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在廣東山村扎根大半輩子的阿爸、阿媽第一次到北京旅游。登上萬里長城,阿媽迫不及待地發(fā)照片和“兒子” 張志闊分享。這是一個溫暖而特殊的家庭——37歲的“兒子”張志闊,是老夫婦早逝的孩子張沛然的大學室友。時光流轉,他替友盡孝已經(jīng)走過15個年頭。
好兄弟意外去世,一定要“替沛然盡孝”
2001年秋,湖北警官學院開學。張志闊一個人提著行李箱來到宿舍,剛進門,滿臉憨笑的張沛然主動來幫忙,倆人成了睡在上下鋪的兄弟。在張志闊印象中,張沛然為人和善、樸實。同為農村長大的兩個熱血青年懷揣共同的夢想——加入警隊,當一名警察。
暑假,正是張沛然家鄉(xiāng)漫山遍野的荔枝成熟的季節(jié)。張志闊至今仍清楚地記得,那年7月,自己接連做了幾個奇怪的夢,每次都夢見張沛然推門走進宿舍,但醒來一看,張沛然的床上空蕩蕩的。張志闊跑到小賣部撥通張沛然家的電話,電話里,張志闊聽到像是靈堂里誦經(jīng)的嘈雜聲。老人在電話里聲音沉重,“我們家沛然不在了”。
原來,張沛然不忍年邁的父母在酷暑下勞作,獨自開著農用手扶拖拉機上山,不料發(fā)生意外,連人帶車翻進山溝。噩耗傳來時,張母兩眼一黑癱倒在地,連續(xù)幾天沒有吃東西,張父年近花甲痛失愛子,視力因為哭泣嚴重下降。
聽著老人揪心的哭聲,“替沛然盡孝”的念頭閃現(xiàn)在張志闊腦海里。不想讓善意的想法變成空頭承諾,張志闊并沒有把這個想法說出來。從那時起,千里之外的那個“家”成了他心里的牽掛。
“這是我們家阿志”,阿爸、阿媽的笑容多了起來
2005年畢業(yè),張志闊第一次踏上了前往廣東增城的“探親路”。
張志闊住進了沛然以前的房間,他一邊備考公務員,一邊幫忙分擔家務。拌豬食、洗豬圈,給荔枝樹剪枝、除草……“沛然以前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有了“兒子”的陪伴,阿爸、阿媽的笑容逐漸多了起來,無論是去趕集還是走親戚,阿爸、阿媽都會緊緊地牽著他的手,逢人就介紹“這是我們家阿志”。半年的朝夕相伴,阿爸、阿媽的笑容多了起來,這個家的笑聲也多了起來。
張志闊計劃報考東莞的公務員,因為“離增城近,可以一輩子照顧二老”。報名時,阿爸、阿媽、姑姐、三叔、四叔……一大家子帶著土特產(chǎn)去給他加油。然而,張志闊在激烈的競爭中落榜了,只好回老家湖北仙桃報考。
2006年,張志闊最終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績通過湖北仙桃市公務員考試,當警察的夢想終于實現(xiàn)。面試官公布成績后,他激動地打電話告訴千里之外的阿爸、阿媽,終于圓了自己和好兄弟張沛然的警服夢。
報喜之后,張志闊坐在花壇旁痛哭流涕——他親生母親因病去世,終究沒能看到他穿上警服的模樣。
年年“回家”,15年來一次沒落下
警隊工作繁重,湖北、廣東又相隔千里,阿爸、阿媽高興之余,內心也有些失落,“阿志不能陪在身邊了”。
工作后不久,阿爸、阿媽日夜想念張志闊,猶豫再三開口:“阿志,能不能回來看看?”張志闊于是常常買周五晚上的火車票,專程看望二老,周日又匆匆趕回。
值班、破案、出差……生活和工作忙碌而有序。張志闊買房、娶妻、生女、升遷。不管工作多忙,他年年“回家”,15年來一次也沒落下。
2013年,張志闊第一次帶著妻子去見阿爸、阿媽。阿爸特意將張志闊小家庭的照片掛在進門最顯眼的位置,阿媽忙著殺雞宰鵝,烹制了豐盛的晚餐。大伯、三叔、四叔、五叔、六叔以及堂兄弟們歡聚一堂,足足坐了5桌,比過年還熱鬧。
女兒5歲時,張志闊帶她到增城探望二老,女兒一聲“爺爺奶奶”,讓兩位老人樂開了花。
張志闊默默替友盡孝的事跡逐漸傳開。當?shù)孛襟w找上門來采訪,被他婉言謝絕。張志闊覺得這只是循著本心,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幫好友盡了一點孝心,“很平常很普通”。后來,有領導給他做工作,他才慢慢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以通過媒體報道,影響更多的人。
2015年12月,張志闊獲評“感動仙桃十大道德模范”。組委會直接把阿爸、阿媽、姑姐(阿爸的妹妹)3位老人接到仙桃。張志闊又驚又喜,和妻子、岳母帶上厚厚的棉衣,到車站將老人接到家中。
“多虧了阿志,我們才熬過來?!?5年替友盡孝,阿爸、阿媽雖頭發(fā)漸白,但笑容漸漸多了。張志闊知道,遠在天堂的好兄弟對年邁的父母多了一份安心,而自己的身邊也多了一群相親相愛的家人。
(摘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