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我國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的完善

2020-04-10 10:58于銘
中州學刊 2020年2期

于銘

摘 要:為落實總量控制制度、彌補區(qū)域限批制度的缺陷,《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建立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要求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的新增水污染物排放量應等于或小于淘汰項目削減的水污染物排放量。現行置換制度缺少對置換應遵循的基本原則、置換的標準和程序等核心問題的規(guī)定,也沒有厘清置換制度與總量控制體系下其他制度之間的關系。借鑒同樣按照置換思路設計的美國濕地“零減損”制度,我國應完善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將“零增加”確立為置換的約束性目標,將環(huán)境影響評價作為置換的前置程序,確立科學的置換標準,設置靈活的置換方式,構建置換后評估與監(jiān)督機制。

關鍵詞:總量控制;區(qū)域限批;水污染防治;等量減量置換;零增加

中圖分類號:D922.6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751(2020)02-0053-06

我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正處于負重前行的關鍵時期,有效解決環(huán)境污染問題、提升環(huán)境質量和水平是實現人民美好生活愿景的關鍵所在。水污染防治是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的重要內容。習近平主席提出還人民以青山綠水,逐步構建“山水林田湖草的生命共同體”。①為深入推進水污染防治,2015年,國務院頒布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建立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這一制度為落實水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提供了新的路徑,但存在不夠細化、可操作性不強等問題,有必要在我國現行法律和政策確立的水污染防治框架下予以進一步完善,以便更好地實現其功能。

一、我國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的現狀

1.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的提出

等量減量置換制度并非水污染防治法的首創(chuàng)。在我國,該制度早在2010年就被應用于鋼鐵、水泥等行業(yè)以轉化過剩產能、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②按照該制度的要求,產能過剩行業(yè)須先在全國或某一個區(qū)域(集團公司)淘汰落后產能或技術含量較低的產能,然后才能增加新產能,而且新建、擴建項目新增產能應等于或小于淘汰的產能。后來,有關部門出臺了多項政策性文件,使該制度更加細化。例如,2014年工信部下發(fā)《關于做好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yè)產能置換工作的通知》附《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yè)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在對等量減量置換作出一般規(guī)定的基礎上強調“系統(tǒng)統(tǒng)籌”“因地制宜”,要求產能置換方案統(tǒng)籌考慮地區(qū)資源優(yōu)勢、環(huán)境容量等因素,對環(huán)境敏感區(qū)域實施減量置換,其他地區(qū)可實施等量置換。2015年《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等量減量置換制度應用于水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其中“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一節(jié)規(guī)定,“制定造紙、焦化、氮肥、有色金屬、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制革、農藥、電鍍等行業(yè)專項治理方案,實施清潔化改造。新建、改建、擴建上述行業(yè)建設項目實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減量置換”③。隨后,一些?。ㄊ?、區(qū))制定的法規(guī)和政府規(guī)章也規(guī)定實行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④

2.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的目的

在我國,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彌補總量控制制度的缺陷。依照現行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分配遵循層層分解的原則,即控制指標由國務院下達,經省(區(qū)、市)政府層層分解,最終落實到各排污單位。⑤實踐中,排污指標主要參照區(qū)域和企業(yè)的歷史排放量,采用歷史數據法、等比例削減法等方法予以確定和分配。⑥這樣做雖然能方便快捷地確定排污指標和排放配額,但由于沒有考慮不同企業(yè)生產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差異,也沒有考慮企業(yè)污染治理情況的變化,導致分配僵硬、不公平等問題,嚴重影響企業(yè)落實排放配額的主動性及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實踐效果。

在環(huán)境治理壓力日益增大的情況下,為落實排放配額,同時貫徹“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qū)域的環(huán)境質量負責”(《環(huán)境保護法》第6條),我國2008年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第3章第18條確立了區(qū)域限批制度,規(guī)定“對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地區(qū)”,“應當暫停審批新增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的環(huán)境影響評價文件”。區(qū)域限批是一種典型的、傳統(tǒng)的“命令控制型”環(huán)境管理制度,在以“限批”為方法、以“施壓”為手段使地方政府落實總量控制指標的同時,實際上以改善區(qū)域整體環(huán)境之名剝奪了特定區(qū)域(或特定行政相對人)在一定時期內建設新增項目的權利。⑦區(qū)域限批在法律性質上主要表現為超限緊急狀態(tài)下的一種應急性義務⑧,具有明顯的“強制性”“過渡性”特征,并不能為落實總量控制指標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案。

為使總量控制指標有更加靈活有效的落實方式,減少區(qū)域限批制度實施過程中對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的侵害,避免區(qū)域限批程序不明、缺乏監(jiān)督、救濟途徑不明確等問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實行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這一制度的實施一方面豐富了環(huán)境治理手段,將市場、成本等經濟因素納入環(huán)境治理的考量范圍,以實現“命令控制型”管理手段與“經濟激勵型”管理手段有機結合;另一方面為企業(yè)執(zhí)行環(huán)境法律和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空間和自由,為地方政府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在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工作中變被動為主動提供了契機。

3.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的不足

我國現行法律和政策并沒有對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的含義作出明確規(guī)定。分析相關政策和法律規(guī)范,可以給該制度畫一個“肖像”。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的基本要求是,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的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應等于或小于淘汰項目所削減的污染物排放量?;诖?,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可理解為,用相同或較少的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的新增水污染物排放量置換淘汰項目所削減的水污染物排放量,以實現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依據有關規(guī)定,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適用于新增、改建和擴建的高耗水、高污染項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上述建設項目主要涉及造紙、焦化、氮肥、有色金屬、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制革、農藥、電鍍等行業(yè),所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指國家實施排放總量控制的污染物(“十三五”期間主要是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在河北省,該制度還適用于沿海三市總氮的控制及水質超標地區(qū)工業(yè)園區(qū)企業(yè)的準入。

各地關于水污染防治的現行立法中,只有2018年江西省環(huán)保廳印發(fā)的《關于〈重點行業(yè)新建、改建、擴建項目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或減量置換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對如何實施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作了簡單規(guī)定,即要求參與置換的項目在環(huán)境影響評價文件中包含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的內容⑨,并附項目所在地縣級生態(tài)環(huán)境主管部門出具的有關總量指標、替代削減方案的初審意見,置換按照環(huán)境影響評價審批權分級管理??傮w而言,我國現行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只能算初具框架,既缺乏對置換應遵循的基本原則、置換的標準和程序等核心問題的回應,又沒有明確置換與水污染防治體系下其他制度之間的關系。

二、美國濕地置換制度及其實施經驗

為遏制傾倒疏浚物、排放污染物造成濕地面積大幅減少,逐步修復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1987年召開的“美國濕地政策論壇”提出了濕地“零減損”的主張。美國政府于1989年正式將濕地“零減損”作為濕地保護政策的目標,并據此確立了濕地開發(fā)利用的置換制度。⑩經過30多年實踐,美國參與置換的濕地數量穩(wěn)步增長。以“補償銀行”這一濕地置換方式為例,2005年美國有大約450個項目按此方式運行,2010年上升至950個;2013年美國有大約1800個經批準的項目擬按此方式運行,2015年超過2000個。B11通過置換實現的濕地數量增加盡管不必然意味著濕地質量提升,但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置換是平衡濕地資源開發(fā)利用與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一種有效方法。

1.美國濕地置換制度的主要法律和政策

在美國,涉及濕地置換制度的法律和政策主要是《清潔水法》以及聯邦環(huán)保局與陸軍工程兵團聯合頒布的一系列《清潔水法》實施辦法。美國《清潔水法》第404條規(guī)定了申請排污許可證的前置條件,即申請人在申請排污許可時須證明已采取措施應對可避免的環(huán)境污染(“避免污染”)、對不能避免的污染已盡可能予以減緩(“減緩污染”),對不能避免且已將影響降至最低的污染進行了補償(“補償性修復”)。B12按照美國有關法律規(guī)定,向濕地排放疏浚物必須申請排污許可證,因而必須滿足《清潔水法》第404條規(guī)定的“補償性修復”條件。美國有關判例提出,“補償”即“提供一塊有可替代性的濕地”,這是實踐中濕地置換的直接法律依據。美國聯邦環(huán)保局和陸軍工程兵團制定的《〈清潔水法〉第404條b款1項疏浚物處置場所規(guī)范指南》《關于水生資源損失的補償性修復辦法》(2008年修訂)專門探討如何通過濕地置換進行生態(tài)修復與補償。

2.美國濕地置換制度的目標及含義

美國《清潔水法》(1977年修正案)對于向濕地排污的行為,從避免污染、減緩污染、補償性修復三個環(huán)節(jié)依次進行約束。“避免污染”是事前措施,要求排污許可證申請人選擇污染最小化的方式實現項目目標;“減緩污染”針對不可避免的污染,要求排污許可證申請人在施工過程中綜合利用項目規(guī)劃和風險管控措施,將項目對環(huán)境的影響降至最低;“補償性修復”作為末端環(huán)境保護手段,要求排污許可證申請人通過資源置換,提供額外的濕地資源,以補償因污染造成的濕地資源減損。B13可見,“置換”的最直接目標是填補因排放污染導致的濕地資源減損,簡言之,就是實現濕地“零減損”。

“零減損”的“零”到底是數量的零變化還是質量的零變化?或者說,通過置換填補的到底是濕地數量的不足還是濕地生態(tài)功能的落差呢?對此,美國政府強調“零減損”并不是“一對一”的等量置換,即一公頃濕地置換一公頃濕地,而是要依據置換的預期效果、目標濕地與置換濕地的功能差異以及短期內濕地損失量等因素,確定實際的置換數量。B14這一思想在濕地以外的其他環(huán)保領域也有體現。例如,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在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保護中采用這一制度,要求將“凈保護受益”B15或“特定物種凈保護受益”B16作為衡量“等質”的標準。實踐中,從1993年到2000年,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發(fā)放的排污許可證影響了美國2.4萬英畝濕地的生態(tài)功能,而用以補償這些濕地生態(tài)功能的濕地共計4.2萬英畝,置換比率平均為1.8∶1。B17

3.美國濕地置換的評估

確定濕地置換遵循“等質”原則后,按照什么方式和條件評估“等質”就成為需要解決的問題。評估“等質”不是對置換前后的濕地面積進行對比這么簡單。美國主要采用濕地損益積分體系對濕地置換前后生態(tài)環(huán)境在物理、化學和生態(tài)進程上的退化情況進行評估,具體要求是:將目標濕地與置換濕地的功能狀況進行對比分析,減損部分記為負號,恢復部分記為正號;B18設置一定的置換比率,用以表明置換成功率、單位濕地置換前后在功能上的差異、濕地功能暫時性缺失、修復或重建濕地的可能性及可行性等。B19

4.美國濕地置換的方式

在美國,濕地置換的目標或者說濕地“零減損”通過“被許可人主責修復”(Permitee Responsible Mitigation)、“補償銀行”(Mitigation Banks)、“替代費”(In-Lieu Fee Programs)三種方式得以實現。這三種方式在責任主體、置換規(guī)則、置換成本、監(jiān)管難度、置換效果等方面各有特點,滿足了不同主體的需求,體現了置換方式的靈活性。

(1)“被許可人主責修復”方式。這種置換方式即申請人自己選擇對某塊濕地進行修復,用以置換其準備開發(fā)的濕地,并對置換實施中的法律責任及置換結果負責。B20該方式是應用得最早,置換制度建立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應用得最廣泛的濕地置換方式。B21在這種方式下,被許可人按照“誰申請,誰修復”的原則進行置換,可以在原地置換、相鄰置換、異地置換三種形式中進行選擇;申請人通常依據積分量獲得置換量,因而土地規(guī)模較小,置換成本較高,加上參與置換的土地數量少且分散,增加了置換后期的監(jiān)管難度。B22

(2)“補償銀行”方式。這種方式即商業(yè)性的環(huán)境修復企業(yè)購買受污染的濕地并進行修復或重建,再將其賣給有需要的被許可人以賺取利潤。B23在這種方式下,先由專業(yè)化、規(guī)模化運營的第三方實施濕地異地置換,被許可人一旦購買足夠的置換濕地,就獲取足以抵銷其治污義務的積分,即不再對其項目將要產生的環(huán)境影響負有相應的義務和法律責任,該義務和法律責任隨著交易轉移給有關銀行。這種方式是由第三方實施的異地置換,參與置換的濕地規(guī)模大(一般成百上千英畝)且集中,置換成本較低,后期監(jiān)管方便。在“補償銀行”方式下,因為被許可人可直接購買已修復好的濕地以換取積分,所以不存在污染抵銷的間隔期。B24近10年來,由于“補償銀行”方式成本低、監(jiān)管方便,美國政府部門及越來越多的被許可人傾向于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濕地置換,相關項目的數量逐年攀升就是證明。

(3)“替代費”方式。與“補償銀行”方式不同,“替代費”方式不是被許可人依據積分購買已修復的濕地,而是被許可人依據審批許可機關對積分置換費用的評估,將該筆費用交給專門機構進行濕地生態(tài)修復,以獲得積分并達到修復效果,該筆費用即“替代費”。在“替代費”方式下,替代執(zhí)行人一般是非營利組織或者某些政府機構,濕地生態(tài)修復的法律義務和責任會隨著積分的發(fā)放而轉移至替代執(zhí)行人。B25在“替代費”方式下,由于置換項目在通過審批及第三方收到替代費后才可啟動,所以濕地修復效果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三、我國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的內容及實施機制完善

美國濕地置換制度對我國完善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有較大的借鑒意義,因為這兩個制度蘊含的治理污染的思想是相同的:都以置換為基本方法,前者希望通過置換實現濕地資源不減少,后者希望通過置換實現水污染物排放量不增加。盡管濕地保護與水污染防治屬于環(huán)境法中不同的規(guī)制領域,但由于制度發(fā)揮作用的機理相似,所以我們仍然可以從美國濕地置換制度及其實施中得到啟示以完善我國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

1.將“零增加”確定為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的約束性目標

美國濕地置換制度被學界形象地稱為“零減損”制度?!傲銣p損”,顧名思義即沒有減損,這是置換制度的指導思想和直接目標,決定著該采用何種置換標準。借鑒美國濕地“零減損”制度,我國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應明確將“零增加”作為指導思想和約束性目標。這種“零增加”不僅是水污染物排放量的“零增加”,還必須是水污染物種類、污染后果等的“零增加”。“零增加”其實是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的應有之義。既然是等量減量置換,置換的結果就應該是“零增加”。將“零增加”作為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的約束性目標,有助于確保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后水污染程度不加大,即置換后的水污染物不會使水環(huán)境質量更差。

2.將環(huán)境影響評價作為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的前置程序

實踐中,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是通過一系列具體的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項目得以落實的。如果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僅要求水污染物種類和數量上的等量減量,其在現實中就比較容易實施。但事實上,即使是相同種類、相同數量的水污染物,當改變排放地點時,也會產生不同的污染后果。對于這種不同的污染后果,必須通過相應的評估才能判斷出來。因此,要通過實施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確保水污染程度不加大,就必須在每一個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項目實施之前,對其進行環(huán)境影響評價。換言之,必須將環(huán)境影響評價作為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的必要前置程序。

按照我國《環(huán)境影響評價法》的有關規(guī)定,在進行環(huán)境影響評價時要對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環(huán)境影響進行全面或專項的分析、預測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項目擬采取的環(huán)境保護措施及其技術、經濟上的可行性論證情況。就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項目的環(huán)境影響評價而言,環(huán)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內容應該進一步細化,以滿足水環(huán)境保護目標的具體要求。環(huán)境影響評價者要明確論證:參與置換的項目是否可以避免水環(huán)境污染以及可采用的減少水環(huán)境污染的技術措施;參與置換的項目與原項目相比,所排放的水污染物種類和數量是否有所減少,排放引起的水環(huán)境損害是否有所降低。

3.從流域的角度出發(fā)確立科學的置換標準

如前所述,美國有關判例和政策明確規(guī)定濕地置換遵循“等質”原則,而我國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缺乏對何為“等量”、如何評估“等量”等核心問題的規(guī)定。水污染物排放和濕地減損一樣深受所處環(huán)境的影響。如同在任何地方建兩塊面積相同的濕地都不可能帶來完全一致的生態(tài)功能,將等量污染物排入不同水域會因排放地點、水流速度、排放季節(jié)等因素不同,從而對環(huán)境造成的損害有所不同。因此,在進行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時,應確立科學的置換標準,以置換后可能達到的環(huán)境質量標準作為衡量置換效果的依據。在評判“等量”時,除了考慮排放的數量,還要考慮排放的地點、季節(jié)及所處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由于水環(huán)境具有明顯的流域性,不同流域的水環(huán)境具有相對的生態(tài)獨立性和系統(tǒng)完整性,所以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的雙方應位于同一個流域內,這樣才能確保一個流域的水污染物總量不會增加,并且一個流域的水污染物不會向其他流域轉移,不會給其他流域增加污染負擔。我國《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guī)劃(2016—2020年)》涵蓋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七大流域以及浙閩片河流、西南諸河、西北諸河,其中七大流域涉及30個?。ㄊ?、區(qū))、287個市(州、盟)、2426個縣(市、區(qū)、旗),總面積約509.8萬平方公里。部分?。ㄊ?、區(qū))依據國家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guī)劃制定了本轄區(qū)流域水污染防治規(guī)劃,以落實污染防治責任。將置換放在流域的范圍內考量,能夠將置換制度與規(guī)劃制度相銜接,有效避免污染熱點產生,在流域范圍內平衡污染防治、生態(tài)保護與經濟發(fā)展。在沒有流域水污染防治規(guī)劃的地方,置換時仍然要從流域的角度出發(fā),綜合考慮各項因素,以確保置換不會帶來更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和生態(tài)破壞。

4.設置多種置換方式

我國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可以設立三種置換方式,即排污者自我置換、通過排放交易市場置換、定向結對置換。

(1)排污者自我置換。在改建、擴建項目的情況下,如果排污者可以通過技術改造或管理升級而減少原有項目的排放量,為改建、擴建項目騰出足夠的環(huán)境容量,就可以允許排污者提供減排計劃并按計劃進行自我置換。這樣,一方面促進企業(yè)技術升級,另一方面將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既有水平內,實為一舉兩得。在自我置換方式下,減排主體與改建、擴建項目主體相同,不存在責任主體的變更,更容易實現有效監(jiān)管。自我置換方式的實施難度較低,應作為我國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建立之初的首選運行方式。

(2)通過排放交易市場置換。改建、擴建和新建項目時,在無法實現排污者自我置換的情況下,如果項目所在區(qū)域內有成熟的排放交易市場,排污者就可以從排放交易市場購買可交易的排放量以實現置換。排污者在交易市場尋找到合適的賣家后,向生態(tài)環(huán)境主管部門提交環(huán)境影響評價報告和置換申請(也是交易申請)書,由生態(tài)環(huán)境主管部門核定合理的置換量并批準購買,同時審批環(huán)境影響評價報告以實現置換。這樣,等量減量置換制度就與排放交易制度有效銜接起來,實現協(xié)同減排。與美國濕地置換領域的交易市場(“補償銀行”)不同的是,我國水污染物排放交易市場的建立和運行有其自身的困難,如難以準確監(jiān)測、無法科學確定排污總量、無法確定合適的交易比率(特別是存在面源污染的情況下)。這些因素決定了我國不可能在短期內建立成熟的水污染物排放交易市場,進而決定了通過排放交易市場置換在短期內不可能成為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的主要方式。

(3)定向結對置換。對于沒有建立排放交易市場的地區(qū)或者排放交易市場無足夠的排放量可供購買的情況,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的排污者可以向生態(tài)環(huán)境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生態(tài)環(huán)境主管部門幫助其在流域內尋找合適的既有排污者,由新的排污者與既有排污者簽訂合同,新的排污者支付價款以幫助既有排污者進行設備、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升級改造,獲得充足的環(huán)境容量,實現置換。雙方簽訂的自愿減排置換合同經生態(tài)環(huán)境主管部門批準生效;合同生效后,既有排污者承擔合同規(guī)定的減排義務,生態(tài)環(huán)境主管部門監(jiān)督合同的履行。在此情形下,政府不再以強硬的管理者形象出現,而是扮演中間人、服務者的角色,促成雙方置換,實現管理方式轉變。定向結對置換在置換制度運行的初始階段將成為自我置換方式的有益補充,是除自我置換方式以外排污者選擇的主要置換方式。

5.建立置換后監(jiān)督與評估機制

不論通過何種方式進行置換,置換的效果都必須通過排污許可證中的具體條款予以體現。因此,置換后排污者要按照新的排污許可證進行排污,管理者要監(jiān)督排污許可證是否得到遵守并評估置換是否實現了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這樣,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制度就和排污許可證制度有效銜接,協(xié)同實現對排污許可的全過程管理。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減量置換完成后,生態(tài)環(huán)境主管部門可以請專業(yè)組織或專家對置換項目進行評估,以評判置換在較長時期內是否能夠保持水污染物排放“零增加”,并適時調整置換標準和置換方式,不斷推進相關制度建設。

注釋

①習近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關于大力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30—242頁。

②參見《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國發(fā)〔2010〕7號),中央人民政府網,http://www.gov.cn/zwgk/2010-04/06/content_1573880.htm,2010年4月6日。

③參見《國務院印發(f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4/16/c_1114990453.htm,2015年4月16日。

④例如,《河北省碧水保衛(wèi)戰(zhàn)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在“水十條”規(guī)定的十大重點行業(yè),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實行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倍量替換;在水質超標等區(qū)域,進入工業(yè)園區(qū)企業(yè)要嚴格落實主要污染物等量或減量置換要求;沿海三市實施總氮排放控制,新建、改建、擴建涉及總氮排放的建設項目,實施總氮排放總量指標減量替代,并在相關單位排污許可證中予以明確、嚴格的落實。2018年12月1日起實施的《山東省水污染防治條例》規(guī)定,對國家和省認定的高耗水、高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實行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或者減量置換。2018年2月12日,江西省環(huán)保廳印發(fā)了《關于〈重點行業(yè)新建、改建、擴建項目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或減量置換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

⑤相關規(guī)定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2015年修訂)第44條。

⑥參見段海燕、王憲恩:《我國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差異性公平配置理論及法律制度研究》,《法學雜志》2017年第7期。

⑦參見呂成:《論區(qū)域限批的性質界定》,《河南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

⑧參見肖峰、張婷:《論環(huán)評區(qū)域限批制度的功能失當及其克服》,《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5期。

⑨環(huán)境影響評價文件應包含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的內容,明確主要生產工藝、生產設施規(guī)模、資源能源消耗情況、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監(jiān)管要求,提出總量指標及替代削減方案,列出測算依據等。參見2018年江西省環(huán)保廳印發(fā)的《關于〈重點行業(yè)新建、改建、擴建項目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或減量置換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

⑩Philip Womble, Martin Doyle. The Geography of Trading Ecosystem Services: A Case Study of Wetland and Stream Compensatory Mitigation Markets, Harvard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No.1, 2012.

B11B17Elan L. Spanjer. Swamp Money: The Opportunity and Uncertainty of Investing in Wetland Mitigation Banking,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 No.2, 2018.

B12EPA. Wetland Regulatory Authority, https://www.epa.gov/sites/production/files/2015-03/documents/404_reg_authority_fact_sheet.pdf, 2019-05-02.

B13Types of Mitigation under CWA Section 404: Avoidance, Minimization and Compensatory Mitigation, https://www.epa.gov/cwa-404/types-mitigation-under-cwa-section-404-avoidance-minimization-and-compensatory-mitigation, 2019-04-16.

B14Toby Gardner, Amrei von Hase. No Net Loss and Loss-Gain Calculations in Biodiversity Offsets, http://www.forest-trends.org/documents/files/doc_3103.pdf, 2012-03-22.

B15Announcement of Final Safe Harbor Policy, 64 Federal Register, June 17, 1999, p.32717.

B16Recovery Crediting Guidance, 73 Federal Register, July 31, 2008, p.44761.

B1833 C.F.R.§ 332.2; 40 C.F.R. § 230.92.

B1933 C.F.R. § 332.3 (f) (2); 40 C.F.R. § 230.93 (f) (2).

B20B22Kathleen C. Schroder, Nels C. Johnson. How to Put a Price on Nature, Rocky Mountain Mineral Law Foundation Institute Report, No.1, 2017.

B21據統(tǒng)計,截至2008年,“被許可人主責修復”仍然是美國三種濕地置換方式中最主要的方式,以這種方式置換的濕地數量占所有置換濕地數量的59.1%。See Philip Womble, Martin Doyle. The Geography of Trading Ecosystem Services: A Case Study of Wetland and Stream Compensatory Mitigation Markets, Harvard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No.1, 2012.

B23ESA Compensatory Mitigation Policy, 81 Federal Register, Dec.27, 2016, pp.95316-95343.

B24B25Compensatory Mitigation for Losses of Aquatic Resources, 73 Federal Register, Apr.10, 2008, p.19595, 19594.

責任編輯:鄧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