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北方,有吃糕的傳統(tǒng)習俗。遇到紅白喜事,逢年過節(jié)、蓋房、搬家、慶生等重大活動,都要吃糕。
吃糕是文化,因為糕和“高”諧音,更是吉祥美好的祝福。常言道:“搬家不吃糕,一年搬三遭”,說明民間對“吃糕”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偶爾路上行人問你干啥去,假如說是吃糕,那就意味著參加事宴了,說吃喜糕就是參加婚禮去。
小時候的農(nóng)村,因貧窮落后,一般村里都種一點黍子。因為黍子耐饑不好消化,有時候受苦人一天吃一頓糕就夠了。陰山后的后山因為氣候限制沒有條件種糜黍,就用莜麥和小麥來川底換一點黍子回去做糕。我們在生產(chǎn)隊時期,吃一頓糕大概要準備三天左右的時間。為了方便,我們家經(jīng)常吃母親做的帶皮黍子糕,黃米糕也是有親戚來家或者是過節(jié)改善伙食時候吃,油炸糕一般都要等過年或者是稀罕的親人們上門才可以吃到……
那時候因為還沒有電,也就沒有做黃米的噴粉機和去皮的“鋼磨”。把黍子磨成黃米做成糕,需要好多麻煩的工序。先把黍子碾成黃米,糠皮是上好的牛羊豬飼料(拌料),扒皮的黃米就可以淘米了,一般都要頭一天淘好黃米,然后再去有碾子的人家去壓碾子。
壓碾子可是個費力活,有毛驢的時候可以套上毛驢,沒有毛驢的時候只能人工推碾子了,往往為了吃一頓糕,推上一個上午的碾子,才疲憊不堪地回家做糕。
最辛苦的是父親,壓碾子已經(jīng)夠累了,眼看我們一個個饑腸轆轆,他忍著饑渴還要就火拉風箱蒸糕,十幾分鐘后蒸好了,然后弄一點麻油搓(踩)糕,燙手的時候沾一瓢冷水,慢慢就柔軟了。這時,我往往迫不及待地讓父親揪一塊,弄一點點麻油就吃開了。那味道,回味起來現(xiàn)在還垂涎欲滴。
那時候,因為饑餓和糧食短缺,農(nóng)忙季節(jié),媽媽做過最多的是帶皮的黍子糕,連糠帶面在一起,為了增添口感,夏季弄一點點麻油抹好,熬一點漂著幾朵油花花的土豆湯,非??煽谀宛?,夏天偶爾吃剩的,放學鏟一塊冷吃也能充饑。冬天的時候,找?guī)琢B樽訐v碎,倒在菜湯里,就是晉蒙一帶最喜歡吃的“麻糊糊”糕了,吃起來非??煽?,偶爾吃剩一點,第二天帶一塊到學校,在火爐子烤烤,就著沾滿爐灰的烤糕,也是難得的午餐。那時候,因為貧窮,學校中午不放學,我們在冬天從來就沒有吃早午飯的習慣。
村子不大,連光棍漢算上也就百十戶人家,因為父母親的特殊愛護,遇到“吃糕”的日子,一般都打發(fā)我去好好吃一頓糕,那才是現(xiàn)在吃到的油糕,也是小時候夢寐以求的一頓美餐,好人家的事宴有一點肉,一般加豆芽菜一共四個菜,當?shù)厝私杏菜谋P,普通人家一般就是炒雞蛋,涼拌豆芽菜,大燴菜這三個,不夠吃就是吃油炸糕了。每次我都要吃到了撐得難受,才肯罷休。
每每我去參加事宴吃糕的時候,總能遇到一大堆要飯的窮人,個個都是衣不蔽體,打老遠跑來討一頓美餐。遇到娶聘人家的喜事,看見門口掛著的紅布條,他們打遠就開始了“念喜”,邊走邊高聲念叨著:“一進大門喜見喜,我給東家來送喜……”,說一堆順口溜之類的打油詩,增加了不少熱鬧氛圍,東家聽著祝福新人的話語,賞賜他們吃一頓糕或給幾個喜錢;遇到白事宴一進門就幫忙挑水,忙前跑后,格外主動積極,只為了東家能賞賜一頓糕,其實東家也是確實需要這些幫忙挑水打炭的人們。
我有時候在思忖,在上個世紀中期,信息技術(shù)還不發(fā)達,也不知道他們怎么能聞見“油糕味兒”的,總能按時大老遠過來吃糕。細想也許是饑餓和貧窮的一種求生本能吧,老家有句話叫做“做甚的務(wù)甚,討吃的務(wù)棍”。
饑餓伴隨著童年度過,吃糕是一件奢侈的愿望,我和姐妹在饑餓和貧窮中也慢慢長大成人,而今也吃過不少的紅白事宴,總覺得還是媽媽做的那糕,至今回味無窮。由此,讓我想起來了媽媽說的那句老話:“飯給饑人吃,衣給寒人穿,錢給窮人用”,也許在饑渴難耐的時候,那兒時的糕,最誘人,最美味。
我們一起追憶似水年華的時候,總難忘記磨房里父母親的身影,過年的時候總能聞到撲鼻香的油糕味兒,總感覺媽媽做的油糕還在嘴里回味著。
而今時代進步了,“吃糕”文化還在塞外鄉(xiāng)村傳承,也是農(nóng)村文化主要部分。父輩們受的苦,我們不再承受了,現(xiàn)在有了機械化,現(xiàn)代化的農(nóng)村,吃糕已經(jīng)成了家常便飯了。好多下一代不知道現(xiàn)在的來之不易啊,在此告知后人,珍惜現(xiàn)在,珍愛家人的陪伴。
作者簡介
盧有成(1963.12—),筆名沙棘,內(nèi)蒙古人,1984年華北電力大學畢業(yè),高級工程師。專業(yè)之余喜歡寫寫詩文?!毒绦≌f》雜志社特約作家、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青年文學家》理事,《渤海風》雜志社簽約作家。文章散見于《中國文藝家》《散文百家》《西部散文選刊》《中國作家網(wǎng)》《中國詩歌網(wǎng)》《青年文學家》等文學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