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莉霞
摘 要 牛布氏桿菌病作為一種人畜共患疾病,在臨床上具有極其復雜的癥狀表現,很難在牛群當中徹底根除。一旦發(fā)生該病會給廣大養(yǎng)殖者造成經濟損失,還會一定程度上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為此制定一系列切實可行的防制措施至關重要。
關鍵詞 牛布氏桿菌??;防制措施;框架構建
牛布氏桿菌病是慢性傳染病之一,造成牛生殖障礙的可能性較大,臨床癥狀以母牛不孕、流產和公牛不育、睪丸炎為主。該病具有廣泛的分布范圍,已經對人畜健康造成嚴重損害[1]。現對該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檢測方式與防制措施進行介紹。
1 流行特點和臨床癥狀
1.1 流行特點
隨著牛性器官的逐漸成熟,會逐漸增強對布氏桿菌病的易感性,犢牛本身具有一定抵抗力。易感牛感染布氏桿菌病可通過多種途徑,如與病牛進行交配、接觸病牛污染的用具、水、飼料等。另外,這種疾病進入牛體的途徑也有很多,如通過鼻腔黏膜、眼結膜、破損皮膚,且傳播時也可通過昆蟲叮咬。
1.2 臨床針狀
該病所具有的潛伏期,短則兩周、長達6個月,法定潛伏期為一個月。對于妊娠母牛而言臨床癥狀以流產為主,即出現在妊娠后6-8個月的可能性較大,已經流產的母牛若再次流產,則相比較于第一次流產時間上會有所推遲;一般在流產前2-3天存在分娩預征兆,如陰道與陰唇出現腫脹、潮紅的情況,陰道所流出的分泌物無臭、透明且未淡紅色;流產后存在胎衣不下的情況,陰道內會繼續(xù)排出棕紅色或污灰色液體,有時存在刺鼻的惡臭;流產后會誘發(fā)子宮內膜炎與卵巢囊腫,長此以往會造成不孕。排出的胎衣為淡黃色的膠胨樣浸潤,纖維蛋白絮狀物、膿汁有時會覆在一些部位。針對流產胎兒,其胃尤其是第IV胃所存在的絮狀物呈淡黃色、白色,且具有很大的黏液性。公牛感染布氏桿菌病,會出現附睪炎、睪丸炎,一些病牛也會出現滑液囊炎、關節(jié)炎、膿腫或淋巴結炎等[2]。
2 檢測方法
2.1 細菌學檢查
取母牛陰道分泌物、羊水、胎兒及其內內容物進行涂片操作,使用鑒別染色液進行染色并鏡檢,或者開展細菌培養(yǎng),一旦發(fā)現該菌便可確診疾病。細菌培養(yǎng)作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因經濟成本高、檢測者需具備專業(yè)的細菌學知識,因此在大范圍檢疫與常規(guī)控制程序中不適合推廣應用。
2.2 血清凝集反應
最為簡單、具有實用性的當屬虎紅平板凝集反應。取被檢牛血液,凝固后對血清進行分離,以此作為被檢材料,準備好吸管0.2ml、潔凈玻璃板、專用虎紅平板凝集反應抗原。首先,在玻璃板上使用蠟筆畫一個方格,2cm×2cm,將1份被檢血清0.02ml放置在每一個方格內,使用0.2ml吸管吸取后對抗原進行充分的搖勻,將0.03ml抗原加入到每一份血清樣品中,使用1根牙簽或火柴棒對每格血清、抗原進行攪拌,使其混合均勻。如果室內溫度不高,可在酒精燈上微微加熱玻璃板,結果可在4分鐘之內判定,如果出現凝集現象可判為陽性。同時,在開展牛群檢測時也可以采用其他凝集反應,對于第一二次檢測中間需間隔兩個月[3]。
2.3 補體結合試驗
這種方法對于未免疫成年?;蛑辉跔倥r免疫過的成年牛中非常適用,檢測結果準確,但是具體操作十分復雜,很難廣泛推廣、應用到基層單位中。
3 防制措施
3.1 切斷傳播途徑
嚴格消毒被病牛污染過的場所、用具等,深埋處理流產胎兒、羊水、胎衣、病牛糞尿等。由于布氏桿菌對于光照、熱、消毒藥具有很強的敏感性,在70攝氏度的條件下10分鐘之內就會死亡,陽光直射1分鐘,一般消毒藥也會將其殺死?;诖耍墒褂?0-20%石灰乳或2%氫氧化鈉、5%遼林、5%來蘇兒等對病牛污染的地方進行消毒,如運動場、圈舍、飼槽等;乳汁需進行煮沸消毒、糞便必須進行發(fā)酵處理[4]。
3.2 控制與消滅傳染源
在引入牛只時,需做好嚴格檢疫工作,引入后進行為期1個月的隔離觀察,確認健康后才能混入牛群飼養(yǎng),一旦發(fā)現病牛需立即進行隔離處理;反復檢疫疫區(qū)牛群,及時將陽性病牛淘汰,一直到全群兩次血檢結果均為陰性為止。布氏桿菌病一旦出現后,關于病牛的淘汰可采用檢疫的方式,或者嚴格隔離起病牛進行單獨飼養(yǎng)。重視無病犢牛、健康牛群的培養(yǎng),在犢牛出生以后食用3-5天的母乳,便可送往犢牛隔離舍,喂養(yǎng)健康乳、消毒乳,6個月后開展間隔5-6周的檢疫,共計兩次,檢疫結果為陰性的可送入健康牛群,陽性者需送入病牛群,以此能夠實現對牛群的逐步更新與凈化。
3.3 預防接種
定期預防接種的疫苗主要有布氏桿菌S19苗、S2苗或M苗。其中S19苗只能注射,第一次注射需在6-8月齡,必要時可在18-20月齡進行第二次注射;禁止對超過半歲的犢牛、懷孕牛、病弱牛、泌乳牛注射。S2苗可進行口服接種,無懷孕限制,在配種前1-2月、懷孕期使用,服用方式飲服、喂服都可以;值得一提的是在拌入飼料進行喂服時,切記不要使用熱飼料或發(fā)酵飼養(yǎng),關于發(fā)酵飼料的使用需要在服苗前1天、當天和后一天停止。而對于S5苗主要采用的是氣霧法或注射法。由于布氏桿菌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疾病,在病牛處理或預防接種時需嚴格按照相關要求操作,進一步細菌的散步途徑,工作人員需要強化對自身的保護[5]。
4 結語
在構建防制措施框架時,需根據病牛臨床癥狀、病理表現、細菌學診斷結果,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措施,在日常養(yǎng)殖過程中定期接種疫苗,做好養(yǎng)殖管理工作,以此促進牛布氏桿菌病發(fā)病率、死亡率的不斷降低。
參考文獻
[1]田進軍.牛布氏桿菌病的防控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2017,33(09):112.
[2]趙連奎.牛布氏桿菌病的防控措施[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13(04):50-51.
[3]林剛.牛布氏桿菌病的防制措施[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12(09):51.
[4]劉峰.牛布氏桿菌病及其防制措施[J].養(yǎng)殖技術顧問,2012(05):125.
[5]張繼先.羊牛布氏桿菌病監(jiān)測分析與防制措施[J].中國草食動物,1999(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