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成寬 張爽
1月7日,在赴張家口參加2020年新聞戰(zhàn)線“新春走基層”活動啟動儀式的高鐵上,國鐵集團發(fā)展和改革部專員、扶貧辦專職副主任韓樹青聲情并茂地給記者講了一個又一個鐵路扶貧的小故事。
穿行在大涼山的扶貧列車、改變了興縣群眾出行老習慣的“蔡家崖”號、載著南疆群眾“趕巴扎”的慢火車……雖然車窗外白雪皚皚、寒風凜冽,但大家的熱情都被扶貧列車的故事鼓動了起來。
5633/34次列車是穿行在大小涼山的成昆鐵路慢火車,客流95%以上為彝族旅客,是當地彝族老鄉(xiāng)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彝族群眾通過此趟列車探親訪友、趕集務工,有的背著背簍到縣城市集販賣自家種的農產品,有的趕著豬、羊等大型家畜上車販賣。
“豬、羊都上車,列車員不嫌臟嗎?”有人小聲嘀咕了一句。韓樹青沒有被打斷,他又講了一個列車長的故事。今年44歲的阿西阿呷,出生、成長在鐵路旁,是5634次慢火車的彝族列車長,已在慢火車上堅守了23年,人和牲口同車,她早已習慣。列車如同一座流動的村莊,阿西阿呷就像一位走家串戶的村干部,堅守著“以慢為快、服務鄉(xiāng)親”的初心,是彝族群眾眼里最美的索瑪花。阿西阿呷說,無論時代進程多快、高鐵速度多快,她的生命都已經與慢火車融為一體,因為慢火車已經成了彝族群眾實現求學、致富的希望和夢想。
呂梁山腹地的蔡家崖村曾是晉綏邊區(qū)首府所在地,以前這里不通鐵路,一到冬天,遇上降雨、大霧天,所有公路就封閉了,老百姓出行困難重重。2018年,“蔡家崖”號列車的開通不僅改變了當地“看天出門”的老習慣,而且推動了老區(qū)農特產品走出呂梁山,走向全國各地,許多老區(qū)人民實現了發(fā)家致富的夢想,在他們的眼中,“蔡家崖”號列車是一趟載著他們駛向幸福生活的列車。
聽了扶貧列車的故事后,記者們都說扶貧列車好得很。
為了便利貧困地區(qū)人民群眾出行,帶動貧困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國鐵集團持續(xù)優(yōu)化貧困地區(qū)旅客列車開行方案,增強服務的精準性和有效性。目前每天開行途經貧困地區(qū)的旅客列車1967列,其中高鐵、普速列車分別為1042列、925列,占全路總量的14%、41%?!?019年累計運輸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旅客約2.4億人,同比增長5.9%。尤其是有效運用大數據分析貧困縣人口的出行信息,結合實際開行了棉農、高考、返鄉(xiāng)專列等助學惠農列車。”韓樹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