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艷萍
摘要:班級讀書會是以班級為單位,在教師指導的組織和指導下,在語文課堂上開展的閱讀活動。它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課外閱讀,而是由教師指定(或師生共同確定)一本書(一類書),利用課內外的時間共同閱讀,然后在班上進行討論。我認為它不同于語文課上的一般閱讀課,班級讀書會上的閱讀應該是一種寬松的、自由的閱讀,班級讀書會應該成為學生張揚個性、馳騁想象、釋放心靈的舞臺。
關鍵詞:閱讀;班級讀書會
寒假讓孩子們讀曹文軒的作品《我的兒子皮卡》,在班級讀書會上,我和孩子們一起走近曹文軒,走進他的作品《我的兒子皮卡》,體味成長的樂趣。下面以《我的兒子皮卡》為例,談談班級讀書會開展的策略。
一、話題:來自孩子們
兒童閱讀讀很重要,但引導孩子讀什么書呢?在寒假來臨前,“書香校園”系列活動中開展閱讀量統(tǒng)計,借此契機,我對喜歡閱讀的同學進行大肆表揚,并借機進行“好書推薦”,以了解孩子們除教師推薦外還看了什么好書。其中玥含小朋友推薦的《我的兒子皮卡》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課后我自已向她借了第一本《尖叫》先進行閱讀,一捧上書,就舍不得放下,一口氣讀完,馬上購買了其他三本。書中淘氣的小皮卡也深深吸引了我,而調皮幽默的語言也很適合二年級的小朋友讀,于是通過家長群的推薦,家長們反應熱烈,很快就給孩子買來書,他們還反饋,孩子們很喜歡看,看完還急著給他們講其中的精彩情節(jié)。
一股“皮卡熱”在我們班悄然掀起,課余,午休、課后常見孩子們手里捧著書,或獨自靜讀,邊讀邊癡笑;或三五成群邊走邊說,激動地講著皮卡的趣事兒……我悄悄地享受著,暗地時偷著樂,深深地體會到“沒有興趣就沒有一切”,原來常布置孩子閱讀,可他們并不領情,你叫一次,他們動一動,現(xiàn)在可好,孩子們走近了書,走進了皮卡,孩子們能選擇自己喜歡的話題多重要??!選書過程能讓學生讀自己喜愛的書,閱讀興趣得到有效的激發(fā),從而讓讀書活動自覺而持久地進行下去。班級讀書會的開展,選擇一本適合學生閱讀的好書是一個重要前提。
二、導讀:引發(fā)閱讀期待
學生的年紀小,對閱讀的指向性較差,集中精力閱讀的時間也較短。學生看一本書,雖然一行一行在看,但是卻不知道作者在寫些什么,我想主要源于沒有閱讀期待。閱讀期待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閱讀是否深入,是否有收獲。因此在閱讀中,我們教師要正確引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這樣才能有效提高閱讀的興趣和實效性。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說:“語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學生?!痹凇都饨小纷x書會上,課始,出示書中插圖,我配樂深情演講這段話:“爸爸抱著剛滿半歲的皮卡離開北京,先坐火車,然后坐船,目的地是爸爸的老家油麻地。他的兩個包里裝滿了尿布和奶瓶——都是皮卡在路上要用的東西。他抱皮卡的姿勢很得當、很熟練,沒人會想到他是一個大學教師,甚至沒有人會想到他是一個男人。父子倆混在人流中,聽著火車的喘息聲,再看一眼將黑的天空,一股悲涼從爸爸心里悄然升起……”聽著聽著,孩子們情不自禁地走入書中,走近皮卡,感受他的故事,教師將文章中的情與自己心中的情融注于朗讀之中,洋溢于講臺之上,再如水般地流到學生心中,喚起學生的情思,激起孩子的閱讀熱情。
三、分享:形式活潑多樣
《禮記·學記》中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有了前面的積淀,但若只是獨自學習,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會漸漸消退,這就需要教師巧妙引導,精心設計分享會。在《我的兒子皮卡1.尖叫》分享會上,我和孩子們一起尖叫,一起享受皮卡尖叫帶來的痛快感。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課始談話——未成曲調先激情?!比缓箝_展“認識作家——與曹文軒“見面會”,讓孩子們認識作家,了解他的其他一些作品,讓孩子們和作家“曹文軒”交上朋友,愛屋及烏地遷移讀他的其他書。并在這過程中讓孩子們知道看一本書,要先看書的封面、內頁,了解作者,這樣看起書來就更有眉目。不出所料,看完皮卡,很多孩子繼續(xù)做“曹文軒”小粉絲,愛上了《草房子》等。有了前面的鋪墊,進入“好書快讀——精彩片段發(fā)布會”, 讓孩子們回顧自己讀書的體驗,快速瀏覽這本書,選出你認為最精彩的片段來和大家交流。在課尾,潤物無聲地滲透“書——原來可以這樣讀”,教給孩子們讀書的方法。除了開分享會,班級讀書會分享的形式還很多,可以是念、演、畫、唱等方式,進行精彩片段誦讀式、創(chuàng)編故事會、制作書簽、知識問答式、辯論式、課本劇表演等,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交流中感受分享的快樂。
四、延伸: 內容精彩紛呈
班級讀書會只是一個引子,是一種引導孩子閱讀的方式。讀書更需要孩子自我認識,自我升華。因此,閱讀延伸就成了開啟學生閱讀的又一把金鑰匙。在閱讀延伸中,可以引導學生用連環(huán)畫展示故事內容與人物,為作品中的場景、人物等設計造型,設計臺詞表演片段等;也可以由作品閱讀引向對生活的觀察思考,可以做訪問調查,可以做比較分析;而讀寫結合,進行續(xù)寫,仿寫等也是其中的形式。在《尖叫》閱讀后,我引導孩子們繼續(xù)閱讀其他書,并讓孩子設計:“我是個有想法的讀者”,通過畫、寫、記等形式寫出自己讀《尖叫》的感受。
閱讀是件美妙的事,因為閱讀,我們打開了新的視野;因為閱讀,我們有了嶄新的想法;因為閱讀,我們與其他人的生活接軌。不是每個人天生愛閱讀、會閱讀的。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預測學生的閱讀困難,教給他們一些閱讀的策略,讓每個學生都向前走一步,讓孩子們愛上讀書!
參考文獻:
[1]張月芳.班級讀書會對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的積極意義與操作[J].作文教學研究,2010(5).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