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霞
摘 要 近年來,四川省西昌市反季節(jié)馬鈴薯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變一年一熟為一年三熟,受到城鄉(xiāng)群眾的廣泛歡迎,此項技術能提高經濟收入?;诖?,結合近幾年來推廣該項技術的經驗和教訓,在選擇適地、品種選擇、種薯處理、播種和種植方式、田間管理和防治病蟲害等方面,為廣大農戶提供早春馬鈴薯栽培技術。
關鍵詞 馬鈴薯;栽培技術;早春
中圖分類號:S53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2.030
隨著產業(yè)結構調整的進一步深化,發(fā)展高產優(yōu)質高效農產品成為農業(yè)發(fā)展的趨勢,西昌市充分利用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依托,大力發(fā)展優(yōu)勢農產品生產,特別把種植早春馬鈴薯作為發(fā)展優(yōu)勢農產品的一項短、平、快的項目來抓,配套及完善早春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大力推廣地膜覆蓋技術。通過種植不僅為市場提供大量反季節(jié)蔬菜,豐富了“菜籃子”,而且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成為一項調整優(yōu)化冬季農業(yè)種植業(yè)結構的一項新舉措。
1 選擇適地
早春馬鈴薯產量取決于地下塊莖。因此,必須深耕細耙,創(chuàng)造深厚、疏松的土壤條件,從而促進地下塊莖的迅速膨大。土地應選擇澇能排、旱能澆、透氣性好的壤質土或砂壤土,種植土壤最好呈弱酸性,前作以水稻為宜。土地前茬未種過茄科作物,遠離蔬菜或煙草的土地;適宜與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等作物輪作,早春種植可輪作換茬。
2 品種選擇和種薯處理
2.1 品種選擇
選擇品種優(yōu)、產量高、抗病性強、商品性好的品種,主要選用抗青、合-2、米拉、HP系列及部分當?shù)仄贩N,如紅眼窩等。
2.2 選種的方法
馬鈴薯一般有2~3個月的休眠期,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進行種薯選擇。最好選重量在30~50 g的小薯,利用馬鈴薯的頂端優(yōu)勢創(chuàng)高產。在鮮薯留種時,一定要剔除病、傷、畸形薯,選芽眼充實的薯塊,放入干燥的房中堆放待用。
2.3 種薯催芽
在11月底對未出芽的優(yōu)良種薯進行兩次催芽。第一次是在避光條件下,溫度保持在12~15 ℃,催芽10 d左右;第二次是將種薯攤開,利用晴天中午晾曬種薯,晾曬的時間為4~5 d,使其均勻受光,溫度以15~30 ℃
為宜,薯芽綠化后,用整薯或切塊作種[1]。
2.4 種薯消毒
薯種表面往往存在一定的病菌,會導致瘡痂病、粉痂病、黑脛病等,如果沒有及時對其消毒,細菌大量繁殖后,將影響薯種出芽率,最終致使作物低產甚至絕產。因此,進行種薯消毒十分關鍵,其操作多為噴灑藥水或者將薯種浸泡在藥水中??捎?.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5 min,或10%福爾馬林1份兌水200份噴灑薯堆或浸種5 min,用薄膜覆蓋悶種2 h,攤晾干后備用。
2.5 種薯切塊
若采用整個薯種進行播種十分浪費,為了節(jié)約薯種,要對種薯進行切塊處理。由于切塊不宜大也不宜小,主要根據(jù)兩方面來判斷。1)充分利用頂芽優(yōu)勢,保證每個薯塊2~3個芽眼,薯塊切成菱形塊狀;2)切塊的重量要相應的得到控制,薯塊重量以30g左右為宜,切塊時間一般在播種前1~2 d,嚴格切刀和用具消毒。同時,薯塊切完后要在切好的薯塊上均勻噴灑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用草木灰,充分翻拌。但在西昌市二半山區(qū),早春馬鈴薯栽培播種期正值1月嚴寒時期,切塊播種易爛塊死秧,為了充分發(fā)揮頂芽優(yōu)勢,防止切口傳染病菌病毒,采用整薯播種可減少早春馬鈴薯爛塊死秧,防止退化,提高產量[2]。
3 播種和種植方式
3.1 適時播種
西昌市早春馬鈴薯播種最適宜播種期在1月5日左右,如果提早播種,容易受凍害影響,而且生育期還會推遲,這主要是因為植株主莖受凍嚴重,甚至凍爛壞死,而枝葉只能從側芽重新長出,提早播種的80%以上均為主莖凍死后重新生長枝葉,致使生育期推遲。而1月5日左右播種的馬鈴薯由于受凍輕、主莖生長未受多大影響。氣溫穩(wěn)定后,生長健壯。早春馬鈴薯若過遲播種,又會影響到后茬作物的銜接。同時,馬鈴薯上市遲價格不如提早上市高,影響農民收益,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西昌冬天晝夜溫差大,早春馬鈴薯必需蓋地膜(特別是二半山區(qū)),以免出苗后溫度過低容易凍傷。地膜既可實現(xiàn)保溫的作用,又防止了土壤內水分的蒸發(fā),保證馬鈴薯生長具有適應的溫度與充足的水分,在二半山區(qū)水源不充足的地方,地膜對提高馬鈴薯產量還有巨大的貢獻。同時,在馬鈴薯栽種過程中,采用高廂壟作的方式,將薯種栽種后起壟,然后將地膜覆蓋,根據(jù)土壤溫度待幼苗破土而出后,借助開孔工具破膜,將幼苗引出。使凍害降至最小,至3月氣溫回升后,有充足的陽光促進莖葉迅速生長。因此,早春馬鈴薯適時播種和加蓋地膜都非常重要。
3.2 種植方式
播種技術采用深溝高廂雙行壟作,其規(guī)格是1 m開廂,寬行66.6 cm,窄行37.4 cm,窩距26.4~29.7 cm,雙行錯窩,667 m2植4 000~5 000窩(可比雨季密些)。播種后形成雙行平壟,后期在寬窄行上理溝將土壟于窄行上,形成深溝高廂的雙行高壟。
4 加強田管和病蟲害防治
4.1 施足基肥和早施追肥
在基肥不足的情況下,可結合播種采用溝施或穴施的方法施種肥,種肥最好施用農家肥。應重施底肥,多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每667 m2施1 000~2 000 kg農家肥、7~10 kg尿素、40~50 kg磷肥、10~15 kg鉀肥作底肥,溝施或全程施。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早施追肥。齊苗后25天,每667 m2施尿素5~7.5 kg提苗。
4.2 科學追肥、中耕除草培土
早春馬鈴薯出土苗高6~10 cm時,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深度9 cm;苗高15cm左右、現(xiàn)蕾前進行第2次培土;封行前即初花期進行第3次中耕培土,“頭次深、2次淺、3次刮刮臉”,以擴大根系的吸收。本地由于農戶還沒有完全轉變技術上新觀念,他們仍然按以前傳統(tǒng)技術只施底肥不追肥,只培1次土,不培2次土,通過示范種植以后改變了他們傳統(tǒng)種植方式。
4.3 病蟲草害防治
馬鈴薯病害主要有晚疫病、青枯病等,蟲害主要有二十八星瓢蟲、蚜蟲、蠐螬、螻蛄等。病蟲害的防治,最主要是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青枯病的防治要加強抗病品種的選擇;晚疫病的防治較好的藥劑是64%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在生長中后期,如果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要馬上噴施64%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溶液,每隔7~8 d噴1次,連續(xù)2~3次,即可控制病害發(fā)展,沒發(fā)病的田塊,也要噴施預防,每10 d噴施1次,連噴2~3次。蟲害主要是地下害蟲,可結合整地每667 m2用辛硫磷200 mL拌土撒施防治。
另外,要加強雜草的清理工作。要第一時間清除雜草,以防雜草吸收過多營養(yǎng)成分及水分。清理雜草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人工清理,也可以藥物清理或是機械清理。一般藥物清理雜草是在馬鈴薯種植后,出苗前2個時間段進行,用50%乙草胺乳油1.0~1.2 L·hm-2兌水
380 kg噴施在地面上,然后蓋地膜,這一除草方式的效率高達90%。
5 選擇晴天適時收獲
早春馬鈴薯的收獲時間,直接影響大春作物的播種時間。因此,選擇適時播種和適時收獲是早春馬鈴薯的關鍵。收獲時,注意收獲的深度要適宜,最大限度減少馬鈴薯的損傷[3]。收獲完成后,建議在田間放置1~2 d,待水分熱量散發(fā)完以后,按照馬鈴薯的大小分級,清除掉爛薯、病薯和損薯,然后進行科學貯藏。食用薯和商品薯不要進行日曬;種薯可以適當接受日曬,然后低溫存儲。
參考文獻:
[1] 王興美.早春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J].鄉(xiāng)村科技,2018(5):81-82.
[2] 謝聯(lián)翠,喬雪梅.早春脫毒馬鈴薯栽培技術[J].西昌農業(yè)科技,2004(2):26-27.
[3] 殷光奉.早春馬鈴薯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J].南方農業(yè),2015(25):20-21.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