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陜西省漢中市洋縣北部的華陽古鎮(zhèn)地處秦嶺南坡腹地,海拔800~3071米,較大的海拔落差及適宜的氣候環(huán)境孕育了極為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被譽為“秦嶺四寶”的朱鹮、大熊貓、金絲猴、羚牛同時在這里棲息繁衍,觀察和記錄到的野生鳥類多達300余種。
隨意漫步于華陽老街的小河邊,紅尾水鴝夫婦、白鹡鸰、白頂溪鴝、朱鹮、白鷺、大白鷺、蒼鷺就已收入囊中。作為留鳥的白頂溪鴝在華陽的夏天并不容易找到,而在冬季卻時常露面,這是因為它們也與一些獸類一樣,隨季節(jié)做海拔遷徙,夏季?;顒佑诟吆0蔚貐^(qū),冬季沿河溪下遷到古鎮(zhèn)周邊的河道。
冰封的河面上,一只白鹡鸰愉快地在冰上奔跑;形單影只的孤沙錐則享受著屬于自己的獨處時光。這是我連續(xù)兩年觀察到孤沙錐在華陽越冬了,由于只看見一只,同一只的可能性很大。鳥類通常有自己的“路線圖”,它們奮力越過喧囂繁華、越過高山大海,找尋那一方屬于自己的樂土。孤沙錐并不常見,它與其他沙錐的區(qū)別在于:臉上條紋偏白而非黃色;背上四條縱向斑帶為白色,這也是它們的顯著特征之一。
我站在風雨橋上觀鳥,冠魚狗在橋頂觀魚?!癮eek”的一聲,只見一只冠魚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俯沖向水面,一條細鱗鮭瞬間被它叼到嘴里。本以為要美餐一頓,但遺憾的是,獵物太大,難以下咽,最終功敗垂成。
河邊的山茱萸樹上,又來了另一只貪吃的小家伙——藍額紅尾鴝。我蹲在樹下看它。不一會兒,它飛到了樹邊的田坎上,慢慢地邊吃邊向我靠近。越來越近,近到差一點無法對焦,它沉浸在美食的世界里,好似我不存在。我索性放下相機,欣賞它大膽的表演,真是活潑的小精靈。
一個人的世界固然精彩,但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是不是更令人開心呢?之前在華陽大多數(shù)時間都只能看到一只大白鷺在河道里努力地捕魚。今年,新添了小伙伴,河道里出現(xiàn)了至少兩只大白鷺。大白鷺是一種體型偏大的水鳥,它偶爾駐足于將軍橋頂梁之上,任憑風吹亂它的羽毛,像一位智者一樣注視著華陽這座千年古鎮(zhèn)!
河道里還能看到兩種燕尾——小燕尾和白冠燕尾。小燕尾不怎么怕人,慢慢地接近它,并不會將它嚇跑,有時它還會主動送上門來,炫耀自己的飛行技術(shù);白冠燕尾則有一點膽怯,嬌羞得像是一個未經(jīng)世事的小女孩,聽到人走來的腳步聲,就急忙跳入樹叢中,又很快鉆進小橋下面藏起來了。
冬季,大批雁鴨類水鳥經(jīng)過長途跋涉來到漢江流域越冬,而在華陽能觀察到的雁鴨類并不太多,大多數(shù)也只做短暫的停留。數(shù)量比較多的要數(shù)????、綠頭鴨、綠翅鴨、鴛鴦了。鳳頭??、紅頭潛鴨、白眼潛鴨、斑嘴鴨偶爾在華陽停留一陣。
朱鹮,作為華陽的一道靚麗風景,已融入小鎮(zhèn)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冬季又獨具特色。因為只有在冬季,才能欣賞到“雪域朱鹮”的獨特美景。朱鹮身上那一抹粉紅色,就如同少女那漂亮的白里透紅的臉蛋,在大雪覆蓋的大環(huán)境中顯得尤為耀眼;飛翔的時候整個飛羽全是艷紅色,簡直一下子就溫暖了整個寒冬,人的心也跟著火熱了起來。
溫暖寒冬的不僅僅有朱鹮的色彩,還有灰胸竹雞的溫情。轉(zhuǎn)過了一個彎,十幾只灰胸竹雞抱成一團相互取暖的畫面就這么突然地映入眼簾,我不禁怔住,下意識地縮緊雙肩。擠暖,這種抵御寒冷的原始取暖方式,在此刻散發(fā)著溫馨的光芒,這種團結(jié)的力量在這個冬季給予我另一種溫暖。
要說驚艷,一定要數(shù)雪中的紅腹錦雞了,金黃、火紅的主色為銀裝素裹的冬日增添了色彩和暖意。望著眼下十幾只甚至幾十只紅腹錦雞集群在灌叢中、竹林下的雪地里覓食、嬉戲,頓時讓我們忘卻了刺骨的寒冷,心里卻是一片火熱和抑制不住的欣喜。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人們總是用這句詩來形容值得期待的遇見,而和鳥兒們的偶遇則更多幾分驚喜。我和同伴在河邊蹲守觀察普通秧雞覓食,只見這個家伙穿梭在蘆葦叢中,一會兒朝上,一會兒朝下,吃得熱火朝天!正在這歡天喜地的幸福瞬間,驚嚇卻來得太突然。猛然間,它好像碰到了什么“龐然大物”,嚇得扭頭就跑,一溜煙的功夫就跑到河道另一邊的石頭堆后邊消失不見了,獨留那個“龐然大物”在雜草叢中一陣亂竄。我和同伴也是一驚:“這么大個,身上大部分還是灰色,應該是環(huán)頸雉的雌鳥吧”。低頭再仔細查看相機大屏幕發(fā)現(xiàn)它并不是環(huán)頸雉,難道是一只大個頭的沙錐?后來又查閱資料確認是一只丘鷸,是華陽地區(qū)的觀鳥新紀錄。
下個冬季,我們還要繼續(xù)相約來觀鳥,去大自然中探索、欣賞和發(fā)現(xiàn)鳥類的美,聆聽鳥兒的歌聲,一起分享觀鳥的故事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