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栩菡,黃小軍,張華芳,李 霞
(1 四川化工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四川 瀘州 646000;2 四川國檢檢測有限責(zé)任公司,四川 瀘州 646000;3 瀘州北方化學(xué)工業(yè)有限公司,四川 瀘州 646000 )
近年來,我國高等學(xué)校招生比例大幅增加,隨著在校生人數(shù)的不斷增多以及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不斷提高,高校實驗室的教學(xué)、科研活動愈加頻繁,隨之而來的便是實驗廢水的急劇增加,其中包括很多危險、有毒的化學(xué)物質(zhì)[1]。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實驗室沒有污染治理設(shè)施,只是采取了簡單的直排或是稀釋措施,有毒有害廢液要請專業(yè)公司處理,費用較高。絕大多數(shù)高校實驗廢水都是未經(jīng)達標(biāo)處理便直接排放,給后續(xù)處理工作帶來諸多不便,甚至造成水體水質(zhì)嚴重污染?,F(xiàn)今我國已經(jīng)將高校實驗室納入了環(huán)境監(jiān)管范圍。鑒于上述原因,必須盡快加強對高校實驗室廢水污染的防治及處理,力求做到使其能夠零污染排放,并盡量能做到內(nèi)部處理,節(jié)省開支[2]。
高校實驗室廢水主要來自各實驗室。根據(jù)廢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性質(zhì)和特點,可將其分為有機、無機以及生物實驗廢水三大類。其中無機廢水主要含有重金屬、重金屬絡(luò)合物、堿、氰化物、硫化物、鹵素離子以及其他無機離子等。含重金屬廢水進入水體對動物植物和環(huán)境都會造成嚴重的危害,研究發(fā)現(xiàn)生物吸附重金屬是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它不僅原材料來源豐富、品種多、成本低,而且具有速度快、吸附量大、選擇性好等優(yōu)點[3]。尤其在處理低于100 mg/L的重金屬廢水時特別有效。本文選用原料來源廣泛的花生殼[4]和甘蔗渣[5]作為吸附劑,討論了原料粒徑大小、吸附時間、溫度、初始溶液pH值、加入量、振蕩速率對實驗室廢水中鉻離子吸附效率的影響。
重鉻酸鉀,氫氧化鈉,硝酸,磷酸,二苯碳酰二肼,成都市科隆化學(xué)品有限公司;丙酮、硫酸,四川西隴化工有限公司;實驗室含Cr(Ⅵ)廢水。
ZN-1000微型粉碎機;SHZ-82氣浴恒溫振蕩器;PHS-3C+酸度計;UV-1800PC-DS2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SHZ-D循環(huán)水式真空泵;TG-16離心機。
甘蔗渣與花生殼購于市場,甘蔗渣用流動自來水浸泡48 h,再用去離子水浸泡24 h,置烘箱70 ℃下烘干,冷卻至室溫后粉碎過篩;花生殼洗凈烘干后用去離子水浸泡24 h,置烘箱80 ℃下烘干,冷卻至室溫后粉碎過篩,分瓶裝好,干燥儲存。
定量加入已知濃度的Cr(Ⅵ)溶液(30.13 mg/L)100 mL、一定量的甘蔗渣吸附劑、花生殼吸附劑分別放入碘量瓶中,然后將碘量瓶置于恒溫振蕩器中振蕩后取出,過濾后采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溶液中Cr(Ⅵ)含量。研究吸附劑粒徑大小、溶液pH、吸附時間、吸附劑投加量、轉(zhuǎn)速、溫度等因素對吸附Cr(Ⅵ)性能的影響。
以吸附率衡量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吸附率計算公式為:
式中:η為吸附效率;c1為吸附前Cr6+濃度,mg/L;c2為吸附后Cr6+濃度,mg/L。
分別稱取過40、60、80、100、120目的甘蔗渣0.8 g和花生殼1.0 g于裝有100 mL Cr(Ⅵ)(30.13 mg/L)溶液的碘量瓶中,放入恒溫振蕩器(25 ℃),轉(zhuǎn)速為200 rpm,振蕩5 h,吸附完成后取出過濾、離心,測定濾液中剩余的Cr(Ⅵ)濃度。
圖1 吸附劑粒徑大小對吸附率的影響
由圖1可知,在溶液濃度、pH、振蕩速度、溫度、吸附時間相同,通過改變生物吸附劑粒徑大小,對吸附后溶液中Cr(Ⅵ)含量測定,得出花生殼在120目時的吸附效果好,可達96.24%;甘蔗渣在80~120目吸附率大小基本趨于平穩(wěn),80目時的吸附率達到93.70%,因此甘蔗渣吸附率在粒徑大小在80目時為最佳。
分別稱取過80目的甘蔗渣0.8 g和120目的花生殼1.0 g于裝有100 mL Cr(Ⅵ)(30.13 mg/L)溶液的碘量瓶中,用0.1 mol/L HNO3溶液和0.1 mol/L 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值為2.0、3.0、4.0、5.0、6.0、7.0,放入恒溫振蕩器(25 ℃),在轉(zhuǎn)速為200 rpm下振蕩5 h后取出過濾、離心,移取5.0 mL測定濾液中剩余的Cr(Ⅵ)濃度。
圖2 溶液pH值對吸附率的影響
由圖2可知,在溶液濃度、吸附劑粒徑大小、振蕩速度、溫度、吸附時間相同,通過改變初始溶液pH值大小,在540 nm 測上清液中Cr(Ⅵ)含量,隨著溶液pH的升高,花生殼和甘蔗渣對Cr(Ⅵ)的吸附率均成下降趨勢。溶液初始pH=2.00時花生殼和甘蔗渣對Cr(Ⅵ)的吸附率分別為98.79%和96.51%。
取Cr(Ⅵ) 溶液100 mL于14個碘量瓶中,調(diào)節(jié)pH為2.0,分別加入0.8 g甘蔗渣和1.0 g花生殼,轉(zhuǎn)速200 rpm,在溫度為25 ℃,振蕩時間分別為5 min、30 min、60 min、120 min、180 min、240 min、300 min下進行吸附實驗,到達吸附時間后取出溶液過濾、離心,測定上清液中剩余的Cr(Ⅵ)濃度。
圖3 吸附時間對吸附率的影響
由圖3可以看出:在原溶液濃度、pH、振蕩速度、溫度、粒徑大小相同的條件下,前30 min甘蔗渣和花生殼對Cr(Ⅵ)的吸附速率急速增加,為吸附質(zhì)被吸附劑吸附在內(nèi)表面的過程(表面吸附過程)。但在30 min之后吸附率變化趨于平緩,這是吸附質(zhì)擴散到吸附劑內(nèi)部孔隙中的過程,導(dǎo)致吸附速率變慢[6]。甘蔗渣和花生殼對Cr(Ⅵ)吸附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30 min屬于快速吸附階段,30 min后為慢速吸附階段。甘蔗渣的吸附率隨著吸附時間的增多而逐漸變大,在吸附時間為300 min時吸附效果較好,可達96.22%,花生殼在吸附時間為180 min后吸附率增加到98.73%,之后吸附率趨于平穩(wěn)不再增大,花生殼吸附最佳時間選擇180 min。
取Cr(Ⅵ)溶液100 mL,調(diào)節(jié)pH為2.0,取花生殼(120目)加入量分別為0.5 g、1.0 g、1.5 g、2.0 g、2.5 g、3.0 g,恒溫振蕩時間180 min;甘蔗渣(80目)加入量分別為0.3 g、0.5 g、0.8 g、1.1 g、1.4 g、1.7 g,恒溫振蕩時間300 min,測定上清液中Cr(Ⅵ)濃度,計算吸附率。
圖4 吸附劑加入量對吸附率的影響
由圖4可知,當(dāng)Cr(Ⅵ)濃度為30.13 mg/L時,隨著吸附劑量逐漸增加,花生殼和甘蔗渣對Cr(Ⅵ)的吸附率呈上升趨勢,但當(dāng)花生殼加入量為1.0 g之后,對Cr(Ⅵ)吸附率的增加不再顯著;甘蔗渣加入量在0.8 g之后對Cr(Ⅵ)吸附達到飽和狀態(tài),去除率也不再增加。從節(jié)省吸附材料和提高吸附去除率考慮,后續(xù)實驗選用吸附劑用量分別為花生殼1.0 g,甘蔗渣0.8 g。并且從圖4還可以看出,花生殼和甘蔗渣對Cr(Ⅵ)的吸附效果都較好,而花生殼的吸附去除效果要優(yōu)于甘蔗渣,當(dāng)花生殼用量為1.0 g時吸附率可達98.67%,甘蔗渣用量為0.8 g時,吸附率為96.85%。
pH=2.0的Cr(Ⅵ)溶液中分別加入花生殼1.0 g、甘蔗渣0.8 g,振蕩速率調(diào)為100、150、200、250、300 rpm,在25 ℃下分別振蕩180 min和300 min,取出測定剩余的Cr(Ⅵ)濃度,算得吸附率。
圖5 振蕩速率對吸附率的影響
由圖5可知,在不同的振蕩速率下,花生殼對Cr(Ⅵ)的吸附于150 rpm時達到最佳,為98.20%,200 rpm時的吸附率基本相同,為98.01%,之后隨著轉(zhuǎn)速的增加,吸附率有少許降低;甘蔗渣對Cr(Ⅵ)的吸附于200 rpm時達到最佳,為96.31%,250 rpm時的吸附率基本相同,之后隨著轉(zhuǎn)速的增加,吸附率也呈降低趨勢。后續(xù)的吸附實驗,花生殼和甘蔗渣的恒溫振蕩速率分別選擇150 rpm和200 rpm。
100 mL Cr(Ⅵ)溶液調(diào)pH為2.0,分別加入花生殼1.0 g (120目,振蕩速率150 rpm)和甘蔗渣0.8 g (80目,振蕩速率200 rpm),溫度調(diào)為20 ℃、25 ℃、30 ℃、35 ℃、40 ℃分別恒溫振蕩180 min和300 min,取出過濾、離心,測定溶液剩余的Cr(Ⅵ)濃度,計算吸附率。
圖6 溫度對吸附率的影響
通??蓪⑽阶饔梅譃槲锢砦胶突瘜W(xué)吸附,其中化學(xué)吸附需要一定的活化能,當(dāng)溶液溫度升高時,有利于化學(xué)吸附克服活化能的障礙,增強粒子內(nèi)擴散速率,從而提高吸附去除率。由圖6可以看出,在溫度在為20~35 ℃范圍內(nèi)變化,花生殼和甘蔗渣對Cr(Ⅵ)的吸附率均呈上升趨勢,花生殼和甘蔗渣吸附去除Cr(Ⅵ)的作用同時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學(xué)吸附作用?;ㄉ鷼ず透收嵩淖罴盐綔囟染鶠?5 ℃。
以某次學(xué)生測鐵礦石中鐵含量的實驗廢水為原液,測得原溶液Cr(Ⅵ)濃度為2.016 g/L,稀釋100倍后濃度為20.16 mg/L,利用花生殼和甘蔗渣在最佳實驗條件下進行吸附實驗,并用分光光度計在540 nm下測定剩余Cr(Ⅵ)濃度,經(jīng)甘蔗渣處理后的廢水檢出Cr(Ⅵ)含量為0.9878 mg/L,吸附去除率達95.10%;經(jīng)花生殼處理后的廢水檢出含量為0.4999 mg/L,吸附去除率達97.52%?;ㄉ鷼ぬ幚砗蟮膶嶒瀼U水基本達到工業(yè)排放污水中對Cr(Ⅵ)排放要求(<0.5 mg/L[7])。生物吸附劑對實驗室廢液吸附效率略低于探究實驗時,主要是因為廢水中除Cr(Ⅵ)以外,還有Fe(Ⅲ)等離子存在,會影響對Cr(Ⅵ)的吸附效率。
分別采用花生殼和甘蔗渣作為吸附劑,探索了花生殼和甘蔗渣在不同實驗條件下對Cr(Ⅵ)的吸附效率,實驗結(jié)果表明最佳吸附條件為:甘蔗渣吸附劑過80目篩,投加量為0.8 g,吸附溶液初始pH為2.0,35 ℃時以200 rpm的速率振蕩300 min,對實驗室廢水中Cr(Ⅵ)的吸附率可達95.10%;花生殼吸附劑過120目篩,投加量1.0 g,35 ℃時以150 rpm的速率振蕩180 min,對實驗室廢水中Cr(Ⅵ)的吸附去除率高達97.52%?;ㄉ鷼ぬ幚砗蟮膶嶒瀼U水基本達到國家環(huán)境保護局頒布的污水綜合排放標(biāo)準中對Cr(Ⅵ)排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