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鏈大概是最早出現(xiàn)的首飾。最初出現(xiàn)在古代的歐洲,古希臘故事里記載著項鏈的來歷。當(dāng)時,馬其頓國王是一個歌迷,他最喜歡聽別人唱歌。有一次,一個身份低下的民間女歌手被召進宮里,為馬其頓國王演唱了一首名為《顆顆珍珠》的歌曲。馬其頓國王聽完后大喜,當(dāng)場賞給這位民間女歌手一大把的珍珠。因為珍珠太多,而且非常光滑,再加上女歌手的手非常纖柔,無法將那一把珍珠捧起來。這時,國王身旁的一位大臣靈機一動,叫人立即鉆眼并用麻線把珍珠穿成一大串,珍珠穿好后,馬其頓國王親自將這串珍珠戴在女歌手的脖子上。這就是項鏈的來歷。
項鏈?zhǔn)窃谇宄┠陱臍W洲傳到中國的。當(dāng)時,上海被辟開商埠,許多歐洲人蜂擁而至,并在上海定居。那時,在上海的歐洲人在舉行婚禮時多在基督教堂,新娘子除了必須要披白色的婚紗之外,還必須要戴珍珠項鏈。這種風(fēng)俗漸漸影響了中國人,戴項鏈的中國女人越來越多。當(dāng)時,《小說林》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名為《鴛鴦夢》的小說,這篇小說里有一段和項鏈有關(guān)的描寫:“新郎西裝革履,新娘紗服珠鏈。伉儷比肩而立,于《婚禮進行曲》樂聲中向四座頷首致謝。賓客內(nèi)一身著長袍馬褂之老者驚問其鄰座曰:‘新娘懸掛此佛珠,莫非遁入空門者流,又何能結(jié)為鸞儔乎?鄰座掩口而笑曰:‘君差矣!此乃新婦飾物,名項鏈者也。西洋習(xí)俗,咸以戴項鏈者為雍容華貴,國人競相效之?!?/p>
這里的“珠鏈”就是項鏈,把項鏈說成是佛珠,使項鏈又多了一種輕松幽默的色彩。
(文/宗述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