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甲取
蘭陵王高長恭,是北齊著名將領(lǐng)。他出身高貴,是東魏大權(quán)臣、北齊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風流丞相高歡的孫子,北魏大將軍兼相國高澄的兒子,北齊開國大當家文宣帝高洋的侄子。但顯赫的出身,遠不足以成為他出名的最大理由。
據(jù)筆者看,蘭陵王之所以名垂青史,至少有三大關(guān)鍵性因素:
其一,人氣超高。蘭陵王是大型歌舞劇《蘭陵王入陣曲》的男主角,當時那部劇風靡全國,蘭陵王紅得一塌糊涂。放在當代,絕對是頂級流量明星。
其二,容貌俊美。一舉打入當時專為美男子設的男神排行榜《世說新語》“容止篇”前四名。《北齊書》《北史》均記載“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蘭陵忠武王碑》說他“風調(diào)開爽,器彩韶澈”,《舊唐書·音樂志》說他“才武而面美”, 《資治通鑒》也記載他“貌美而勇”。蘭陵王到底有多美?這是一個千古謎團,因為蘭陵王并沒有畫像流傳下來。
其三,打仗彪悍。蘭陵王經(jīng)常孤身跟敵人單挑,身經(jīng)百戰(zhàn),從無敗績,尤其是在邙山大戰(zhàn)中,他率領(lǐng)區(qū)區(qū)五百騎兵就打敗了北周。這可是實打?qū)嵉恼姹臼?!偶像的外表加上超強的實力,既是男神又是?zhàn)神,蘭陵王想不出名都難!如果當時有時尚雜志的話,蘭陵王必定會長期霸占各種雜志的封面。
但是作為一名武將,蘭陵王長得太過于偶像派,貌似有點尷尬。蘭陵王與敵軍作戰(zhàn)時,不僅起不到張飛“長坂橋上一聲吼,嚇破敵膽水倒流”的效果,還經(jīng)常引得敵人上來圍觀欣賞他的美貌。為了避免這種令人尷尬的喜劇效應,也為了證明自己是真正的實力派,以后每次沖鋒陷陣,蘭陵王都要先罩上猙獰可怕的面具,然后再跟敵人玩命。這一戴不要緊,不但成就了他戰(zhàn)場“必勝客”的威名,一不留神還為中華文明做出一大貢獻,其面具據(jù)考證是唐代歌舞戲乃至后世京劇臉譜的源流。
也許我們會認為蘭陵王這樣出身高貴,才華出眾的將領(lǐng),一定會在北齊大殺四方,建功立業(yè)吧,然而命運弄人。蘭陵王的叔父高洋去世后,經(jīng)過幾番風水輪轉(zhuǎn),北齊當政者輪到了安帝后主高緯,這主兒正事不干,壞事做絕,是歷史上有名的失道昏君。
北齊安帝武平四年(573年)的一天,高緯聽到壯懷激烈的《蘭陵王入陣曲》,心里止不住直冒酸水兒,你蘭陵王的人氣竟然比朕這個做老大的還要高,那不科學!于是,高緯找機會暗示蘭陵王:“那次邙山大戰(zhàn),可真是太危險了,萬一有個好歹,再后悔可就晚了!”意思是你風光也風光過了,不如見好就收,從部隊復員了吧!對于蘭陵王來說,領(lǐng)軍打仗都成家常便飯了,哪肯半途而廢?便隨口一句無心快語:“國事即家事?!备呔曇宦牱浅2凰?,這還了得!明明是朕自己家里的事,哪是你家里的事,要是你都把國事當成家事了,朕這堂堂國家一把手還混啥!高緯殺心頓起,當夜就派人給蘭陵王送去一杯毒酒。
一代頂級流量名將享年三十三歲,沒有戰(zhàn)死疆場,馬革裹尸,卻死在了政治斗爭中,“自古良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