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華僑中學 張曉林
德育是核心素養(yǎng)下學科品質培養(yǎng)的重要內涵,是同學科關鍵能力培養(yǎng)具有同等地位的一個教育內容,加強德育理念在基礎教育階段教學中的滲透是新課程理念貫徹的必然要求。信息技術是培養(yǎng)高中生信息素養(yǎng)、提升信息技術綜合水平的一門重要學習學科,涉及網絡道德等眾多德育內容,非常有必要開展德育。
在現實的學校教育過程中,一些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伴有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如隨地吐痰、亂扔雜物等,這些行為習慣看似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可能會給學生的人生發(fā)展帶來不利影響。信息技術課程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在校園內的微機室內授課,其中對計算機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就是灰塵、水分,必須保持機房內空氣的干燥性與清潔性。如果學生存在隨意丟棄零食、隨地吐痰等行為,不注重維護機房內環(huán)境的清潔性與衛(wèi)生性,就會給機房內計算機的正常使用帶來不利影響,同時這些垃圾在機房中的打掃難度也比較大。這些看似不太重要的不文明行為實際上反映出了高中生道德素質滑坡的現象。實際上,高中生正處于行為習慣、價值觀“定性”的關鍵時期,可塑性相對比較強,所以這時候要注意抓住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本著認真、耐心、負責的態(tài)度,認真觀察每一位學生的行為表現,配合自身的教學指導與點撥,力求使全體學生逐步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具體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在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期間,要密切關注學生的行為表現,結合學科課程教學的內容,利用一切可以滲透良好德行品質教育理念的教育時機,加強正面引導,保證全體高中生可以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比如,在關閉計算機的過程中,部分高中生可能會直接切斷電源,這種錯誤的關機行為容易破壞計算機內的數據,對計算機的硬盤等造成損壞。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選擇“抓典型案例”的方式,在發(fā)現某一學生存在錯誤關閉計算機的行為后,及時帶領全班學生就“如何正確關閉計算機”這一話題展開探討,使學生深刻理解計算機的正確關閉步驟,但是要注意避免對學生進行直接批評和指責,否則容易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在全班學生激烈討論和交談后,這些存在錯誤關閉計算機行為的學生也會自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處,這樣無形中促使他們養(yǎng)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好的道德行為與習慣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依靠硬性的明文規(guī)定約束實現的,而是需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才能逐漸使得學生“內化于心”,所以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本著耐心、認真的態(tài)度,結合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基本特征與規(guī)律,注意常抓不懈,時刻注意提醒學生從點滴生活和學習中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地按照良好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做事情。比如,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之前,可以提前讓學生觀察自己身邊是否有垃圾、雜物,如果有的話要主動撿起來將它們丟棄到班級的垃圾桶中,這樣不僅可以快速完成打掃班級的任務,還會使那些存在亂丟垃圾行為的同學不好意思繼續(xù)亂丟垃圾,學會主動將垃圾扔到垃圾桶中。同理,在機房上課后,要提醒全班學生按照規(guī)定關閉計算機,并整齊擺放自己的桌椅。通過常抓不懈的努力,可以使高中生逐步將那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于心,最終實現外化于行的教育目標。
在新課程下,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材的內容較以往發(fā)生了較大改變,其中包含了許多適宜滲透良好道德修養(yǎng)品質等德育理念與內容的知識,為了更好地促進高中生道德修養(yǎng)水平的發(fā)展,需要教師注重立足于信息技術課程,深入挖掘教材中與德育理念和思想相契合的知識點,或者與德育有關的教學活動,確保立足信息技術課程來開展德育。但是在挖掘教材中有關的德育素材期間,也要注意結合高中生的思想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盡可能地增加道德教育內容的趣味性,這樣更有利于確保德育理念融入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具體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內容豐富,包括計算機操作的全部知識,所以實際的教學中可以結合德育的目標與要求,挖掘信息技術課程內容來有效地滲透德育思想,具體可以從愛國主義、遵規(guī)守紀、集體主義以及傳統(tǒng)道德等德育目標出發(fā),針對性地挖掘和利用可以使用的課程教學內容。比如,在培養(yǎng)高中生愛國主義思想期間,可以引導高中生對比分析我國和世界計算機的發(fā)展歷程,使學生意識到我國計算機發(fā)展起步雖然比較晚,但是發(fā)展強勁,當前的“天河”計算機等大型計算機的運算速率已經高居世界前列,借此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情感;或者可以在講解“word文字錄入”部分知識期間,拓展性地為學生講解五筆字型、WPS等一些表現優(yōu)異的國產軟件,借助這些拓展性計算機技術發(fā)展成就內容的講述,可以顯著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同時也有利于激發(fā)他們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知識的興趣。針對遵規(guī)守紀思想的教育,可以抓住計算機管理制度、操作規(guī)程以及基本道德信息規(guī)范等來要求學生嚴格遵從,使他們形成良好的遵規(guī)守紀意識。針對集體主義思想的培育,借助信息技術作品比賽活動,以小組的方式參賽,使學生在互相幫助、合作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體會集體學習的價值,培養(yǎng)他們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意識。
在平時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除了側重理論知識講授與上機操作訓練外,也可以立足課程教學,積極組織高中生參與各種各樣的信息技術作品設計活動,其間有效地融入正能量的德育思想,這樣更有利于提升德育水平。比如,在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期間,可以結合教學目標和內容,針對性地為高中生設計一些編程、視頻或動畫等作品任務,在確定創(chuàng)作主題與素材期間,選擇側重“父母之愛”“友情”“德育故事”“環(huán)?!薄皞鹘y(tǒng)文化”等德育相關的內容,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親自動手搜集、整理和應用作品創(chuàng)作素材的過程中實現情感升華,接受德育思想的熏陶,最終有效地促進學生德育修養(yǎng)的發(fā)展。
網絡是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最為核心的教學內容,也是滲透德育理念與思想的重要教學載體。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網絡已經成為高中生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且不可或缺的事物,其即時性、開放性與共享性使得其對信息的使用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網絡雖然可以給高中生的生活和學習帶來許多便利,但也容易使部分學生沉溺網絡而無法自拔,如沉迷于網絡聊天、網絡游戲、網絡購物等,這些都是由于高中生對網絡缺乏正確判斷造成的,甚至還有一部分學生錯誤利用網絡傳播網絡病毒、謠言以及詐騙信息等,最終走向危害國家、社會和人民的道路?;诖?,為了提高學生的信息道德修養(yǎng),可以注重網絡方面信息技術內容的教育、指導與點撥,具體要點如下:
在互聯網快速發(fā)展的今天,網絡上的內容眾多,其中不乏一些不健康的信息與內容,容易損害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為了幫助學生免受不健康信息與內容的影響,可以提前為他們推薦一些符合年齡特征的優(yōu)秀網站、聊天平臺與論壇等,使學生可以健康上網,避免受到不健康網絡信息的影響。比如,“China Daily”是一個英文版的中國新聞網站,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發(fā)展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蛘呖梢灾笇W生添加一些新教育或新高考方面的論壇,使他們與同學交流學習心得或者排解心中壓力,這些都有利于促使學生學會正確上網、健康上網。
網絡的便利并不意味著網絡就成了“法外之地”,網絡上的不當言論也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災禍,所以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要注意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讓他們懂得保護自己,同樣要他們明確網絡上不可以做出有違法律和道德的事情,否則同樣會給自己帶來不利影響。比如,要自覺尊重知識產權,不傳播盜版軟件或者其他專利信息、不傳播計算機病毒和木馬等,確保嚴格遵守上網的基本規(guī)范和法律規(guī)定,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
總之,信息技術是新課程下高中課程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發(fā)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在新課程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融入德育思想期間,教師可以立足小處,從課程與網絡幾個方面,加強良好行為習慣、道德修養(yǎng)水平和信息道德修養(yǎng)的教育,力求促進高中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與道德素養(yǎng)實現協(xié)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