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威”是指初次見面就有意為難別人,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威風(fēng)。最初“下馬威”指的是剛上任的新官無故懲處下級官員,借以確立自己的威信。所謂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說的就是這類情況。
“下馬威”一詞出自東漢班固的《漢書·敘傳》。書中記載了班固的伯祖父一次走馬上任的經(jīng)歷:班固的伯祖父班伯曾主動請纓到定襄擔(dān)任太守一職,那時定襄時局混亂,當(dāng)?shù)啬切┫矚g滋事的豪紳們對剛剛上任的班伯十分畏憚,行為收斂了許多。班固寫道: “畏其下車作威,吏民竦息?!边@里的下車并不是說從車上走下來,而是指官員剛到任。下車和下馬在古代都是剛到任的意思。因為下車、下馬意思差不多,所以“下車作威”就變成了“下馬威”。由于“下馬威”更為平民化和口語化,所以得以在民間流傳。
后來隨著詞義的發(fā)展, “下馬威”的含義從“剛上任的新官借懲處下屬樹立威信”演變成了“第一次見面就給對方臉色看”,或者“故意找麻煩,借此顯示自己威風(fēng),打擊對方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