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作文君
我們深知廣大老師在教書育人之余,筆上功夫也十分了得,所以特開辟了這一小塊園地,邀請老師們來自由耕種。老師們平時的練筆、創(chuàng)作、生活感悟,或教學(xué)生活中發(fā)生的趣事,都可以記錄下來,交給我們(來稿請發(fā)送到郵箱1300990915@qq.com,主題中標(biāo)明“園丁花園”,一經(jīng)刊用即奉寄稿費(fèi)、樣刊和刊用證明哦)。這里是老師們自由表達(dá)的舞臺,到底是種花還是種樹,說甜還是說辣,全由老師們做主。作文君退下了,老師們盡情發(fā)揮吧!
菩薩和蠻搭配,一邊是柔腸悲憫,一邊是賭氣的蠻,好像少女才兼而有之。我這是亂解一氣。據(jù)說唐宣宗時,女蠻國進(jìn)貢,梳高高發(fā)髻,戴金冠,瓔珞遍身,裊裊婷婷,遠(yuǎn)遠(yuǎn)望去如神仙菩薩。這才有了伶官制曲、文士填詞的《菩薩蠻》。
李白寫過,溫庭筠也寫過。李白寫“寒山一帶傷心碧”,是清冽之氣。溫庭筠下筆濃墨重彩,越是華麗越是反襯內(nèi)心的蒼涼,“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是女為悅己者容卻無人在旁的心灰意懶。
輪到辛棄疾寫,也是剪不斷的愁緒?!坝艄屡_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清江水里有行人淚,淚是清淚,水是清江水。賀鑄有名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一串博喻甩出來,甩水袖一般舒卷出自深深處的繾綣悱惻。他因這詞,贏得“賀梅子”的雅號。這倒是不虞之譽(yù)。就像現(xiàn)代文學(xué)里戴望舒寫《雨巷》,希望逢著丁香一樣的姑娘,姑娘沒尋到,卻落了個美麗綽號,雨巷詩人。詩人不瘋魔不成戲。
我扯遠(yuǎn)了,還是回到詞?!拔鞅蓖L安,可憐無數(shù)山”。長安里住著皇帝,被山遮住?;实凼呛玫模瑝牡氖羌樨∪?,于是烏云遮蔽白日,成了象征。李白詩曰“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他在金陵鳳凰臺發(fā)牢騷,是地理上的看不見,更是心結(jié)。辛棄疾南渡,回不去,可憐是可惜,是郁郁不得志,是一肚皮不合時宜。
詞末尾,“江晚正愁予,山中聞鷓鴣”。鄭愁予很愛這句吧,愛到用到自己名字里。“我達(dá)達(dá)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鄭愁予的這句詩,紅透大江南北,鄭愁予內(nèi)心深處也許也有一只鷓鴣聲叫,叫了一輩子,他不是常常歸家的那種人。鷓鴣總在詩詞里穿梭,鷓鴣的叫聲,在山里,聽上去很近,又很遠(yuǎn),很深幽。叫聲仿佛是類似人語“行不得也哥哥”。哥哥你別走,說出來就唐突,要讓你聽鷓鴣,讓你意會,或者一連串的細(xì)節(jié)讓你留步。詩詞里一句挽留,就挽留出多少佳作。周邦彥《少年游》里:“并刀如水”,并州出產(chǎn)剪刀好,烏沉沉的,刀鋒如秋水清澈;“吳鹽勝雪”,鹽冒出來,撒在橙子上吃了爽口;“纖手破新橙”,看嫩白的手破開金黃的橘子;“錦幄初溫”,床已經(jīng)暖好;“獸煙不斷”,點(diǎn)上一爐沉香屑,瑞腦消金獸,還配樂呢,“相對坐調(diào)笙”。吹簫可以涼夜,吹笛也可以,但是吹笙,溫度要暖。這一切都是為了挽留少年不要走,“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這和鷓鴣無關(guān)。但是鷓鴣在深幽山谷的叫聲,女子呢喃低語,都是挽留。周邦彥的長調(diào),容易寫出好的歌詞,蘇東坡和辛棄疾太有才華,纏綿的平仄他們可以新天下耳目。詞就該是花間詞里溫婉悱惻,小提琴配夜曲,嗩吶和高亢相關(guān),蘇辛用小提琴奏出金戈鐵馬,是本事,學(xué)的人沒必要亦步亦趨。
周邦彥才是詞的正宗,可惜我們課本里顛覆了這一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