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琨
深圳的賴阿姨說:“從兩年前開始,我就渾身怕冷,體力極差,容易腹瀉,膝關節(jié)尤其怕冷,一年到頭,秋衣、秋褲、棉襖不離身。即便在最炎熱的夏季,我也覺得冷颼颼的,不敢吹空調、風扇,裹上薄棉襖才覺得好些。后來,朋友向我推薦一個進補的素食方:準備韭菜500克、粳米100克;韭菜洗凈后將白色莖部切段,備用;加入適量清水,以武火煮粳米10分鐘,隨后加入韭菜白,煮成粥,最后加入食鹽調味即可。堅持早晚食用,可溫補陽氣,改善怕冷癥狀。”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醫(yī)師朱曉峰表示,年逾古稀后,人體的陽氣漸衰。即使是炎熱的夏天,他也經(jīng)常會遇到像賴阿姨這樣怕冷,甚至穿厚衣服到醫(yī)院就診的患者,這大多與陽氣虛衰有關。
中醫(yī)認為,陽氣具有溫煦功能,對于健康至關重要。陽氣的盛衰與年齡關系密切,對于老年人而言,陽氣不足尤為多見,臨床常表現(xiàn)為畏寒怕冷、四肢不溫、面色蒼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脈沉微無力等。
就賴阿姨所說的素食方而言,韭菜又名“起陽草”,其性味辛、甘、溫,具有補氣溫陽、益肝健胃的作用,尤其適合體質虛寒、皮膚粗糙、便秘的人食用。粳米味甘、性平,具有養(yǎng)陰生津、除煩止渴、健脾胃、補中氣、固腸止瀉的功效。用粳米煮粥時,浮在面上的濃稠粥油具有補虛的功效,適宜體虛之人、久病初愈者、婦女產(chǎn)后、老年人等食用。兩者同用,能發(fā)揮補中益氣、溫陽健胃的功效,適合陽氣不足導致手腳冰冷者食用。
陽虛問題嚴重的老人,可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對癥服用益氣溫陽的中藥湯劑,加強調補陽氣的功效。另外,調整飲食結構、堅持運動、泡腳、穴位貼敷等方法都可以改善陽氣不足的情況。(摘自《新現(xiàn)代畫報·健康參考》2019年第9期 ? 圖/包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