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學富
1977年初,在周恩來總理逝世一周年之際,人們以各種方式悼念周恩來總理,各類飽含深情、感人肺腑的詩篇見諸于報端。1月7日,《北京日報》 首發(fā)作家、詩人柯巖的抒情詩《周總理,你在哪里》;1月8日,《人民日報》 又全文發(fā)表此詩,在全國讀者中引起了共鳴。
柯巖是一位風格顯著、成就突出的兒童劇作家和詩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因受到錯誤批判而被關(guān)進“牛棚”,創(chuàng)作被迫中斷。后來,柯巖雖不再被關(guān)押,但仍未徹底平反。
1976年1月9日清晨,她習慣性地打開收音機,突然播出的哀樂聲使她心里一陣緊張,當聽到播音員以低沉悲痛的聲音播出周恩來總理逝世的訃告時,她頓覺天旋地轉(zhuǎn),一邊大聲痛哭,一邊高聲大喊:“這不是真的,不可能??!”她站起來就往北京醫(yī)院跑,警衛(wèi)攔著不讓進,她又往單位跑,可是上邊不讓單位設靈堂。這時,她看到協(xié)和醫(yī)院有個靈堂,人流一撥撥地進去,就跟著進去,出來再進去,茫然地看著周總理的遺像,一遍又一遍地三鞠躬,一遍又一遍地流淚哭泣。連著幾天,她茶飯不思,徹夜難眠,天天往天安門跑,呆呆地站在天安門廣場上,注視著人民英雄紀念碑。但是,“四人幫”等人不顧人民群眾的無限悲痛,以簡化治喪禮儀為名,作出種種規(guī)定壓制和阻撓人民群眾的悼念活動。
人民群眾的憤怒終于爆發(fā)了。清明節(jié)前后,北京市上百萬群眾自發(fā)地聚集于天安門廣場,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獻花籃、送花圈、貼傳單、作詩詞,悼念周總理,聲討“四人幫”。“欲悲聞鬼叫,我哭豺狼笑。灑淚祭雄杰,揚眉劍出鞘?!币皇资自姵趥黜?。那時天天到天安門廣場參加悼念活動的柯巖看到了一股正義的力量,看到了燃燒的悲哀和憤怒,她的滿腔熱血也已沸騰。可是,悼念周總理的天安門事件被定性為反革命事件。4月4日晚上,天安門廣場的花圈和標語開始被清理,許多堅持在廣場參加悼念活動的群眾被帶走??聨r義憤填膺,決心要寫一首能充分表達自己感情的詩,傾訴人民群眾的心聲。她轉(zhuǎn)身跑回家,拿起擱置了整整10年的筆。
柯巖一邊流著淚,一邊在稿紙上寫,下筆千言,寫了很多很長,可是寫著寫著她停下來了。周總理是一座歷史豐碑,一生的豐功偉績從何寫起?是寫中國共產(chǎn)黨的軍事史,還是寫新中國外交斗爭史?周總理是國家領(lǐng)導人,又是執(zhí)行者;是宣傳家,又是實干家;是理財者,又是建設者……她輾轉(zhuǎn)反側(cè),夜不能寐,反復地思索著。她后來回憶說:“那時我為我無法寫好這首詩曾撕碎了多少稿紙,又是多么痛苦??!有幸的是我在天安門這場驚心動魄的斗爭中是和人民站在一起的,不但心心相印,血脈相通,而且同仇敵愾,步調(diào)一致。所以我就從人民中得到了極大的教育和鼓舞。我在更深一步印證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及更深地懂得了領(lǐng)袖和人民血肉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及感情之后,選擇了拋開堆砌總理豐功偉績的追頌排比,也排遣了個人感情的絕望和悲哀,而著眼于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我們最可敬愛人民的沖天悲憤。”
有了準確的定位和清晰的思路后,柯巖重新開始了創(chuàng)作。在寫作中,“那些大娘手挽裝著祭品的竹籃,成群結(jié)隊或由兒孫攙扶,她們不斷地用手拍著人民英雄紀念碑,哀哀哭著,念念叨叨地反復向總理哭訴”的場景一次又一次地映入她的腦海,強烈地震撼著她的心靈,讓她思路大開,力量倍增。此時此刻,老家農(nóng)村哭靈的景象浮現(xiàn)在眼前:一位農(nóng)村大娘悲痛欲絕地拍打著棺材,如泣如訴,十分哀婉,好像死者沒有離去,就在眼前,訴說著家常。柯巖決定采用農(nóng)村群眾對至親去世時哭訴心曲的形式來寫這首詩,只有如此,才能表現(xiàn)那段歷史,才能與人民的感情合拍,為人民大眾所接受??聨r就感覺天地同悲,山河欲哭,她沉痛而低徊地泣訴:周總理,我們的好總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們想念你……
柯巖的文思瞬間打開閘門,一瀉千里,對著高山喊、大地喊、森林喊、大海喊,表現(xiàn)出了天地肅立、山海嗚咽的情境,以天南地北周總理留下的足跡和一個個鮮活的細節(jié)描寫了周總理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用“他剛離去,他剛離去”的重疊句式,一語雙關(guān),既描寫了周總理忙碌的身影,表現(xiàn)了周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也描寫了人民群眾對周總理去世那種撕心裂肺、悲痛欲絕的濃厚感情,表現(xiàn)了人民群眾對周總理的深情回憶和緬懷。用“在這里,在一起”的語句,表現(xiàn)了周總理與天地日月同在,與高山大海同在,與人民群眾同在,永遠活在人民的心里,《周總理,你在哪里》 最終成稿。全詩正文如下:
周總理,我們的好總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們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們對著高山喊:
周總理———
山谷回音:
“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革命征途千萬里,
他大步前進不停息。”
我們對著大地喊:
周總理———
大地轟鳴:
“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你不見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還閃著他辛勤的汗滴……”
我們對著森林喊:
周總理———
松濤陣陣:
“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宿營地上篝火紅呵,
伐木工人正在回憶他親切的笑語。”
我們對著大海喊:
周總理———
海浪聲聲:
“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你不見海防戰(zhàn)士身上,
他親手給披的大衣……”
我們找遍整個世界,
呵,總理,
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個地方,
遼闊大地
到處是你深深的足跡。
我們回到祖國的心臟,
我們在天安門前深情地呼喚:
周—總—理—
廣場回答:
“呵,輕些呵,輕些,
他正在中南海接見外賓,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會議……”
總理呵,我們的好總理!
你就在這里呵,就在這里。
———在這里,在這里,
在這里……
你永遠和我們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你永遠居住在太陽升起的地方,
你永遠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呵,想念你
想念你……
這首感情真摯的抒情詩寫成時,由于“文化大革命”尚未結(jié)束,沒能公開發(fā)表,只能在柯巖的朋友之間手抄流傳。1976年10月,黨中央一舉粉碎“四人幫”,舉國歡慶,萬民相告。中國青年藝術(shù)劇院為慶祝這個偉大的勝利,舉辦了一場大型晚會“英雄的十月”,以集體朗誦的形式,將《周總理,你在哪里》 首次吟誦于舞臺。這首詩在《北京日報》 《人民日報》 相繼發(fā)表后,在讀者中引起熱烈反響,一些讀者紛紛給柯巖來信,有祝賀稱贊的,有探討詩詞的,也有提出疑問的,柯巖總是抽出時間耐心地給熱情的讀者回信解答。有許多讀者問:“為什么對總理稱呼‘你而不用‘您,是你疏忽,還是有意為之?”柯巖是這樣回答的:“我是有意這樣做的,中國南方人口語時不習慣用‘您,對長輩及尊敬的人也是以‘你相稱,用‘您時不是對生人就是感覺疏遠或有所畏懼,而這首詩既然是采取口語的方式,為涵蓋面更廣,不是一接觸先在感情上有隔閡,則用‘你更親近些,不存在不敬的問題?!?/p>
后來,這首詩又在《人民中國》 《中國文學》 英、法文版予以發(fā)表,先后被收入多種悼念周總理的詩選,并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首播,全國大部分電臺轉(zhuǎn)播。1979年2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印刷出版了柯巖的專題詩集《周總理,你在哪里》,一時洛陽紙貴,兩個月后又印第二版,累計印數(shù)達14萬冊,這在當年創(chuàng)下了個人詩集印數(shù)最高的紀錄。20世紀80年代,《周總理,你在哪里》 一詩又被選入統(tǒng)編教材。40多年來,這首詩被億萬人誦讀,感動、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責編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