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9日,2020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xié)會(CIPRA)學術年會暨第五期中國公共關系研究工作坊在海南博鰲小鎮(zhèn)召開。此次會議以“中國新公關與中國新品牌”為主題,來自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學者、教師以及公關業(yè)界人士50余人參加了相關活動。
1月8日開幕式上,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xié)會(CIPRA)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大力致辭,他首先轉達了中國政府歐洲事務特別代表、聯合國原副秘書長、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xié)會會長吳紅波對此次年會的良好祝愿,并希望新的一年,在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及協(xié)會各項活動中,學術工作委員會能夠有更大的作為,有新探索、新實踐,實現新突破。CIPRA副會長、學術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郭惠民教授主持開幕式。
本次年會舉辦了增補學術委員儀式,CIPRA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大力為海南大學公共關系學系主任盧暄副教授、貴州師范學院公共關系系主任謝堅副教授、臺灣利眾公關顧問公司董事長嚴曉翠頒發(fā)了新晉委員聘書。
1月8日上午隨后的會議上,中國特色自貿港研究院副院長朱華友,澳優(yōu)乳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吳少虹,香港城市大學傳播與媒體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黃懿慧,以及CIPRA學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主任范紅教授分別作了主題為“海南新一輪改革開放”、“中國品牌的國際化路線”、“公關與品牌”、“城市與品牌”的主旨演講,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秘書長、公共關系與戰(zhàn)略傳播研究所副所長潘建新作了專業(yè)評點。
下午的會議由CIPRA副秘書長章蘭主持。伽藍集團JALA公關傳播總經理陳涓玲,能鏈科技CEO、中科院物理學博士林樂,CIPRA學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張寧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何輝教授,臺灣利眾公關顧問公司董事長嚴曉翠,以及中國傳媒大學杜國清教授分別作了主題為“中國造,正當潮”、“區(qū)塊鏈與社會關系重構”、“政治與品牌”、“故事與品牌”、“營銷與品牌”、“廣告與品牌”的主旨演講,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傳媒與人文學院衛(wèi)軍英教授和宜春學院新聞傳播系主任殷娟娟教授作了精彩點評。
郭惠民教授做了題為“中國新公關與中國新品牌”的總結講話。他指出,縱觀中國現代化史,國貨運動方興未艾。當今我們面臨中國新品牌的崛起,“新國潮”流行,“老字號”再度回歸,這是升級版的Made in China。中國的制造業(yè)正在從以往的“代工”階段進入發(fā)展具有獨立設計審美、獨立自主知識產權優(yōu)質品牌的新階段,曾是“世界工廠”的中國制造業(yè),逐步開始引領世界風尚。因此,在經濟全球化浪潮和全球網絡社會結構中,中國新品牌的對內和對外溝通傳播需要開拓超越傳統(tǒng)“營銷”舊思維的前瞻性視野,大時代的新公關具相當的潛能幫助中國品牌在擴展國內市場、走出國門之時,承載經濟之外的更多意義和價值?!爸袊鹿P與中國新品牌”這個命題,值得深度關注,需要深入研究。
1月9日上午,會議進行了兩場優(yōu)秀學術成果的交流,分別由范紅教授和何輝教授主持。CIPRA學術工作委員會首先進行了年會主題優(yōu)秀論文的頒獎儀式,CIPRA副秘書長章蘭宣讀了獲獎論文和作者名單(獲獎名單附后),CIPRA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大力為獲獎者頒發(fā)了獲獎證書。隨后,四川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宋瑾副教授,山東管理學院講師趙強,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管理學院講師林波,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傳播專業(yè)博士研究生薄立偉,以及西南大學文化與社會發(fā)展學院研究生龍甲茂、蘆斌分別作了論文發(fā)言,杜國清教授作了專業(yè)點評。之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曲茹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新時代中國外交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朝暉教授,江西中醫(yī)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王力副教授,以及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公共關系系主任邵華冬副教授分別就各自的最新學術研究成果作了專題交流發(fā)言,何輝教授作了專業(yè)點評。
會議最后,郭惠民教授指出,本次年會和研究工作坊解放思想,勇于創(chuàng)新,既感受了海南新一輪改革開放和自貿港建設的春潮,又領略了新技術革命區(qū)塊鏈的春風,貼近時代社會變化,聚焦品牌公關主題,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打破了邊界局限,加強了跨界融合,會議效果甚好。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xié)會(CIPRA)學術工作委員會今后將會更廣泛地與社會各界合作,不執(zhí)于舊,無畏于新,一如既往地推進和引領中國公共關系理論研究和教育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