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酷
詩仙李白寫過這樣一句詩:“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币馑际俏野盐覒n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它能隨著風(fēng)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從前,“寄”是一個很美的詞,比如“驛寄梅花,魚傳尺素”,比如“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很多時候,“寄”不單是一個動作,更是一種寄托,一種念想。因為這種念想,所以這風(fēng)、這月、這冬雪、這秋蟬,都成了我的所托之物,只愿你懂。
冬天是一個非常有儀式感的季節(jié),為了它,我們?nèi)ニ蓸淞掷飺焖晒?,去茶園里掰枯枝,然后在屋檐下堆成小山,留作過冬的柴草。窗外開始飄雪,火塘里跳躍著金黃色的火焰,鐵鍋里煮著我跟父親從后山上拔回來的蘿卜。夜幕降臨,萬籟俱寂。這個時候,側(cè)耳傾聽,那些窸窸窣窣,是來自天空的一些雪,落在另外一些雪身上的聲音……(《冬天的詩意》)
母親托老鄉(xiāng)捎來一雙老棉鞋,鞋子里塞了一張小小的紙條,上面畫著一件棉襖,兩床疊在一起的棉被,還有幾粒用斜線劃去的藥丸。母親不會寫字,只能通過這些簡單的畫來傳達(dá)她對我的愛:天氣冷了,多加些衣裳,晚上蓋兩床被子,記得睡覺前掖好被角,不要著涼感冒了。這是我跟母親之間的“摩斯密碼”,只有我懂,她究竟想表達(dá)什么。(《畫信》)
奶奶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去年冬天,爸爸回來看奶奶,帶回來兩瓶黃油,讓奶奶抹餅吃,奶奶一直沒舍得。后來,奶奶走了,爸媽把我接過去一起住,在大隊食堂里,我第一次聞到黃油烙餅的味道,真香,可我不能去吃。媽媽沒吭聲,用奶奶一直沒舍得吃的黃油給我做了兩張黃油烙餅。這餅真好吃,可我忽然想起一個人,忍不住咧開嘴痛哭起來,高叫了一聲:“奶奶!”(《黃油烙餅》)
夜幕之下的雪、小小的紙條,還有那兩瓶黃油……放眼世間,似乎萬事萬物都能成為我們所托之物,它們知道我們有所寄,也愿意替我們承載心中的念想。當(dāng)然,最重要的是,愿每一個你牽掛著的人,都能在世間萬物中,讀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