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儒雷
10月初,影友相約再去稻城亞丁,我欣然隨行。影友告訴我這次出行要先去新龍縣,它的景色不遜于稻城亞丁,甚至比它還要原始,還要封閉,還要陌生,還要鮮為人知。10月11日凌晨,我們驅車從色達嘛榮五明佛學院出發(fā),沿著新修的柏油路,穿過金馬草原,翻越海拔4580米的乃龍山埡口,進入新龍縣“地之肚臍”——雅礱江大峽谷。峽谷幽長奇險,兩側山巖林立,山坡長滿奇草異樹,金秋十月,鱗皮云杉、冷杉、高山松、高山櫟以及叫不上名的樹種,樹葉鮮紅、金黃、翠綠、奶白,各種顏色疊加交織,錯落爭艷,層林盡染,相互輝映。從巴顏喀拉山南麓發(fā)源的雅礱江經(jīng)青海一路宣泄狂奔,到此被千山萬壑困鎖在山間谷底翻騰咆哮,轟鳴聲震耳欲聾,音傳數(shù)里,江中巨石阻梗,浪花四濺,千姿百態(tài)的峰景、林景、石景、水景讓人目不暇接,但因道路狹窄,彎急陡險,最終不敢停車拍照,無緣留存。
耗費兩個多小時穿過107千米長的峽谷通道,來到坐落在峽谷中的新龍縣城,雅礱江穿城而過,把縣城劈成東西兩半。吃飯間,店長說:“要看景,還是去措卡湖,美得很!40多公里又不遠。”飯后,車上導航指引著我們沿著217省道向南,行駛約30公里,穿過雅礱江上一座石橋,往公路西側山上攀登,山路陡峭,坡陡彎急,兩車相錯,一車得找停靠避讓地方,確實驚險。
越野車轟鳴著喘著粗氣,好容易上到山頂,猛然看見一彎彩虹架在兩山之間,我們欣喜若狂,急忙把車停在路邊,拿出相機急切鎖定,生怕彩虹瞬間消失,拍完彩虹才發(fā)現(xiàn)車頭不遠處有根欄桿,原來這是一個正在建設中的景區(qū),還沒有正式對外開放。交費后進入林間彎道,當車剛駛出墨綠的森林,影友們突然一齊驚叫,定睛望去,一座黛綠的青山、一條從天而降的碎石瀑布、一方金碧輝煌的寺院、一池清澈透亮綠寶石般的圣湖、一排圍湖而建紅白黃相間的五彩藏式民居,這些景致像從天而降的畫卷,一下子全部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我們興奮之極,顧不上贊嘆,一下車就奔跑到湖邊拍照,碧波萬頃,清澈見底,仿佛一塊無暇的翡翠光彩奪目,湖面平靜得仿佛一面鏡子,寂靜得萬物無聲,時光凝定。上山時還細雨蒙蒙、云遮霧罩的天空,竟然在瞬間云開霧散,碧空如洗,云白如棉,萬里通透,陽光燦爛。遠處雪山巍巍,眼前如夢如幻,措卡湖猶如天上掉下來的一塊翡翠鑲嵌在群山之中的一塊平地上。我們緊靠湖邊,小心翼翼地圍著圣湖邊走邊拍照,不敢呼喊,不敢自語,生怕驚擾了這一池肅穆靜謐的“仙境之水”。剛看見湖水是淺綠的,陽光照射下是亮綠的,樹蔭下是暗綠的,碧玉般的湖水,把藍天、白云、青山、綠樹、紅房、金寺全部擁在懷里,又折射釋放出來,晶瑩剔透,萬般迷人。
誰能想到,這海拔3900米的雪山之巔竟能秘藏著“人間仙境,九天瑤池”,這就是措卡湖,又名贊多措那瑪,藏語意為亂石叢中的黑色海水,湖面面積不很大,卻格外精致,位于新龍縣麻日鄉(xiāng)德巴村,是藏傳佛教傳人普巴登孜在1358年建起的一座噶舉派寺廟,取名措卡寺(措為湖,卡為邊,意為湖邊寺),其后,當?shù)夭匕晳T地改稱這個湖為措卡湖??粗@“一片被上天偏愛的土地”,我油然想起了瑞士鐵力士雪山上的特里布湖,想起了西藏雪域高原的那木錯,想起了新疆阿爾泰雪山下的喀納斯湖……
人間還有多少仙境,等待我們去掀開她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