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雙
濟陰之賈人
濟陰之賈人,渡河而亡其舟,棲于浮苴(chá)之上,號焉。有漁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賈人急號曰:“吾乃濟陰之巨室也,能救我,予爾百金!”漁者載而升諸陸,則予十金。漁者曰:“向許百金,而今予十金,無乃不可乎!”賈人勃然作色曰:“若,漁者也,一日能獲幾何?而驟得十金,猶為不足乎?”漁者黯然而退。他日,賈人浮呂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漁者在焉。人曰:“盍救諸?”漁者曰:“是許金不酬者也?!绷⒍^之,遂沒。
(選自《郁離子》)
【故事大意】
濟陰有個商人,渡河時從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有一個漁夫用船去救他,(還)沒靠近,商人就急忙大喊道:“我是濟水一帶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給你一百兩金子!”漁夫(用船)搭載著他并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卻只給了他十兩金子。漁夫說:“當(dāng)初你答應(yīng)給我一百兩金子,可我把你救上來后只給十兩,恐怕不可以吧!”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個打魚的人,一天的收入能有多少?(你)突然間得到十兩還不滿足嗎?”漁夫失望地走了。后來有一天,這商人乘船順呂梁湖而下,船又觸到石頭沉沒,他再一次落水。正好原先救過他的那個漁夫也在那里。有人問漁夫:“你為什么不去救他呢?”漁夫說:“這是因為他是(一個)答應(yīng)給我錢卻沒有兌現(xiàn)的人?!睗O夫把船靠岸觀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掙扎,商人沉入水底淹死了。
【活用點撥】
人無信不立??鬃釉疲骸叭硕鵁o信,不知其可也”。約·克拉克說:“失去信用而賺的錢應(yīng)結(jié)算在損失里?!闭\信是一個人的為人之道,安身立命之本。文中的商人就沒有做到這一點,他是“濟陰之巨室”,卻許金不酬,出爾反爾,必失信于他人。當(dāng)他再次遇險時,無論他怎么承諾,漁夫都不會再聽,最終丟掉了寶貴的性命。
魏文侯期獵
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魏于是乎始強。
(選自《戰(zhàn)國策·卷二十二 魏策一》)
【故事大意】
魏文侯和管理山林的官員約定好去打獵。這天,(魏文侯和大臣們在宮中)喝酒喝得很開心,天下起了雨。魏文侯將要出去,大臣們說:“今天喝酒這么開心,天又下大雨,大王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說:“我和管理山林的人約好去打獵。雖然現(xiàn)在很快樂,難道我可以不遵守約定嗎?”于是他就出去了,親自來到管理山林的人那里取消了這次打獵的活動。魏國從此變得強大。
【活用點撥】
言而有信。魏文侯作為一國之君,他完全可以派人去告訴管理山林的官員取消打獵活動就可以,但是魏文侯卻執(zhí)意親自前往。在他看來,約定好的事情,是不能輕易違背的,哪怕有特殊情況,也應(yīng)該親自通知對方,以免讓人苦等,這是對別人的尊重。正如《呂氏春秋·貴信》中所強調(diào)的那樣,“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誰人不親?”凡事君主一定要誠信,誠信再誠信,什么人不來親附呢?王安石也說:“自古驅(qū)民在信誠,一語為重百金輕?!闭且驗槲何暮钛远行?,信義昭著,才贏得了民眾的信任,魏國才能變得強大。可見,言而有信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政治力量。
(作者系復(fù)旦大學(xué)第二附屬學(xué)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