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齊
每次重讀《紅巖》,我都仿佛佇立在歷史的近處,目睹70多年前白公館、渣滓洞的恐怖血腥,見證當(dāng)年那些革命先烈的堅貞勇敢。敵人那一間間陰冷的牢房、一套套冰冷的刑具,與革命者那一張張堅毅的面孔、一個個不屈的身姿,在我腦海中不斷交替浮現(xiàn),讓我的心時而滴血,時而澎湃。
我看見了世間大愛。面對高懸在城門上親人的頭顱,江姐把悲痛深埋在心底,昂頭繼續(xù)干革命;經(jīng)受竹簽刺入十指徹骨的痛,她傲然宣言“竹簽是竹做的,共產(chǎn)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她有千萬個理由活下去,但她卻選擇了慷慨赴死……她那足以穿越歷史的大愛,在我心中凝成了不朽的豐碑。
我讀懂了信仰的高貴。誰說信仰看不見?革命者矢志不渝、視死如歸的英雄形象,就是信仰的樣子。誰說信仰聽不見?劉思揚在走向刑場的路上,高聲吟誦自己的就義詩“我們沒有玷污黨的榮譽,我們死而無愧”,就是信仰的聲音。還有那讓我很多次情不自禁潸然淚下的繡紅旗場景:在那面殘留著彈孔、浸透著斑斑血跡的紅旗上,革命者飽含深情、一針一線織繡出閃亮的金星。江姐雙手接過紅旗迎風(fēng)一抖,五顆晶亮的金星便隨著紅旗飛舞。她的聲音充滿著幸福:“讓五星紅旗插遍祖國每一寸土地,也插進我們這座牢房!”
我更加珍惜當(dāng)下生活的美好。溫暖的陽光、噴香的米飯、美味的菜肴,當(dāng)我每天享受著尋常又幸福的生活時,我會突然想起小蘿卜頭,想起他那雙滿是對生活的憧憬和對學(xué)習(xí)的摯愛的眼睛。長期的監(jiān)獄生活,將他折磨得面黃肌瘦??伤谀敲磹毫悠D苦的條件下,無論酷暑嚴寒,總是趴在牢房的地上寫著、算著、畫著……因為年齡小,特務(wù)對他看管不嚴,他經(jīng)常幫忙放哨,或是在牢房之間傳遞情報,最終不幸犧牲。
“晨星閃閃,迎接黎明。林間,群鳥爭鳴,天將破曉。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閃爍在碧綠的嘉陵江,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边@是《紅巖》中對解放戰(zhàn)爭勝利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第一個黎明的描寫。我想,不管過去多少年,我們都不能忘記,五星紅旗的每一絲纖維里都浸潤著先烈的熱血,都輝映著信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