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抒 張巖 田暢 王婧醒
2020年春節(jié),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為抗“疫”助力的遼寧少先隊員們能感知到,這世界上發(fā)生的事情都與自己有關,他們懂得擔當,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國家、民族的未來!
捐款真快樂
疫情發(fā)生以來,鞍山市鐵西區(qū)實驗學校輔導員老師趙云峰一直被學校師生們滿滿的愛心感動?!爸苡焊兄x您為中國紅十字會事業(yè)捐款50元”“水玲瓏:你為馳援一線,攻堅疫情成功捐款50元”10元、20元、50元、100元、3000元……在她的手機微信中記者看到了許多學生、家長、老師為武漢捐款的信息和捐贈證書。趙云峰說,同學們都是用自己的壓歲錢捐的款,他們通過不同的志愿者團隊和慈善捐款渠道為武漢抗擊疫情奉獻愛心,幾乎每筆捐款背后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趙云峰說,讓她很感動的是左寶雯、左浩辰姐弟。他倆的家庭并不富裕,和媽媽相依為命。在朋友圈中得知了趙云峰為武漢捐款200元的消息后,姐弟倆主動聯(lián)系她說,想捐出200元壓歲錢,為武漢抗擊疫情盡微薄之力,并轉(zhuǎn)了200元紅包請老師代為捐款。趙云峰說,姐弟倆平時就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經(jīng)常跟著母親到養(yǎng)老院、兒童福利院獻愛心,在學校他們也樂于助人,熱心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公益活動,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
一年級的張栩赫全家三口人通過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為武漢捐款500元。張栩赫在他的捐款日記中寫道:“捐款真快樂!今天,爸爸媽媽告訴我,武漢發(fā)生了嚴重的病毒感染,他們每人分別捐了二百元,我也從存錢罐里拿出一百元捐給武漢的小朋友們,希望大家早日戰(zhàn)勝病毒。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張栩赫的父母覺得,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壓歲錢變得更有意義,而且培養(yǎng)了孩子的愛心,讓他懂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這也是非常好的對孩子進行愛國教育的機會,遠比課本上的知識生動有感情。
9歲小姑娘的“小心愿”
“我每天都和爸爸媽媽關注疫情的新聞,看著你們穿防護服的身影,忙手里的工作,不顧自己的安危救治病人……你們是最美麗的白衣天使,我要向你們學習!”阜蒙縣實驗小學二年級的阮詩可將這封飽含敬意和深情的信送至阜新市中心醫(yī)院醫(yī)護人員手中,還有她的200元捐款——這個春節(jié)得到的壓歲錢。
阮詩可字跡娟秀,樸實而又細膩的筆觸表達出她對醫(yī)護人員的崇敬之情,信的末尾她寫道:“中國加油!武漢加油!阜新加油!”
生活中的阮詩可是個多才多藝、品學兼優(yōu)的小姑娘,不僅寫一手好字,還愛唱歌,喜歡朗誦。心地善良的她看到路邊辛苦的環(huán)衛(wèi)工人,會從家里拿來熱水和面包送到他們手中,還經(jīng)常拿起掃帚清掃單元樓道,為保護小區(qū)環(huán)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阮詩可媽媽說:“孩子捐的錢雖然不多,但這可以培養(yǎng)她的責任感和公益心,讓她從小學會為社會做點兒力所能及的貢獻,這也算是我們在家上的一堂特別的教育課?!?/p>
有愛老師化身“鼠隊長”
什么是冠狀病毒?防疫為什么要隔離?對于幾歲的孩子來說,這些名詞實在是太抽象了,鞍山市鐵西區(qū)實驗學校的張曉軍老師從孩子們的視角,化身“鼠隊長”,把病毒、防疫等當下問題娓娓道來,孩子們愛聽,也愛參與。
“嗨,我是十二生肖的老鼠隊長。你可能會想:今年為什么不能像去年春節(jié)那樣,跟爸爸媽媽開開心心地出去旅行呢?為什么那么多人都戴著口罩呢?”在張曉軍老師錄制的新型冠狀病毒故事中,她用更接近兒童的語言,融入了不要吃野生動物、怎樣留在家里幫醫(yī)生打仗、在家里可以玩兒“故事人物串門”等有趣的內(nèi)容,真正蹲下來,用更貼近孩子的認知與理解水平的語言,介紹了戴著“皇冠”的病毒的危害,并向他們解釋為什么不能出去玩兒,待在家里要怎樣做等預防冠狀病毒的知識。
對于一年級的同學來說,通過新聞報道和文章了解新型冠狀病毒還有些難度,張老師覺得如果用自己的聲音,以兒童的視角講述,更容易被低齡段的孩子接受。于是她綜合了許多適合孩子們閱讀的類似文章,并以講故事的形式錄制音頻,播放給孩子們聽。
張老師把音頻發(fā)到班級群后,家長紛紛反饋說,孩子們很愛聽,知道冠狀病毒是怎么一回事了。祿文的媽媽說:“謝謝張老師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為孩子們講述冠狀病毒,原本盼了一年要回姥姥家過年的,但是現(xiàn)在回不去了,孩子一直在鬧脾氣,現(xiàn)在聽您這么一講,自己明白了,也不鬧脾氣了,謝謝您!”許多同學表示要和鼠隊長一起加油,乖乖聽話在家,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并對戰(zhàn)勝壞病毒充滿信心。
媽媽我為您驕傲
“神兵”天降火神山!經(jīng)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準,軍隊抽組1400名醫(yī)護人員于2月3日起承擔火神山醫(yī)院醫(yī)療救治任務。這些白衣天使,載著武漢的希望,屈加明的媽媽就是其中的一員。
屈加明的媽媽宋爽是丹東市駐軍某醫(yī)院的一名護士長,臨走前屈加明緊緊地抱住媽媽,內(nèi)心萬分不舍,叮囑她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多注意身體,平平安安地回來。
在媽媽去武漢的這段日子里,視頻通話沒有了,打電話報平安只能長話短說。每天看疫情的報道時,屈加明常常會哽咽淚目——對到疫區(qū)的第一批醫(yī)護人員來說,基礎設施還不完善,除了救治患者,還要負責物資的接應;為了節(jié)省一套防護服少上廁所,不敢喝水,不敢多吃東西;守護在病人身邊與疫情賽跑,每天都要奮戰(zhàn)到凌晨一兩點;有的醫(yī)護人員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即便感染了也不告知……
媽媽到武漢后的第10天,屈加明認真準備了一封信,字里行間透著對媽媽的理解、仰慕與愛戴。這封能量滿滿的家書一經(jīng)視頻播出,短時間內(nèi)刷爆了丹東人的朋友圈:“媽媽:在新型冠狀病毒到來的時候,作為軍人,您響應國家的召喚,奔赴武漢,沖向抗擊疫情的前線,我為您感到驕傲!作為六緯路小學的校友,我們?nèi)槟湴?!您一定要保重自己,?zhàn)勝疫情,我們等您平安凱旋!媽媽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讀這封信的時候,屈加明的眼眶里淚珠在偷偷打轉(zhuǎn),但他并沒有流淚,因為他要像媽媽一樣堅強,用行動告訴她,在武漢她可以安安心心地工作,盡力去拯救更多的生命,不必為家里擔心,他想這也是自己為戰(zhàn)勝疫情所盡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