3): 47—56.
[22]張冕, 魏崴, 梁廣田, 肖增慧, 李建國, 李紅斌. 十三陵水庫水環(huán)境影響因素分析及管理建議[J]. 北京水務, 2017, (5): 19—21.
[23]魏效鳳. 十三陵水庫大壩沉降觀測資料分析[J ]. 北京水務, 2014, (1): 39—41,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