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文物局
水磨溝巖畫位于阿拉善左旗新木仁高勒境內,距巴彥浩特鎮(zhèn)約15 公里,面積近6 萬平方米(圖一)。遺址分布在賀蘭山西麓經洪水沖積形成的洪積扇上,地勢由南向北逐漸升高。地表巖石多為青黑色花崗巖,巖畫圖案刻在經常年日曬氧化形成的黑色包漿上,地表植被為針茅、菱菱菜、冷蒿、竹篙、百里香、刺豆、刺旋花、狗娃草、石蔥、點地梅等①。
圖一 水磨溝巖畫遺址地理位置圖
從賀蘭山沖擊而下的洪水經水磨溝,將該區(qū)域巖畫分為南、北兩個區(qū)域,經調查共發(fā)現(xiàn)298 幅(組)巖畫,因S314 公路貫穿該區(qū)域,為便于記錄,將其分為A、B、C、D 四個分區(qū)(圖一)。A 區(qū)為水磨溝林管站瞭望塔以南,洪水溝以北的區(qū)域,調查發(fā)現(xiàn)巖畫86 幅;B 區(qū)為洪水溝以南兩公里的區(qū)域,調查發(fā)現(xiàn)巖畫42 幅;C 區(qū)為S314 公路以西,洪水溝以北,南北距離約500米的區(qū)域,調查發(fā)現(xiàn)巖畫33幅;D 區(qū)位于S314 公路以西,洪水溝以南的區(qū)域,調查發(fā)現(xiàn)巖畫137 幅,共計298 幅。
表一 水磨溝巖畫分區(qū)及母題分類
根據(jù)巖畫題材內容,按蓋山林先生的分類可分為自然類、生產類、交通類、生活類、生育類、文藝類等母題②,具體信息如表所示(表一)。
為便于建檔管理,工作人員對水磨溝巖畫進行了編碼,現(xiàn)以資料建檔編碼為序號對分區(qū)內具有代表性的巖畫加以介紹和解析。
根據(jù)畫面內容和題材母題分類,可分為八組圖像:
第一組:羊
以“羊”為題材的圖像在水磨溝巖畫中分布廣泛且數(shù)量最多,有單獨存在的,也有與人物、騎者、小凹穴、符號和其他動物共同存于一副畫面中的,生動地體現(xiàn)了放牧馴化、狩獵圍捕、生殖崇拜等場景??杀孀R的種類有:A 區(qū)45 號北山羊(圖二,1)、D區(qū)89 號盤羊(圖二,2)、F 區(qū)94 號羚羊(圖二,3)和C 區(qū)16 號巖羊(圖二,4)。
第二組:馬
馬的刻制方法有陰刻和陽刻兩種。D 區(qū)75 號馬腿相連(圖三,1);D 區(qū)84 號用線條勾勒而成(圖三,2),呈奔跑狀;D 區(qū)105 號馬揚尾低首,背飾有馬鞍,馬蹄系有馬絆(圖三,3);D 區(qū)1 號馬嘴張開,雙耳直立,尾巴平直(圖三,4);D 區(qū)42 號為對馬(圖三,5)。
第三組:鹿
D 區(qū)128 號為駝鹿(圖四,1),大角延伸至背部,分叉向后彎曲,鳥頭鹿身,四肢彎曲;D 區(qū)129 號鹿角呈樹狀延長到身后,喙嘴,線條勾勒刻畫而成(圖四,2);D 區(qū)61 號鹿角造型夸張,喙嘴,陰刻(圖四,3);D 區(qū)106 號鹿角呈樹狀且造型夸張(圖四,4);B 區(qū)26 號鹿角呈扇形(圖四,5);A 區(qū)43 號為圖案化的鹿角,畫面左右基本對稱(圖四,6)。
圖二 羊題材巖畫
圖三 馬題材巖畫
第四組:虎
D 區(qū)15 號虎的身體采用“〈〈〈”圖案裝飾(圖五,1),尾巴粗大且下垂,正張開大口,欲吃面前的北山羊;D 區(qū)32 號兇猛異常,全身布滿“〉〉〉”和圓圈圖案裝飾,后肢飾有螺旋紋,尾巴下垂且卷起(圖五,2);D 區(qū)82 號為圖案化的虎,尾巴豎直,欲向前撲咬,采用陰刻手法(圖五,3)。
第五組:駱駝
A 區(qū)30 號駝峰高聳,尾巴卷起,四肢彎屈,呈行走狀(圖六,1);C 區(qū)10 號尾巴揚起、駝峰豐滿,呈昂首站立狀(圖六,2);D 區(qū)98 號駝峰隆起,后肢彎曲(圖六,3);D 區(qū)109 號駝峰高聳,造形夸張,駝峰中間有“十”字形圖案,呈站立狀(圖六,4)。
第六組:狼、蛇、飛鳥
C 區(qū)1 號為狼,尾巴平直,耳朵短小,前肢短后肢長(圖七,1);D 區(qū)79 號為上下排列著兩條蜿蜒曲折的蛇(圖七,2);D 區(qū)6 號為展翅飛翔的鷹,陰刻(圖七,3)。
圖四 鹿題材巖畫
圖五 虎題材巖畫
圖六 駱駝題材巖畫
圖七 狼、蛇、飛鳥題材巖畫
圖八 放牧、狩獵題材巖畫 (D 區(qū)115 號)
圖九 車輛、騎者題材巖畫
圖一○ 人物、格斗題材巖畫
放牧、狩獵:D 區(qū)115 號畫面左側騎者正在放牧,右側下方的獵人手執(zhí)弓箭對準北山羊準備射箭,畫面存在打破關系(圖八)。
車輛、騎者:A 區(qū)1 號為對稱的雙馬,平面刻畫,單轅單橫,雙軛,方輿,單軸雙輪式,車輪有輻條,畫面中有打破關系(圖九,1);B 區(qū)22 號騎者帶有頭飾,雙臂舉起放于胸前,手掌四趾分開,馬匹呈站立狀,垂尾,刻畫較為細膩(圖九,2)。
人物、格斗:D 區(qū)124 號人物呈站立狀,雙臂自然下垂在身體兩側,從體態(tài)判斷為女性(圖一〇,1);D 區(qū)131 號兩名武士相對而立,手執(zhí)大弓,對準對方,其中右側武士雙腳岔開,手臂彎屈(圖一〇,2)。
小凹穴:A 區(qū)46 號巖石表面,在不同的側面刻有7 個小凹穴,其中兩兩相鄰或三個相鄰。直徑在1.5cm-2cm 之間(圖一一)。
圖一一 生育類題材巖畫(A 區(qū)46 號)
圖一二 舞者題材巖畫(D 區(qū)80 號)
圖一三 蹄印題材巖畫 (A 區(qū)29 號)
圖一四 天體題材巖畫 (A 區(qū)22 號)
圖一五 符號類題材巖畫
舞者:D 區(qū)80 號上方舞者,雙臂張開,呈下蹲式,有尾飾;下方圖案為兩個蛙形人舞者,具有生殖崇拜意味,畫面存在打破關系(圖一二)。
蹄?。篈 區(qū)29 號畫面圖案為陰刻,上部為蹄印;下方為人面像;左側為一拉長“X”形符號;人面像下方從左往右有三個相連的蹄印,右下為蹄印,左下陰刻圓圈(圖一三)。
天體:A 區(qū)22 號畫面下方排列兩行凹陷圓點,上方圓點不規(guī)則分布;左下方動物呈“卄”形狀,存在打破關系,其余圖案無法辨認,磨刻制作而成(圖一四)。
符號:C 區(qū)2 號四個圓圈呈“十”字形排列并有線條相連,其中豎向排列的圓圈相鄰,橫向排列的圓圈相鄰較遠,圓圈中間皆有圓點與線相連(圖一五,1);D 區(qū)77 號圖案下半部分系圖案化的馬,上半部分為巫師形象,雙臂張開且下垂(圖一五,2)。
圖一六 其他遺跡照片
水磨溝的沖積扇上不僅分布著巖畫,還有不少石圍(圖一六,3)和石墻(圖一六,1),它們分布于公路兩旁的沖積扇上。B 區(qū)1 號陷阱巖畫和2號人面像巖畫(圖一六,4、5),就刻在組成B 區(qū)石墻的巖石上(圖一六,2)。石墻由單排或雙排巖石堆砌而成,都由東向西綿延分布,距離最長的為500 余米。石圍大多分布在道路西側,石圍直徑在6米至10 米之間,堆砌方法與石墻一致,有明顯的留門痕跡,個別也刻有巖畫,題材風格與B 區(qū)1 號相近。此外距水磨溝巖畫東側2.2 公里處,就是漢代烽燧水磨溝烽火臺。
水磨溝巖畫中以羊、馬、鹿、虎、犬、駱駝、蛇、飛鳥野生動物為主體,既體現(xiàn)了賀蘭山西麓生物資源的多樣性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對當時游牧活動的適宜性,也反映了早期游牧活動對野生動物資源的高度依賴性。
巖畫中的鹿紋從寫實性向象征性進化的過程中,鹿角和鹿嘴是鹿形象變化的核心特征。鹿角變化樣式繁多,造型多以規(guī)律性線條形成有節(jié)奏的樣式,但始終遵循以“大”為美的理念,這符合原始社會“豐實”與“收獲”的審美觀念。鹿紋圖案不僅有造形夸張的大角,許多鹿的形象都有鳥頭喙嘴的特征。鳥善飛翔,鹿善奔跑,原始先民把這些人力范圍之外的特征視為超凡的神力,鹿的形象已不再是現(xiàn)實意義的動物形象,而是內涵深遠的精神化的象征③。
虎在北方巖畫系統(tǒng)中是具有崇拜意味的動物造形,也是草原游牧民族中比較重要的文化元素。水磨溝巖畫中的虎口被夸張化,顯得異常兇猛威武,身體多見“〈〈〈”造形裝飾,這種畫法是巖畫作者力求深入內部實質,似乎想把人和野獸撥開,揭示其內臟并表現(xiàn)出來,在貝加爾湖查干扎巴湖灣的鹿以及安加拉下游的人形巖畫,也能見到類似的風格。
車輛巖畫是世界巖畫中的一種重要題材,是人類早期交通狀況的直接反應。目前,在阿拉善地區(qū)已發(fā)現(xiàn)的車輛巖畫可分為無挽畜車輛巖畫和對稱性車輛巖畫④,相關題材的車輪巖畫分布于巴丹吉林沙漠地區(qū)。
圖一七 車輛及相關題材巖畫
圖一八 巫術崇拜題材巖畫 (D 區(qū)7 號)
在阿拉善左旗宗別立鎮(zhèn)星光車輛題材巖畫屬于無挽畜風格類型,圖案有車輪、車輿(方形)和車轅,車輪未見明顯輻條,畫面鑿刻而成(圖一七,1)。車輛的發(fā)展是經過簡單到復雜的過程,無挽畜車輛巖畫發(fā)展至一定程度后,車輛的輻條逐漸增加,由原來單一的車架逐漸演變成挽畜的車輛,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挽畜的數(shù)量也逐漸增加。水磨溝A 區(qū)1號巖畫中的車輛巖畫與星光巖畫相比,最明顯的不同是出現(xiàn)了挽畜且為雙馬,圖案為平面形成對稱性的風格,此種類型的車輛巖畫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藝術中比較常見的類型風格(圖一七,2)。
巴丹吉林沙漠巖畫中,在曼德拉山之西的蘇更呼都格、孟根布拉格蘇木和周邊巖畫,發(fā)現(xiàn)3 幅車輪巖畫題材(圖一七,3)。車輪巖畫通常與騎者、馬共同出現(xiàn),個別只表現(xiàn)車輪,實際也表示為車輛⑤。
1. 印記崇拜?!妒酚洝ぶ鼙炯o》:“姜嫄出野,見巨人跡,心漸然悅,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居期而生子?!边@是史書將足跡與生育聯(lián)系在一起印證。北方游牧民族一個最顯著的特點是人類和動物之間的關系處于非常特殊的狀態(tài)之中,既受動物威脅,又依賴動物生存,在原始宗教中,先民崇拜的最早神靈是動物。再則,牧民可以憑借蹄印尋找牲畜,在巖石上鑿刻動物蹄印最初的目的是一種標志或指示動物的存在或走向。
2. 巫術崇拜。在眾多的人物形象巖畫中,有一種奇特的人物形象。如水磨溝巖畫D 區(qū)7 號,畫面中的巫師呈下蹲狀,有尾飾,頭部上方圖案似靈魂出竅(圖一八)。從形象上看,有意故弄玄虛,以顯示其有超人的本領,似有通天地和鬼神的能力,應是部落中其他人眼中具有溝通神靈的特殊人物,具有強烈的崇拜意味。
3. 神格崇拜。水磨溝巖畫D 區(qū)126 號,畫面布滿圖案化的飛鳥,方形神格面具眼睛、鼻、嘴齊全,周圍刻有小凹穴,采用磨刻制作(圖一九)。從形象上看肅穆莊重,頗有神秘色彩,畫面中人面像、飛鳥、動物和小凹穴多種元素聚集在一起,面具有與飛鳥混合的特征,且周圍布滿表示星空的小凹穴。綜合以上因素,可判斷此圖像是先民崇信天神的面具,為原始宗教崇拜的重要內容,畫面中奇異符號也是先民信仰的神祇。
圖一九 神格崇拜題材巖畫
圖二〇 蛙形人題材巖畫
4. 動物崇拜。首先以動物為題材的巖畫數(shù)量占絕大多數(shù),尤其對于北方巖畫來說,讓人不得不與動物崇拜聯(lián)系起來。其次在獵人或騎者與動物共同存在的畫面中,動物體形往往較大,并且處于突出位置。其三作者特意賦予動物以非凡的本領。例如之前提到的給鹿加以喙嘴和大角,故動物崇拜在水磨溝巖畫中得以充分體現(xiàn)。
水磨溝巖畫大部分符號意義比較明確,如圓圈或者十字符號表示太陽,蹄印具有生殖崇拜的意味,有些由抽象線條組成的不明其意的符號,就需要參考其他地區(qū)巖畫中相似的圖案進行解讀和研究。本部分所討論的是指狹義上的巖畫符號,也就是由抽象、變形、圖案化后所形成的符號。
如C 區(qū)19 號,整體形狀類似雪花,五個分支頂端都有三岔分枝(圖二〇,1)。D 區(qū)67 號畫面形象與其相似,根據(jù)圖像造型和特點,將其歸納為蛙形人圖案化符號(圖二〇,2)。首先“蛙形人”巖畫具有豐富的肢體動作,辨識度很高,往往呈現(xiàn)出蹲踞式、半蹲式或者雙腿張開的動作,同時雙臂往往上舉,或低垂大地,在特殊情況下有些人物還會出現(xiàn)“雙盤打坐”或者跪姿。人物正面呈對稱型。其次蛙形人的刻畫線條比較簡單,身體及四肢都用簡單的線條刻畫完成,表現(xiàn)得十分簡單有力。最后蛙形人巖畫的手指腳趾全部大力張開,呈現(xiàn)出三只腳趾和三只手指⑥。除此之外,還有表現(xiàn)更加形象的蛙形人圖案與其相似(圖二〇,3-6),手掌皆用力張開,呈對稱形狀,且肢體動作豐富。
水磨溝巖畫具有鮮明北方游牧民族風格,其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意味著巖畫中單獨的或成組的某種不變的形式,有時可以是不變的題材、主題和表達方式等。每一種風格都是某個文化期所產生的,反過來,在特定的文化類型或文化期內,也可以是一種風格或某種風格的特定范圍。所以,巖畫的藝術風格可以單獨作為探討任何藝術作品的起源、年代、地區(qū)的重要依據(jù)⑦。
圖二一 史前時期巖畫題材
圖二二 匈奴時期巖畫題材 (D 區(qū)42 號)
第一期為史前時期(距今10000 年至3000 年),包括新石器時代早、中、晚各個時期。水磨溝巖畫C 區(qū)13 號中的十字、圓圈符號(圖二一,1),與甘肅、青海地區(qū)新石器時代彩陶圖案中某些幾何形母題較相似。能夠證明年代的還有大角鹿的圖像,該鹿出現(xiàn)在更新世早期(距今100 萬年前),到更新世晚期(距今10000 年)就已滅絕。C 區(qū)18 號的圖案為符號化的面具,三個圓圈呈“品”字形排列,陰刻(圖二一,2)。該題材也是一個比較古老的文化現(xiàn)象之一,其時代上限約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下限可以到元代蒙古人在草原駐牧的時期,但其鼎盛年代應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
第二期為匈奴時期。此時期的巖畫,大量采用動物題材,通過藝術風格分析與已知年代的鄂爾多斯青銅藝術品的題材極其相似,所組成的圖案通常為對馬、對羊或對鹿。如水磨溝巖畫D 區(qū)42 號,兩匹馬面對面,表現(xiàn)出動物之間的關系,是匈奴時期的作者常用的構圖(圖二二)。又如骨架風格的動物巖畫,在刻畫動物或人物軀干時,是由骨骼來表現(xiàn)的,如圖五中虎的刻畫。綜合上述觀點,說明該時期的動物巖畫藝術風格已由具象的自然描述向程式化和裝飾化的風格發(fā)展。
圖二三 突厥時期巖畫題材 (D 區(qū)105 號)
第三期為突厥時期。北朝至唐代的巖畫圖案中,值得關注的是帶鞍具的馬和騎者題材的巖畫,從鞍具的有無及形狀,大致可以斷定其時代。如水磨溝巖畫D 區(qū)105 號圖案中的馬背有明顯凸起,可以確定系馬鞍(圖二三)。馬鞍在我國起源較晚,在中原地區(qū)約在春秋時期才有了鞍的雛形,西周《守宮盤銘》中將馬與“毳布”連舉,毳布即指“馬衣”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馬鞍的作用。到戰(zhàn)國末年,從秦俑坑騎兵俑和咸陽楊家灣西漢早期騎俑所使用的鞍墊,開始了從沒馬鞍到使用馬鞍的過渡階段。馬鞍的發(fā)展經過晉代改進和演變,到北魏晚期形制最終得到確立,因此可以說有馬鞍的巖畫其時代約在晉代至唐代。
水磨溝巖畫是阿拉善盟文物局最新的調查成果,它的發(fā)現(xiàn)再次彌補了賀蘭山西麓、南北巖畫群中間的缺環(huán),與賀蘭山東麓巖畫和相呼應,為我們研究完整意義上的賀蘭山巖畫奠定了基礎,它反映了阿拉善地區(qū)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牧獵生產、生活及文化活動,其題材和母題與之前發(fā)現(xiàn)的其他阿拉善巖畫尤其是哈拉烏溝口巖畫,在表達的意義、方式、風格、題材方面一脈相承,是我們了解阿拉善地區(qū)古代先民的思想、宗教信仰、審美、經濟生活、民族遷移、交通道路等方面內容的重要實證資料。
調查:景學義、肖福明、胡 楊、楊 峰、趙呈祥
制圖:楊 峰、趙悅
攝影:楊 峰
執(zhí)筆:楊 峰
注 釋
①孫建軍、景學義:《巴彥浩特巖畫》,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年。
②蓋山林、蓋志浩:《內蒙古巖畫的文化解讀》,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 年。
③隋立明:《原始巖畫鹿紋的象征語意》,《四川戲劇》2019 年9 期。
④王永軍:《一帶一路背景下玉樹通天河流域車輛巖畫研究》,《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 年4 期。
⑤蓋山林:《中國巖畫學》,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 年。
⑥范萌檬:《賀蘭山蛙形人巖畫研究》,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 年。
⑦陳兆復:《中國巖畫發(fā)現(xiàn)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