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語
你聽說過鯨落嗎?當一頭鯨死亡,身軀沉入深海,這并不意味著生命的終結。相反,鯨的巨型尸體會在接下來的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里,形成一個繁盛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為各種海底生物提供源源不斷的養(yǎng)分。大到盲鰻、睡鯊、深海蟹,小至深海特有的厭氧細菌,都能受到鯨魚尸體的滋養(yǎng)。在漆黑的海底,這種由鯨魚尸體形成的生命孤島,就被稱作鯨落。
現(xiàn)代人常把自己稱作孤島,這或許是在抒發(fā)淡淡的悲傷。但在生理學上,這句話是成立的——人體中存在著1億個以上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總數(shù)超過10萬億個,涵蓋了細菌、真菌、病毒,甚至還有少部分從遠古洪荒穿越而來的古細菌。
如果把人體比作地球,那皮膚、腸道、口腔、呼吸道等部位就是微生物的非洲大草原,它們在這些地方同吃同住,既靠人體的滋養(yǎng)存活,也反過來作用于人體,影響身體機能,形成一個和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可以說,每個人的身體,都是比鯨落還要神奇瑰麗的生命奇跡。
來自比利時魯汶大學的耶洛·恩雷教授是世界頂級的微生物學者,他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與人類抑郁癥的關系,并說:“你不單單是一個人,還是行走的菌群?!?/p>
人類的祖先有很多,微生物就是其中一個。不過,看到這里,可能有的人心里還是會打鼓:身上這么多微生物,到底會對我干什么?
首先,它們可能會改變我們的基因。
目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人類基因組中有8%的序列來自逆轉錄病毒;還有科學家分析稱,人類有145種基因片段來自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就是說,當代地球人的祖宗并不完全是人,還有部分是細菌和病毒。
先別慌,這些微生物基因片段是在人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通過一個又一個偶然的基因交換事件,一點點進入人類基因組的。
至于對人體的影響嘛,目前還不清楚。不過,反正它們也至少存在于人類基因組中幾十萬年了,算得上是祖?zhèn)鞯娜旧w,既傳之則安之,知道自己身世的你笑著活下去就好。
雖然對基因組沒辦法,但對那些還在人體上活蹦亂跳的微生物,科學家們倒是越來越關注了。比如腸道菌群。研究發(fā)現(xiàn),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炎癥性腸病發(fā)病時,腸道菌群也會隨之發(fā)生明顯變化。而口服雙歧桿菌等益生菌可以調(diào)整腸道菌群,對很多腸道疾病也有治療作用,這也是消化科和兒科應用多年的基本操作。
眾所周知,皮膚同樣是人體微生物聚居的重鎮(zhèn)。在皮膚微生物里,74%~80%為細菌,5%~10%為真菌,10%~20%為病毒。其中關注度最高的,還是各種細菌在皮膚病中所扮演的角色。
從腸道的例子我們知道,調(diào)整局部微生態(tài),可以治療和預防相關部位的疾病,這個經(jīng)驗能否套用在皮膚上呢?
試想,如果可以通過某種手段來調(diào)節(jié)皮膚表面的微生態(tài),從而實現(xiàn)對皮膚病的治療,乃至達到美白、止癢、抗衰老的效果,那必將是科學界對皮膚疾病的認知及其治療手段的巨大革命。
幸運的是,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照亮了人類在皮膚微生態(tài)調(diào)控方面的道路。
10萬億個微生物住在人體內(nèi),難免會拉幫結派,形成各種勢力,互相傾軋,玩起“權力的游戲”。在部分皮膚病中,科學家們通過改變皮膚微生物菌群組成的比例,也可達到治療效果。
像大家耳熟能詳?shù)钠つw病,例如痤瘡、頭皮屑(脂溢性皮炎)等,早已證明與微生物密切相關,對微生物的調(diào)控是治療這些疾病的關鍵。
此外,皮膚上的微生物雖然互相打得熱鬧,但當它們面對來自外界的各種致病微生物和空氣污染物時,還是能攜手抗敵、抵御外侮的。它們能促進角質(zhì)形成細胞分泌一類叫作“抗菌肽”的物質(zhì),不僅可以殺傷那些死皮賴臉湊上來的病原體,同時還具有防黏附屬性,讓污染物和病原菌不容易黏附到皮膚上,形成了一道生物學意義上的屏障??梢哉f,皮膚微生物就是人類的皮膚守衛(wèi)。
在萬眾期待的抗衰老方面,皮膚表面菌群也能一展身手。正如網(wǎng)上鋪天蓋地宣傳的,氧化應激是皮膚老化的重要原因。而皮膚表面的細菌能夠分泌一種強效抗氧化劑,明顯改善角質(zhì)形成細胞的氧化狀況,從而延緩皮膚衰老。此外,這類抗氧化劑還能減少黑色素生成,甚至對黑色素細胞生長起到抑制作用,功能之全面,堪稱完美。
除了抗衰老和美白,皮膚微生物對人體的重要作用還在于調(diào)節(jié)免疫系統(tǒng)。
大家都知道,免疫系統(tǒng)就是人體的衛(wèi)兵,能抵御外來物質(zhì)和生物的侵襲??上?,衛(wèi)兵也不是天生就知道誰是壞人的,它們認識的只有距離自己最近的皮膚微生物。這些微生物一次次地刺激人體免疫系統(tǒng),讓免疫細胞高度警惕,狠狠記住了它們的樣子,保證以后再碰到它們絕不手軟??蓱z的免疫系統(tǒng),就這么在無數(shù)次的傷害中慢慢鍛煉成長。
有趣的是,因為每個人的皮膚微生物群都會隨著外界環(huán)境、外傷、抗生素應用等因素的影響而改變,這就使得每個人的皮膚微生態(tài)都是獨一無二的,可以給予自己的免疫系統(tǒng)獨一無二的刺激和訓練。利用這個原理,在未來也許可以選擇性地訓練免疫系統(tǒng)對某些物質(zhì)過敏或耐受,造福廣大過敏性疾病患者。
另外,皮膚菌群不僅僅作用于皮膚,甚至還能影響腸道菌群的穩(wěn)定。多項研究顯示,痤瘡患者的腸道菌群中,梭狀芽孢桿菌等益生菌所占的比例均發(fā)生下降。
總之,皮膚微生態(tài)的調(diào)控是目前皮膚科學界的熱點之一,而化妝品則憑借其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和頻繁度,當仁不讓地成為這場改革的弄潮兒??上ВM管所有人都知道這個領域的重要性和廣闊前景,但目前始終缺少有效的調(diào)控手段,大家都只能在黑夜中摸索,默默準備自己的“黑科技”,期待能成為第一束照亮黑暗的火把。
也許在不久以后,我們就能在科技的幫助下,讓身上的微生物寶寶們像小蜜蜂一樣任勞任怨地干活,不分晝夜抗衰老,談笑間成為能夠調(diào)控自己身體微生物的美麗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