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馨荷 郭紀超
基金項目:東北林業(yè)大學大學生國家級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項目(20191022510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由于政治、經(jīng)濟、歷史、地理、文化、宗教、戰(zhàn)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俄語中涌現(xiàn)大量的阿拉伯語借詞,并在人們的生活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將在介紹俄語中的阿拉伯語借詞的基礎上,從借詞原因、借詞方式以及常見實例對俄語中的阿拉伯語借詞進行分析。
關鍵詞:借詞;阿拉伯語借詞;俄語
作者簡介:董馨荷(1998-),女,漢,河南洛陽人,東北林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本科在讀;郭紀超(1998-),女,漢,山西大同人,東北林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本科在讀。
[中圖分類號]:H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3--03
引言:
借詞是一種語言從別的語言借來的詞匯,也稱為外來詞或外來語。只要是有生命力的語言,只要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社會,就會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語言間的接觸交流,就會出現(xiàn)借詞。[3]
由于政治、經(jīng)濟、歷史、地理、文化、宗教、戰(zhàn)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俄語中涌現(xiàn)大量的阿拉伯語借詞,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些阿拉伯語借詞經(jīng)歷了明顯的語音、語義和語法變化,借詞既蘊含源語言的民族文化,也體現(xiàn)借入語的民族心理和價值取向,因此研究阿拉伯語借詞已經(jīng)成為研究俄羅斯社會文化的重要一項內(nèi)容。
1.俄語中的阿拉伯語借詞
俄語中的阿拉伯語借詞主要分布在食品、日常生活、科技和文化領域。
1.1 食品類
俄語中的食品類阿拉伯語借詞主要是甜點、飲料和調(diào)料的名稱。
Кофе (咖啡)
源自意大利語的“caffè”十七世紀出現(xiàn)在俄羅斯, 該詞最初來自阿拉伯語。在許多斯拉夫語言中,咖啡一詞都保留了最初的形式,比如在烏克蘭語中咖啡是“Кава”。
Сироп、щербет (糖漿、果汁冰糕)
糖漿和果汁冰糕都能在阿拉伯動詞“喝”中找到其詞源,同時,阿拉伯語中的“飲料”一詞,對俄語中的“糖漿”、“果汁冰糕”二詞具有重要影響。
Куркума (黃姜)
這是一種具有辛辣味道的植物,它起源于印度,但是這個詞是東方美食在俄羅斯傳播期間來自阿拉伯語語的。(姜黃在中東非常流行)。
Абрикос (杏子、杏樹)
許多人認為,這個詞源于荷蘭語。但是它是由法語傳播入荷蘭語,并且是從西班牙語傳入法語的。但是,實際上這種水果的名稱最早以阿拉伯語的形式出現(xiàn),它早期在阿拉伯語中的確切含義尚未確定,目前有兩個版本:“早期”和“被太陽溫暖”。
Халва (酥糖)
酥糖每個俄羅斯人必定知道并熱愛的東方美食,但是有趣的是,“Халва”本身在阿拉伯語中具有“甜”的廣義含義。
1.2 日常生活類
在日常生活中俄羅斯人也經(jīng)常用到這些詞。
Тариф? (關稅)
關稅作為最重要的經(jīng)濟術語之一,其起源與阿拉伯語密不可分。這個詞是從阿拉伯語“塔里夫(地名)”為詞根出現(xiàn)的。塔里夫市位于直布羅陀海峽沿岸,該海峽將歐洲和非洲大陸分割開來,塔里夫市的穆斯林最早向通過海峽的船只征收關稅,起草海關文件的傳統(tǒng)后來被傳播到其他地區(qū),“關稅”一詞也隨著日益頻繁的經(jīng)貿(mào)往來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Магазин? (商店)
每個俄羅斯人都熟悉的“商店”一詞也源自阿拉伯語?!吧痰辍痹醋园⒗Z單詞“存儲、倉庫”的復數(shù)形式。著名俄語詳解詞典的作者Владимир Иванович Даль對該詞作了以下定義:用于存放任何存儲物的建筑物或房間。在俄語中,“商店”一詞在整體上保留了其含義。但是,在許多歐洲語言中,它的含義略有不同。例如,英語中的“magazine”一詞意為“雜志”。
Алкоголь? (酒精)
這個詞最初表示為精細研磨的銻粉,并且以這個含義在十三世紀傳入了拉丁語。在十四世紀,它開始僅僅意味著某種剁碎或磨碎的東西。在中世紀的文獻中,它開始表示被提純的材料,或通過蒸餾的方法獲得的某種精華。Парацельс(醫(yī)師和博物學家)在十六世紀用“Алкоголь”表示了“酒中的精髓”之意。后來一直到了十八世紀,貝利的英文字典才將其定義為 “非常純凈的精制酒精 ”。
Парадиз (天堂)
這個詞是由歐洲傳入俄語的,在許多語言中都有相同的含義,即“天堂”。這個詞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使用,主要用于文學作品中。很少有人知道這個詞來源于阿拉伯語。該詞從阿拉伯語傳到希臘語,又從希臘語傳到拉丁語,再傳播到古法語,然后就成為了幾乎所有歐洲語言的共同財富。
Адмирал (海軍上將)
這個頭銜稱謂最早在阿拉伯的西西里島被使用。后來,當諾曼人占領該島后,這個詞便被傳播到了中世紀的法語和熱那亞語中。在歐洲,該詞在十二世紀開始使用,取代了以前使用的希臘語和羅馬語。而且,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在十四世紀的時候被稱為“艾米雷爾”(發(fā)音相似)。
Арсенал? (軍械庫)
該詞表示一種工業(yè)建筑。它來自意大利語,或者更為準確地說它來自中世紀時期的威尼斯方言,其實,它也來自于阿拉伯語。在早期的英語中,該詞用來描述港口碼頭用來進行軍艦維修的建筑物,直到最后才有了其最終的含義——一個存放武器和彈藥的地方。
1.3 科技類
在科學術語和概念領域,俄語中的阿拉伯語借詞的主要類別主要是數(shù)學、化學和天文學領域。
阿拉伯數(shù)字“0”的讀音在俄語中像“密碼”或“數(shù)字”。俄語中的“密碼”和“數(shù)字”是同源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當今世界使用的十進制系統(tǒng)中的數(shù)字在科學文獻中被稱“阿拉伯數(shù)字”。阿拉伯數(shù)字是阿拉伯人從印度人哪里吸收并傳向全世界的。當時的西方國家使用的是羅馬數(shù)字系統(tǒng),這對于書面報告非常不便,阿拉伯數(shù)字一經(jīng)出現(xiàn)就立刻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效仿。
Алгоритм (算法)、Алгебра? (代數(shù))
眾所周知,被視為數(shù)學基本術語之一的“算法”一詞是伊斯蘭學者Aль-Хорезми名字的拉丁化版本,它是俄語對阿拉伯語的直接借用。與此同時,數(shù)學的另一個分支“代數(shù)”恰好也起源于中東, 伊斯蘭學者Хорезми的作品 ?Аль-Джабр вал-мугабяля?中的單詞“аль-джабр”在西方語言中就成了“代數(shù)”。
Химия (化學)
這個單詞最早是由意大利數(shù)學家和天文學家Платон Тивольский于1140年使用的,實際上是將其從阿拉伯語轉(zhuǎn)移至拉丁語?!哀¨荮绉讧蕨讧瘛币辉~通常在中世紀的歐洲使用,意為“煉金術”(只比“Химия”多了“Ал”,我們隨后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俄語中的阿拉伯語借詞都會以“Ал”開頭),隨后“Алхимия”漸漸被“Химия”所取代,成了一門精密的科學,而不是魔幻科學。
Алкалоид? (生物堿)
生物堿是化學中阿拉伯語術語的一個例子(眾所周知,其基礎也是在中東形成的)。在阿拉伯語中,該詞具有土壤鹽漬化的意思。
Зенит (天頂、頂點)
Зенит是俄語直接向阿拉伯語借詞的示例。該詞從阿拉伯語向俄語的確切翻譯是“頭頂?shù)姆较颉被蚴恰邦^頂上方的路徑”。這個詞的同義詞надир(天底)同樣也是取自于阿拉伯語。
在天文學領域,俄語中許多星宿的名稱也借自于阿拉伯語,如:Альдебара“金牛星”、Альтаир“牛郎星”、Вега“織女星”和Денеб“天鵝座α星”。
1.4 文化類
Арбат(阿爾巴特大街)
莫斯科最古老、最著名的街道之一是阿爾巴特大街,實際上該詞來自阿拉伯語“商隊”
калибр(口徑)
該詞也是源自阿拉伯語,眾所周知,口徑表示槍支、槍管的直徑。來自阿拉伯語的這種名稱表示一種金屬形式的槍管。
此外,一些船只的名稱的借用,例如“戰(zhàn)船”、“駁船”等;俄語中“удод(雞冠鳥)”的名稱來自于阿拉伯語……俄語中的阿拉伯語借詞還有很多。
2.俄語中的阿拉伯語借詞分析
2.1借入的歷史
俄語借詞最早可追溯到羅斯時代,科學家認為,大量俄語中的阿拉伯語借詞始于十一至十二世紀,古代羅斯的商人們通過伏爾加河和里海航線與阿拉伯世界建立了牢固的貿(mào)易往來。一千年前,中東是世界文明發(fā)展的重要中心之一。當時中東的科學家們在數(shù)學、物理學、化學、醫(yī)學、天文學、造船、航海、建筑和其他科學領域都做出了許多杰出貢獻,他們的許多學術用語已成為當今世界上公認的學術術語。并且國際交流合作的加強和科技的發(fā)展,使得俄阿文化接觸呈現(xiàn)出全面且多樣化態(tài)勢,俄語中的阿拉伯語借詞現(xiàn)象在日趨活躍,新的借詞也不斷涌現(xiàn)。類似的情況也適用于一些來自中東的表示日常生活概念和文化領域的詞匯,這些語言隨著文化交流走向全世界,并逐漸在包括俄語在內(nèi)的所有語言體系中占據(jù)著自己的一席之位。
2.2借入的數(shù)量
有些語言學家認為俄語是“內(nèi)向語言”之一,即通常用自己的構詞方法來表達新的概念,而很少借用其他語言中的詞匯。然而僅從俄語中借詞的數(shù)量來看,這種說法并不成立。[5]譬如1981年出版的《словарь? инносранных слов》共收集了一萬九千個借詞,尚不包括古斯拉夫語借詞,這個數(shù)字已經(jīng)不小了,何況當今的世界已經(jīng)四通八達,社會在不斷進步,俄羅斯與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交流更甚以往,新事物的不斷涌現(xiàn)也使得借詞的數(shù)量更加龐大。俄語借詞的產(chǎn)生既是文化交流的結(jié)果,也是俄語自身發(fā)展的內(nèi)在要求。俄語中借詞的歷史悠久,來源廣泛,其來源涉及多個不同的語種,有古斯拉夫語、德語、突厥語、古希臘語、法語、英語、阿拉伯語、漢語、波斯語、馬來西亞語等等。目前,關于俄語中的阿拉伯語借詞數(shù)量,尚存在一些分歧。Т. П. Гаврилов認為,俄語中有193個阿拉伯語借詞,而М. Х. Халлави則相信,俄語中有260個阿拉伯語借詞,并且他們中的一半都在發(fā)揮著積極作用。
2.3借入的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通過另一種語言傳到俄語中(例如西班牙語、法語和其他一些歐洲發(fā)達國家語言)、第二種方式是直接傳入。大多數(shù)俄語中的阿拉伯語借詞通過突厥語進入俄語,征服者的突厥語與阿拉伯語有許多相似之處,而蒙古塔塔爾人的入侵運動也為阿拉伯語滲入俄語提供了便利。俄語中的阿拉伯語借詞分為直接借詞(шариат, имам, хадис, мечеть, фетва, зенит, надир, джинн и т. д.)和間接借詞(сироп, гарем, софа, жираф, жасмин, магазин, муссон, эликсир, сафари, кофе и др.)兩種形式。
2.4 借入的原因
語言是具有生命力的,語言的發(fā)展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任何一個民族的語言都不是閉塞、停滯不前的,隨著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變革和發(fā)展,不斷涌現(xiàn)的新事物與新現(xiàn)象迫使詞匯不停地更新,以滿足語言使用者的需求。當然本民族的語言完全有能力表達社會生活中出現(xiàn)的新事物、新概念,但是很多時候人們并不自己造詞,而是傾向于向其他語言借鑒,從中選出合適的詞匯,并對其進行加工,使其成為符合本民族語言習慣的可以廣泛使用的詞,也就是借詞。[4]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詞匯是語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俄羅斯社會政治、經(jīng)濟的變動以及人們思想文化觀念、價值取向的變化的同時,俄語中出現(xiàn)了一股引進和借用外語詞的浪潮,阿拉伯語借詞就是其中一類。[2]而且在歐洲諸種語言中,俄語是相對后起的語言,因此它不可避免的更多受到了外來文化和外族語言的影響。俄語借詞的產(chǎn)生既是文化交流的結(jié)果,也是俄語自身發(fā)展的內(nèi)在要求。
結(jié)語:
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都處在不斷變化、發(fā)展以及擴充的過程之中。俄語在發(fā)展中除了運用自身的材料構成新的詞匯外,另一種方式就是借用外來詞語。俄語中的阿拉伯語借詞豐富了俄語詞匯,彌補了本民族語言中的空白。借詞作為一種獨特的語言現(xiàn)象,一直以來受到各國語言學家和社會學家的廣泛關注。同時,借詞是來自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是探索語言系統(tǒng)奧秘,剖析民族文化內(nèi)涵的絕佳窗口。俄語中的阿拉伯語借詞不只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它與當時的社會背景、人民的價值取向和社會心理狀態(tài)有著密切的關系,反映了阿拉伯文化對俄羅斯不同層次、領域的滲透,也反映了俄羅斯對待外來文化的處理方式和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崔德貴, 姜占民. 俄羅斯伊斯蘭教問題探究及啟示[J]. 黑河學院學報, 2018(9):19-21.
[2]黃訓經(jīng). 俄語的借詞與外語原詞[J]. 中國俄語教學(季刊), 1994(4):1-6.
[3]康其蓉. 簡析文化交流中的借詞現(xiàn)象[J]. 現(xiàn)代語文, 2012(11):25-26.
[4]李倩. 俄語外來詞研究[D]. 吉林:吉林大學,2014:4-8.
[5]施渭澄. 俄語中的借詞問題[J]. 外國語文教學, 1985(Z1):75-83.
[6]Этимолог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 сост. Г. А. Крылов. – СПб.: Виктория плюс, 2009.
[7]СИС 2012 – Егорова Т. В. Словарь иностранных слов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 М.: Аделант, 2012.
[8]ТСИС 2009 – Крысин Л. П. 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иноязычных слов. – М.: Эксмо, 2009.
[9]ТСРЯ нач. ХХI в. 2006 – 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начала ХХI в. Актуальная лексика? / под редакцией Г. Н. Скляревской. – М.: Эксмо,2006.
[10]Таранов А.М. Русско—арабский темат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 —М.: Т8 RUGRAM,2019
[11]Ефремова Т.Ф. Большой современный 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 М.: АСТ, Астрель, 2006. – 1160 с.
參考文獻鏈接:
[1]http://human.snauka.ru/2018/04/24925.
[2]https://m.islam-today.ru/obsestvo/raznoe/vy-budete-udivleny-no-eti-slova-zaimstvovany-iz-arabskogo-azyka/.
[3]https://alif.tv/russkie-govoryat-arabskimi-slovami-kazhdyj-den-lunnyj-kalendar/.
[4]https://fundamental-research.ru/ru/article/view?id=38632.
[5]https://yandex.ru/turbo?text=https%3A%2F%2Fru.wikipedia.org%2Fwiki%2F%25D0%2590%25D1%2580%25D0%25B0%25D0%25B1%25D0%25B8%25D0%25B7%25D0%25BC%25D1%25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