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一
葉燦記不清這是第幾次向這個地址寄送快遞,他動作輕柔地將胸針放入錦盒,然后完成打包。9點左右的陽光,調(diào)皮地躍過雕花窗欞在木桌上起舞。
東西寄出后不久,方文儀提著工具箱進來了,葉燦眼疾手快地接過。他的殷勤逗得老人開懷:“今天來得倒是早。”
葉燦將燒開的水倒入茶壺,茶香繚繞而起,他似極為得意:“我還打掃了衛(wèi)生?!闭f著將茶杯遞給方文儀。他低頭查看箱子里的作品,是幾支栩栩如生的絨花發(fā)簪,如意圖案極為逼真。他無奈道:“都讓您別熬夜做東西了,身體最重要?!?/p>
“對方要得急,得趕在婚禮前完成,我不能耽誤了人家的正事?!狈轿膬x抿了口茶水,又問他,“繡球發(fā)飾寄走了嗎?”
葉燦點頭:“從昨天到今天,您都強調(diào)了不下5次,我記憶力好著呢。奶奶,這是什么客戶,您這樣上心?”
方文儀直笑:“還說自己記性好,那你怎么不記得這件事情?在你小的時候,有一位尹老先生帶著孫女來這旅行,路過我們店時,很喜歡這些絨花作品,就定下了12件作為生日禮物。交代我們每年寄出,直到女孩20歲,算起來今年是最后一個了?!?/p>
葉燦若有所思,奶奶的店這些年搬了新址,作品也在創(chuàng)新,價格更是與12年前有了顯著提高。這個約定,仍像夏至?xí)r節(jié)的蟬鳴一般,在每年7月初如期而至。然而關(guān)于這件事情的細枝末節(jié),他已經(jīng)無法從記憶中打撈出絲毫片段。
好在不久后,他就見到了故事中的那個主角。
葉燦初見尹舒桐是在7月下旬,放暑假的他照舊去文儀絨花坊幫忙,遠遠看見店門口前面蹲坐著一個女孩,背后是紅色行李箱。他以為是提前到來的顧客,迅速打開了店鋪。
尹舒桐進來之后,便被玻璃柜中的絨花飾品吸引。這些安靜的作品,沒有金銀珠寶的光彩奪目,也不似玉石那般自然靈動,但散發(fā)著溫婉古典的氣息。看到這些時,她心中已經(jīng)確定了七八分,便從包中拿出那個錦盒:“請問這個是店里的嗎?”
葉燦愣了半晌,猶疑地開口:“你是尹先生的孫女?”
她看著那朵含苞待放的淺藍色絨花發(fā)飾說道:“是我?!彪S后輕聲說道,“爺爺去年冬天去世了,我沒想到還會收到這個禮物?!?/p>
葉燦一時間找不到什么合適的話安慰她,忽然說道:“你不是想來退貨吧?”
尹舒桐笑出聲,連連擺手:“不是,我只是想來看看,每年都收到的禮物是怎么做出來的,也想當面說聲謝謝?!?/p>
葉燦這才放心地走到旁邊給方文儀打電話:“奶奶你快來,有人想感謝你。”
方文儀已無法將眼前落落大方的女孩,與記憶中那個躲在爺爺身后的羞怯小姑娘聯(lián)系在一起。但當她看著尹舒桐從行李箱中,逐一拿出其他11件作品時,過去的一點一滴瞬間浮現(xiàn)在眼前。顏色和大小相似的錦盒中,整齊地擺放著過去那些年她的作品?!暗谝患?yīng)該是個祥云圖案,你爺爺說圖個好兆頭,祝愿你一生吉祥如意?!?/p>
尹舒桐說:“我都記不清了,那時候年紀太小,只記得和爺爺來過南京?!?/p>
時間的腳步從未停歇,光陰流轉(zhuǎn)間這些永遠不會枯萎的花,成為了歲月最好的見證。
在絨花坊的那些日子,尹舒桐在葉燦的介紹下,對這項傳統(tǒng)工藝有了深入了解。絨花歷史悠久,早在唐朝就是宮廷貢品。它們顏色鮮艷,惟妙惟肖,同時寓意美好。戴于發(fā)間,別于耳際,都在不經(jīng)意間流淌著獨特的東方詩意美學(xué)。方文儀幼年便學(xué)習(xí)了這項技術(shù),后來因生計暫時擱置。近些年,因為人們生活水平和審美情趣的提升,絨花再次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中。她重拾技藝,成了為數(shù)不多的絨花傳承人。
尹舒桐對那些工藝嘖嘖稱奇,每一個精致的絨花作品,都需要經(jīng)過染色、制作銅絲、勾條等數(shù)十道工藝的細小打磨,可謂是極為繁復(fù)。她心細手巧,練習(xí)起來很快就摸到竅門,讓方文儀忍不住贊嘆。
不在店里的時間,葉燦就充當向?qū)?,帶她去南京的諸多景點。他們?nèi)ブ猩搅昕创髿馇f嚴的民國建筑,流連于玄武湖公園的優(yōu)美景色。也去小吃街搜羅美食,尹舒桐尤其愛軟糯的梅花糕,表皮酥脆,用青紅絲與紅棗點綴,極為清甜誘人。
這天在糕點坊外面排隊時,她看著手機上的資料驚訝不已:“原來《延禧攻略》里面富察皇后戴的頭飾也是絨花啊?!闭f著,她將屏幕遞過去。
葉燦看見后很開心:“這對推廣絨花有大幫助?!彼舆^店員遞來的糕點,笑道:“快趁熱吃吧?!?/p>
她笑意粲然:“吃一次少一次,我可要好好珍惜?!?/p>
在這喧囂的街市,他的心忽然安靜下來。葉燦終于開始面對,不管這段時間有多快樂與自由,她的假期仍會結(jié)束,會回到青島繼續(xù)大學(xué)課程。她來這里尋找絨花,是開始,其實也是告別。
回程時葉燦拉著她進了一家紀念品店,他選了兩張手繪明信片:“要不要寫一張寄給自己?”她滿是期待,拿起筆認真填寫,聽見他問道:“還是寄到家里的地址?”
尹舒桐點頭:“小區(qū)下面有信箱,不會漏掉。”葉燦聞言,鄭重其事地寫完一張,在尹舒桐不注意的時候,丟入店里的郵筒。
不久后,尹舒桐離開南京,于9月份開始大四課程。她讀設(shè)計專業(yè),研習(xí)的多是現(xiàn)代技術(shù),對傳統(tǒng)手藝了解甚少。尋訪絨花一行,讓她有了豐富的收獲。雖已離開,但她與葉燦仍保持著密切聯(lián)系。
元旦晚會時,尹舒桐參與了學(xué)院的服裝組工作。彩排時的漢服展示環(huán)節(jié),她向負責人提出嘗試絨花作為首飾的建議,對方看了一些成品圖后很感興趣。尹舒桐告訴葉燦后,兩人極為高興,方文儀支持他們年輕人的創(chuàng)新與傳承,愿意提供一些作品供晚會使用。
那日的盛會上,如意、丹頂鶴、孔雀、臘梅等絨花大放異彩,被學(xué)生演繹出青春美好。尹舒桐給葉燦視頻通話,看見他與方文儀都笑意盈盈。她忍不住感嘆:“絨花作品真的太驚艷了?!?/p>
葉燦在手機這端看著她的笑容,心中也雀躍起來。
絨花在元旦晚會上綻放光彩后,吸引了學(xué)校手工社團的人,很多人熱衷制作這種精致唯美的作品。尹舒桐介紹他們聯(lián)系葉燦,進行詳細學(xué)習(xí)。方文儀很高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關(guān)注這項工藝,對很多疑問都詳細解答。
寒假時,有學(xué)生專門過去學(xué)習(xí),葉燦打來電話問尹舒桐:“什么時候再來南京???要請你吃飯作為感謝?!?/p>
她有些遺憾:“過完年繼續(xù)實習(xí),接著要開始找工作了,這段時間應(yīng)該不會過去了?!?/p>
葉燦掩蓋住內(nèi)心的失落,說道:“那就祝你前程似錦?!?/p>
尹舒桐問:“你怎么打算的呢?”
“進入到金融公司上班,做一個朝九晚六的上班族吧?!比~燦說道。
兩個人都沉默下來,或許是意識到對于方文儀的絨花手藝傳承,都無法幫上任何忙。
初春4月,尹舒桐開始忙碌于實習(xí),時間被工作、交際、學(xué)習(xí)擠得密不透風。但她和葉燦的交流卻變得更多,他們談?wù)摴局邪l(fā)生的事情,也互相鼓勵對方去接受更多的挑戰(zhàn)。
城市生活迅疾倉促,偶爾有閑暇時間,尹舒桐想去體驗做手工,給自己一段閑暇,搜遍全城也無法找到一家合乎心意的絨花作坊。她向葉燦提到這件事情:“很多人想了解這項工藝,但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時候?!?/p>
“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的?!比~燦說道,他正在建立絨花手藝網(wǎng)絡(luò)平臺,計劃放上一些方文儀的制作視頻和精致作品,將絨花技藝傳遞給更多人。
尹舒桐連聲夸贊:“這樣太好了,不知道我有什么可以幫忙的地方?”
葉燦笑:“你先好好實習(xí),找到心儀的工作。”
半個多月后,葉燦在勞動節(jié)小長假前往青島旅行,并探望尹舒桐。潮落時分去趕海,能夠撿到紋路好看的貝殼。華燈初上時他們?nèi)蛏⒉剑泻zt在天際自由自在地飛翔。這海濱城市很美,與南京相比,有著不同的韻味。葉燦問她:“以后決定就留在這里嗎?”
“從小到大都在這里成長,應(yīng)該不會去外地?!?/p>
海風悠然吹來,四周是游客的談笑聲。葉燦鼓足勇氣說道:“那以后我來找你可以嗎?”
尹舒桐正在向小販購買冰糖葫蘆,旁邊是兒童的喊聲,她將山楂味的遞過去,滿是疑惑地問道:“你剛剛說什么?”
葉燦不好意思地接過來,撓撓頭:“沒什么。”
后來他們逛到棧橋附近的一家文創(chuàng)店,尹舒桐看上一個精致的茉莉金屬胸針,葉燦打算買下作為此行她招待自己的禮物。尹舒桐忙攔住他:“雖然很好看,但我想自己做一個,以后有機會了再說吧?!?h3>6
葉燦的青島之旅結(jié)束后不久,尹舒桐回到學(xué)校參加畢業(yè)答辯,也開始向一些公司和企業(yè)投簡歷,參加招聘會。她本科成績很好,實習(xí)簡歷也過硬,很快得到兩家很不錯公司的通知,告訴她畢業(yè)后可以過去上班。但尹舒桐始終未能決定下來,好在還有時間容她考慮。
等到7月,綠樹蔭濃,這是尹爺爺去世后的第一個初夏,距離老人在南京定下首個絨花作品,已經(jīng)過去了13載,最后一個已在去年收到。但尹舒桐沒料到,生日前一天,她收到了2份禮物。
那個絨花茉莉胸針實在稱不上美觀,與之前尹舒桐收到的相去甚遠。她給葉燦打去電話,未語先笑:“這是你自己做的?”
葉燦愣了半晌,不好意思地承認了:“奶奶教的,但名師不一定出高徒,我只能做成這樣了,你不要嫌棄。”
她笑:“理解你。”她向葉燦道謝,掛斷電話后,尹舒桐看著那張手繪明信片,上面是籠罩在白雪中的秦淮河,美如一場夢境,古都南京穿越回舊時金陵。
她猜想,這應(yīng)該是去年夏天他們在南京那家店,葉燦選擇了定期寄送的服務(wù),近一年之后的夏天,才抵達她的手中。
上面除了她的收貨地址,只有簡單一句話:等你冬天來看雪。
尹舒桐婉拒了那兩家公司的入職邀請,在得到家人的同意后,一畢業(yè)就收拾行李前往南京。她到達文儀絨花坊時正值午后,店鋪周圍靜悄悄的,只有蟬鳴間斷響起。
葉燦坐在電腦前剪輯拍攝的視頻,畫面里方文儀正在用剪刀把絨條修剪成想要的形狀,尹舒桐知道這叫做“勾條”。她敲敲柜臺,笑問:“怎么不招待顧客呢?”
葉燦轉(zhuǎn)頭,看見是她時,極為欣喜:“你怎么來了?”
“來看冬天的雪啊?!彼f。
南京這年的初雪,下在12月。尹舒桐心靈手巧,經(jīng)過半年的學(xué)習(xí),已經(jīng)能夠制作簡單的絨花作品,她創(chuàng)意諸多,得到了方文儀和其他不少人的欣賞。而葉燦在工作之余,完善了網(wǎng)絡(luò)平臺上的宣傳,他們盡自己力量,將這個自唐代時就已經(jīng)備受喜愛的傳統(tǒng)文藝,進行保護和傳承。
做了半輩子絨花的方文儀對他們說:“小手藝也能夠做成大事業(yè),這個時代給了年輕人更多選擇,希望你們把這項手藝傳下去?!?/p>
葉燦和尹舒桐相視一笑,很多話未多說已經(jīng)明了。尹爺爺對絨花的欣賞、方文儀待顧客的誠信,讓他們兩個后輩因一朵絨花邂逅。歲月匆匆間,這朵花始終盛開不敗,他們相信,更好的時代即將到來。中國的傳統(tǒng)手藝,會在更多年輕人手中煥發(fā)生機,有朝一日,所有美好終將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