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姣 王舜元
婚姻愛情是人類的永恒主題,明末清初出現(xiàn)的才子佳人小說便以男女婚姻愛情為主要內(nèi)容,流傳至今。才子佳人小說中所描寫的女主人公的形象相較以前有所不同,美貌、善良、溫柔、才氣成為她們新的代名詞。在此基礎(chǔ)上,女性的婚姻觀也發(fā)生了改變。研究女性的婚姻觀對于這一階段乃至我國整個歷史階段中的女性形象以及男女婚姻狀況有著一定意義。
明清時期才子佳人小說影響很大,它是在明末進步社會思潮影響下的、表現(xiàn)作者愛情婚姻理想和人生價值觀的產(chǎn)物。才子佳人小說中的女性形象的改變,使小說中女性婚姻觀念在繼承傳統(tǒng)婚姻觀念的同時有所進步。這些新的婚姻觀念是對傳統(tǒng)婚姻觀的挑戰(zhàn)、超越,不僅反映了明以來社會“崇情”的思潮,更承載著我國古代女性在婚姻愛情上的心理認同與情感寄托。在封建社會殘酷的制度下,才子佳人小說作為一種帶有濃重理想色彩的文學(xué),其中所折射出來的女性婚姻觀具有進步性,小說魅力更是歷經(jīng)百余年而不衰。探究才子佳人小說中的女性婚姻觀具有一定價值。
一、女性主動追求、自主選擇婚姻
我國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但在才子佳人小說中,這一思想體現(xiàn)較少。男女不平等對立的觀念基本沒有體現(xiàn)。才子佳人小說中,有較多的女扮男裝情節(jié),明代以前也有作品描繪類似現(xiàn)象,如北魏時《李波小妹歌》中女子勇于參加戰(zhàn)爭的故事。直至明清,才子佳人小說出處說是其為女性張目,這樣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得更多。
不少小說記載的都是佳人們女扮男裝?!队駤衫妗分杏斜R夢梨與蘇友白初次會面時,假借身份,言為妹妹說親?!锻鹑缂s》中假扮男子的趙如子巧遇司空約。《麟兒報》的女主幸昭華被雙親定下親事,可自己母親嫌棄男方家貧,執(zhí)意退婚:“你一個尚書小姐,又生得千嬌百媚,怕沒有富貴公子來求,怎肯守此空盟,失身匪類。何不另擇卿相豪門,招個風(fēng)流貴婿,方才遂我心愿。”幸昭華并非嫌貧愛富之人,毅然扮作男裝出走,堅守純潔愛情。女扮男裝是對舊有觀念的突破,具有一定進步意義。此外的《春柳鶯》《人間樂》《蘭花夢》等都有類似情節(jié)。無論是哪一種角色轉(zhuǎn)換,都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對愛情的追求。
恩格斯曾說:“初夜權(quán)從封建領(lǐng)主手中轉(zhuǎn)到了資產(chǎn)階級工廠主的手中。賣淫增加到了前所未聞的程度?;橐霰旧砗鸵郧耙粯尤匀皇欠沙姓J的賣淫的形式,是賣淫的官方的外衣,并且還以大量的通奸作為補充?!敝袊糯姆饨ㄉ鐣嗍沁@樣,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束縛著有情男女。小說中的佳人們始終敢于大膽尋求與自己心靈契合的良人,這是我國歷史上女性婚姻觀的一種進步。
二、女性有才學(xué)、有膽識的形象突出
才學(xué)可以在閨閣生活中通過自身修養(yǎng)而獲得,膽識則是女性在社會生活中通過不斷歷練而獲得的?!逗缅蟼鳌分械乃摹半m然是閨閣淑女,實不愧須眉男了。一凡事件件皆先知,種種周備”,是一個有膽有識的才女。水冰心這一佳人形象出現(xiàn)較早,她的處世才華、個人膽識令人折服。于官場,她了解甚多;于人心,她心如明鏡。這一人物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固有形象。此外,人們不難發(fā)現(xiàn)才子佳人小說中還有許多類似形象,如《錦香亭》中拒絕權(quán)貴的葛明霞,《玉支璣》中敢于捉弄高官之子的管彤秀,她們大多足智多謀,在惡勢力面前不卑不亢,堅持維護自身權(quán)益。
才子佳人小說有著眾多可取之處,它對女性形象的刻畫便是一大進步,打破了“女子無才就是德”的傳統(tǒng),豐富了小說人物的庫存。以《平山冷燕》中的山黛為例,她不僅有非凡的美貌、氣質(zhì),其才華更是十分了得,正如《白燕詩》曰:“盈盈一九,問年隨道韞之肩;了了十行,品才有婉兒之目?!彼嬉娀实蹠r,小小年紀便能不卑不亢,當場行文,震驚朝臣,無愧才女之稱。后期的才子佳人小說中有一部名為《雪月梅》中描寫了巾幗英雄華秋英,在《雪月梅讀法》中有道:“華秋英是第一人物,歷觀諸書,有能詩賦者,有能武藝者,有絕色者,有膽識者,而華秋英則容貌才華,膽量武勇,無不臻于絕頂,當是古今第一奇女子。”此處,佳人的才色與膽識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這時的才子佳人小說中,突出了佳人的才學(xué)、膽識。為國立功、保家衛(wèi)國不再是男人的責任,佳人們不必再依附男性,女子也可以勇敢書寫人生,這在小說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美麗的一筆。
三、女性甘于犧牲,主動接受一夫多妻制
才子佳人小說中的女性寄托著作者本人的美好理想,他們在塑造這些佳人形象的同時,賦予其美貌、智慧。即便如此,作者仍覺得有所欠缺,在他們看來,理想的紅顏還應(yīng)具有“賢良”的美德。
《玉嬌梨》中的白紅玉、盧夢梨兩位佳人,在得知兩人愛的都是蘇友白時,兩人決定絕不獨嫁;《玉支磯》中的管小姐和卜小姐兩人亦是你推我讓;再看《春柳鶯》中的畢臨鶯小姐,更為驚人,在得知未婚夫與他人有情之后,竟然主動請纓,幫助未婚夫把心上人娶回家,過上二女共侍一夫的日子。
在才子佳人小說中,這樣的作品數(shù)不勝數(shù),《錦香亭》《五鳳吟》《水石緣》等作品中均為一夫多妻……這些作品中的佳人們總是甘于犧牲,毫無怨言地去付出。從某一方面來說,一夫多妻這種與人性相悖并還作為理想的婚姻制度,大概也只有在才子佳人的小說中才會見到。新時代的婚姻只認同一夫一妻制度,這涉及夫妻婚姻的原則性問題。作為文學(xué)研究,每一事物的出現(xiàn)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應(yīng)客觀看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是所有文學(xué)研究者應(yīng)堅持的觀念。
四、結(jié)語
明朝中葉,李贄提出了“童心說”———“人即道也,道即人也。人外無道,而道外亦無人?!边@樣的理論經(jīng)歷了重童心—重自然—重情感的過程,堅持反對宋明理學(xué)。當時社會中也出現(xiàn)了不少自由言論,如反對婦女守節(jié)、反對男子納妾等,在此基礎(chǔ)上,才子佳人小說必然受到不少影響,以致于女子才學(xué)方面得到重視,男女平等思想曼延開來。再者,科舉制度在那個朝代更迭的年代,遭受重創(chuàng),大多數(shù)文人出身卑微,想靠讀書獲得名利,以此一躍龍門的途徑幾乎被腰斬。因此,他們打造出完美的佳人形象,傳遞佳人的婚姻觀念,寄托自身的理想。明清才子佳人小說提出了與之前不一樣的愛情觀,小說將情感、自由與平等作為愛情的六字箴言。換句話說,這些都在提倡反對禮教,宣揚個性解放,把“情”放在兩人結(jié)合的核心位置,倡導(dǎo)以自由為前提的戀愛。這些觀念不僅為經(jīng)典名著《紅樓夢》中寶黛釵的愛情故事作了鋪墊,也促進了鴛鴦蝴蝶派的發(fā)展。
(北方民族大學(xué)文學(xué)與新聞傳播學(xué)院)
作者簡介:彭姣(1995-),女,重慶黔江人,碩士,研究方向:魏晉隋唐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