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洋 陸遠 胡曉芹 馮輝 張敏 張鳳云(通訊作者)
(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心內科 江蘇 徐州 221000)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進展迅速,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對于急性S T 段抬高心肌梗死(S T E M I)的最佳治療方法是在短時間內進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以恢復心肌血流灌注[1]。但是有5% ~30% 急性STEMI 患者即使接受了急診P C I 治療,充分疏通梗死相關動脈,仍然會發(fā)生慢血流或無復流現象。無復流是P C I 術后相對常見且嚴重的并發(fā)癥,其會導致心肌微循環(huán)灌注不良,心肌持續(xù)缺血,削弱P C I 手術獲益,影響患者的預后[2]。本文旨在探討不同用藥方案改善S T E M I 患者P C I 術后無復流癥狀的效果與安全性。
選取2016 年8 月—2019 年3 月于我院就診急性STEMI急診PCI 冠狀動脈無復流患者86 例,其中男57 例,女29例,平均年齡(61.22±7.15)歲。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 例。對照組中男30 例,女13 例,年齡(61.08±6.68)歲;觀察組男27 例,女16 例,年齡(60.54±6.27)歲。納入標準:(1)入院診斷為急性STEMI 患者;(2)心電圖2 個或2 個以上相鄰導聯(lián)ST 段抬高者;(3)溝通順暢,無嚴重精神疾病者。排除標準:不符合納入與排除標準任何一條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 例數 性別 年齡(歲) 體質量指數(kg/m2,) 病程(h)男 女觀察組 43 27 16 60.54±6.27 65.37±5.16 6.21±0.29對照組 43 30 13 61.26±7.13 63.88±6.05 6.14±0.33 t[χ2] - [0.468] 0.497 1.229 1.045 P - 0.493 0.310 0.111 0.150
兩組患者PCI 術前均行常規(guī)抗血小板治療,即口服600mg 氯吡格雷、300mg 阿司匹林。橈動脈穿刺后鞘管注入肝素3000U,進行常規(guī)冠狀動脈造影,術中肝素劑量為100U/kg。手術出現無復流現象后,對照組立即冠狀動脈內推注硝酸甘油200μg;觀察組立即冠狀動脈內推注硝普鈉400μg 聯(lián)合替羅非班100μg。推注5min 后兩組均復查冠狀動脈造影,觀察病灶血管血流變化[3]。兩組患者術后均給予0.15μg·kg-1·min-1替羅非班靜脈泵入維持治療36h。
①觀察比較兩組用藥后TIMI 血流分級情況;②左心功能相關指標: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內經(LVEDD),左心室峰射血率(EDV/s);③PCI 術后30d 隨訪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發(fā)生情況。
數據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TIMI 0 ~I 級無顯著差異,觀察組患者TIMI Ⅱ級的比例低于對照組,而TIMI Ⅲ級的比例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靶血管血流分級比較 [n(%)]
觀察組的左心室峰射血分數、左心室峰射血率均高于對照組,左心室舒張內徑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相關心功能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相關心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 LVEF(%) LVEDD(mm) EDV/s觀察組 43 55.83±4.14 46.38±4.22 3.67±0.81對照組 43 49.35±3.62 50.16±3.79 2.49±0.58 t-7.480 4.370 7.767 P-<0.05 <0.05 <0.05
PCI 術后30d,兩組患者心絞痛、心肌梗死以及左心衰竭的發(fā)生率經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術后MACE的總發(fā)生率9.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0.23%,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的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 [n(%)]
無復流作為STEMI 患者PCI 術后的嚴重并發(fā)癥,增加了急性STEMI 患者的死亡風險,嚴重威脅其心功能及預后。目前對于無復流的發(fā)生機制以及其相關的臨床危險因素尚未完全闡明,多數學者認為其可能與血管收縮、微血管功能障礙、缺血性損傷、白細胞聚集等有關,由于血管收縮為最具可逆性的因素,因而目前臨床上多以血管擴張劑治療為主[4-5]。
硝酸甘油是通過血管壁某種細胞內代謝產生NO來擴張血管。NO 由血管內皮分泌,在小阻力血管中能夠有效舒張血管,同時還能夠抗血小板聚集、抗炎等[6]。硝普鈉是治療急性左心衰竭及高血壓急癥常用藥,能強有效的擴張動脈和靜脈,是NO 的直接供體,不需要細胞內的代謝導出,從而可以直接舒張血管,增加血管的的血流量[7]。替羅非班有內皮細胞保護作用,能夠競爭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纖維蛋白原與其結合,此外還能夠溶解已形成血栓,促進血流再灌注,改善梗死相關的血管復流。有研究顯示急性STEMI 患者急癥PCI 術后硝普鈉與替羅非班聯(lián)合使用,可以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降低靶血管無復流發(fā)生率,更好的改善心肌功能。
本文中,對照組冠狀動脈內推注硝酸甘油,觀察組冠狀動脈內推注硝普鈉聯(lián)合替羅非班,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TIMI Ⅱ級的比例低于對照組,而TIMI Ⅲ級的比例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觀察組能夠有效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情況,心肌灌注更好;觀察組的左心室峰射血分數、左心室峰射血率均高于對照組,左心室舒張內徑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觀察組能夠有效增強心臟舒縮功能,使心臟重構和心功能得到顯著改善;觀察組術后MACE 的總發(fā)生率9.3%顯著低于對照組30.23%(P<0.05),說明觀察組能夠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硝普鈉聯(lián)合替羅非班治療STEMI 患者PCI 術后無復流效果明顯,能夠改善血流灌注以及心功能,同時減少MACE 的發(fā)生,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