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洪遠(yuǎn)
樓下鄰居喜滋滋地相告,對面公園里的梅花開了。我去公園,梅樹枝條有星星粒粒的花骨朵狀,大概是這一陣氣溫回升,這梅花就迫不及待地亮相了。心動不如行動,況且是我喜好的梅花。不是有識者言,冬末春初的時節(jié),賞梅展是最佳的選擇。
起個早,本以為可以捷足先登,哪曉得在梅林里早已有心急的游客領(lǐng)先了一步。清冽的空氣里,細(xì)若游絲的一縷縷清幽幽的香氣迎面而來,吹拂得人神清氣爽。不遠(yuǎn)處左前方有一大片梅林里黃澄澄的小花開得正艷,那精氣神十足的范兒,是不能不讓人精神為之一振的。
想起年輕時背誦過古人的詩句: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dú)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愛花是人的天性,何況是人見人愛的梅花。
輕輕地移步上前,我走近它,仔細(xì)端詳它的模樣。它的外層花瓣像極一個個蜂蠟制成的小小鈴鐺,倒垂著,一片片細(xì)薄的花瓣黃得那般純凈,那般透明,不夾雜一絲混濁,在百花凋零的時節(jié)與清寒相伴隨。
想想也是感慨,在這冬寒時段,猛地亮出一片片生機(jī)盎然,英姿勃發(fā)的花枝俏,怪不得會吸引那么多近悅遠(yuǎn)來的腳步。不少游園客駐足在梅樹下貪婪地呼吸著浮動的暗香,紛紛端起相機(jī)攝下這冬日的美境,怪不得古往今來,很多仁人志士大都愿意以梅花為友,以梅花自勵,畫梅詠梅以明志。因?yàn)樗菆蟠旱氖拐?,它是凌寒不畏的仙子。那場景至今想來還是歷歷在目。
我感覺很好地指著一叢叢吐露清香的梅樹告訴家人,這就是臘梅嘛??杉胰酥钢窐湎碌奶崾九萍m正道,是蠟梅。定睛一看,可不,是蠟梅!且有一段文字就兩者的花色、花期,樹冠形狀、葉片和香味作了說明。怎么著,我又犯了自以為是的老毛病!有趣的是:旁邊的幾個游客也不由叫出聲來。
回到海濱小城后,我將在植物園所見所聞,以及對梅樹下的提示牌褒揚(yáng)了一番,寫成《蠟梅花開清香來》的小文投寄給某報,我沒有想到,文章很快在報上刊登了,我更沒有料到,素昧平生的編輯還來電相告此文在讀者中引起了反響,有的讀者除了對提示牌首肯外,還對我這篇習(xí)作拾遺補(bǔ)缺。有的讀者來信告,因?yàn)橄灻反蠖鄷谂D月開,誤變成了臘梅;也有的讀者引經(jīng)據(jù)典,蠟梅以前一直是蟲字旁,古代文獻(xiàn)上都有記載。蠟梅大多是冬天綻放的,而梅花大多是春天開云云。呵呵,這好比家鴨和野鴨都是鴨,但此鴨不是彼鴨一樣,這對缺少知識缺少學(xué)問的我,很是受益。
臘梅為臘梅科臘梅屬,而梅花則為薔薇科李屬,兩者既不同科也不同屬,只因兩者都有一個“梅”字,都是先開花后長葉,又都具有芳香氣,且都為冬春季開花,所以不少人常常誤認(rèn)為是同種。蠟梅花以蠟黃為主,而梅花則有白、粉、深紅、紫紅等色。從花期來看,一般蠟梅在農(nóng)歷臘月開放,比梅花要早約2個月。香味不同:蠟梅是清香,香味較濃;而梅花是暗香,香味較淡。
一晃一過了5年多,但那情那景還是記憶猶新。有道是生活處處有學(xué)問,我想自作多情地續(xù)補(bǔ)一句,處處留心皆學(xu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