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華
旅游,旅行游覽之謂也。近些年來,隨著國人收入的增加,旅游,成為許多人假期的首選。到各地去旅游,飽覽山川形勝,探尋人文古跡,參觀博物館、藝術展,參加民俗活動,品味各地美食……旅游,不僅能讓人放飛心情、愉悅身心,還能使人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因此,旅游,已經成為國人“休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
不過,現而今許多人的“旅游”,還停留在“上車就睡覺,下車就尿尿,到了景點就拍照,一問看到了什么卻說不知道”的“初級階段”。筆者無意貶低這種“初級階段”的旅游方式,只是想提個小小的建議,如果在旅游前,能夠對目的地的自然、人文景點積攢一些必要的知識;在旅游中,能夠將這些知識與景點“互參”,那也許會增加旅游的興味,真的達到了通過旅游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的目的。
我國的人文景觀,特別是年代久遠的人文景觀,比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zhèn)、名村,名人故居,重點保護建筑,其背后,都有著豐富的內涵典故和歷史故事。建筑是凝固的歷史,包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容。不過,不去了解這些建筑背后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內涵,單純去看這些建筑,實達不到了解歷史的目的。
以北京紫禁城為例。到過紫禁城的游人都知道,紫禁城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明清兩代皇帝行使權力最重要的宮殿。在三大殿所形成的巨大的二進四合院的四角,各建立了一座重檐歇山頂的單層小型殿宇——崇樓。為什么要在四角建立崇樓?原來,這是營建者基于《周禮·考工記》中高等級建筑的四隅之制。依據《周禮·考工記》,在建筑群的四個角建起四座崇樓,表示系牢“四維”?!八木S”原指大地的四個角,在三大殿院落四角建立四座崇樓,其意顯然是確保三大殿的穩(wěn)固,進而寓意江山的穩(wěn)固。又如紫禁城內的人工河流——內金水河,形如一條蜿蜒游動的蛇;紫禁城背后的景山,狀若一只神龜。河如蛇而山若龜,其意為何?原來,建立紫禁城的明成祖朱棣,自北方起兵推翻明建文帝,另辟新都北京,他認為是受了北方真武大帝的護佑,而真武大帝的“寵物神獸”,就是龜和蛇。在紫禁城建筑群安排龜山蛇水,就是希圖繼續(xù)得到真武大帝的護佑。
又比如位于河北定州的開元寺塔,是建于宋代的樓閣式八角磚塔,高達84米,是我國現存最高的古塔。這座塔,位于宋遼交界的北宋一側,故又名“料敵塔”——宋朝官兵瞭望敵情之塔。近千年前,宋遼紛爭,古塔見證過無數次宋遼之間兵戈交錯,鼓角爭鳴的故事。再如河北懷來縣境內的雞鳴驛,是始建于元代的古老驛城,有保存完好的城墻、甕城、驛丞署、武廟、“井”字形的功能區(qū)布局……通過它,可以了解元明兩代的驛路(郵政)制度;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慈禧、光緒自京師西逃西安,曾住宿在雞鳴驛,驛城中現存慈禧當年住過的西廂房……
帶著故事去旅游。在旅游的時候,能夠在拍照留影、大快朵頤之余,帶著故事去欣賞相關景點,將“凝固的歷史”與人文掌故和歷史故事“綜合品茗和賞析”,對增長知識、豐富閱歷,實有裨益。久而久之,定會增厚人生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