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峰琴,單 燕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04醫(yī)院,江蘇 無錫 214000)
由于老年人的年齡增長,其骨質與身體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這樣就會導致更多疾病的出現(xiàn)[1]。其中由于關節(jié)炎的病變與鈣質的缺失從而導致骨折與腰椎管狹窄的問題出現(xiàn)。這在骨科疾病的治療中非常的常見,針對于老年病患的身體極為特殊,因此有必要對其開展全面且具有針對性的康復干預[2]。其對于促進患者疾病轉歸來講,意義重大。特此,本文全面探究高齡骨科手術患者在醫(yī)院的康復護理的有效性,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2018年5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高齡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視為觀察組,其中男56例,女 44例,年齡均值為68.89歲,其中打擊傷共計18例,車禍傷共計26例,跌倒傷共計34例,其他原因22例。
另外選擇同期來我院接受骨科手術治療疾病的100例患者為對照組。其中男性55名,女性45名。年齡均值為 62~83歲,年齡均值為67.59歲。在此其中,打擊傷共計19例, 車禍傷共計25例,跌倒傷共計35例,其他原因21例。
經對比,兩組受試者基線資料無明顯差別,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入院之后,接受常規(guī)化護理干預。以此為基礎,觀察組患入院后接受康復護理干預,具體內容為:
詳細為:
(1)體位干預:護士為患者擺放適宜體位,強化疾病觀察力度。輕快移動病患,以免發(fā)生二次傷害[3-4]。
(2)心理干預:掌握病患心理情況,利用有效方式緩解患者內心不良心理。積極排解患者內心苦楚,讓其主動說出內心真實想法,幫助其樹立起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5]。
(3)日常護理以及生命指標監(jiān)測:指導患者正常大小便,做好疾病監(jiān)測,保證病情穩(wěn)定。老年患者在完成手術之后,由于其生命體征相對不穩(wěn)定。所以說,患者需要接受常規(guī)化心電監(jiān)護24 h~72 h的特級護理。完成手術之后,在受試者生命體征全面穩(wěn)定之前,院內醫(yī)務人員應當每相隔15分鐘查看患者脈搏呼吸情況1次[6-7]。同時也要積極觀察患者神志清醒水平以及血氧飽和度指標。等到病患生命體征全面穩(wěn)定以后,每相隔4 h測量1次體溫。積極觀察患者病情改變情況,以全面確保其生命健康安全性,積極保護患者的生命安全。
(4)壓瘡干預:關于壓瘡的預防要點為:由于受到年齡因素的影響,和青年人相比老年人機體各項機能退化行動緩慢。加上患者受傷以后長期臥床,因此加大了壓瘡發(fā)生概率。針對于這種情況,在老年病患臥床時護理人員應當勤更換床單、被褥,保證其干燥整潔。另外也要定期更換專用的隔尿墊,以降低受試者皮膚由于長期受到汗液尿液等等浸漬而對皮膚產生刺激。定期為患者翻身,可利用側臥30°的姿勢進行該項工作。勤活動四肢,通過此法不但能夠提升病壞皮膚抵抗能力,也有助于促進受試者疾病轉歸[8-9]。
(5)飲食干預:患者術后應當進清淡、營養(yǎng)飲食。不可進食生冷刺激食物?;颊咴谕瓿墒中g之后,必須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食。結合受試者當前病情,醫(yī)生應當對患者的腸鳴音情況加以聽診。待其恢復至正常水平之后,告知病患可飲用少量水。在此期間內,查看患者是否存在諸如嘔吐、惡心等不良情況,倘若不存在,可告知患者家屬喂食患者稀飯、果汁等等。值得說明的是,如果患者同時合并2型糖尿病,則不可喂食稀飯。病患完成手術后24 h之內,應當進食清淡流食。同時也要增加牛奶等等高蛋白流食的攝入比例。在疾病恢復中期,告知患者多進食新鮮蔬果,利用強化營養(yǎng)的方式,全面加大患者術后免疫 功能。
(6)術后訓練康復指導:完成手術后的訓練和護理要點為:由于患者術后久臥、年齡高,行動能力不佳,令其活動受限。相關統(tǒng)計表明:接近60%的老年人由于未能得到良好照護,于半年內臥床死亡。所以說,有效強化患者術后活動量非常重要。科學的活動練習可在根本上減少高齡患者臥床死亡率。倘若病患病情嚴重,無法實現(xiàn)下地活動,則要在康復師的指引之下,護士協(xié)助病患于床上進行被動練習。針對于恢復良好者,可指導其下地活動。進行此項工作之前,開展行之有效的評估工作。倘若病患經過手術后固定患肢妥善,生命體征穩(wěn)定,腰背及腹肌力量,達到正常水平且鎮(zhèn)痛效果滿意,患肢肌力水平在三級以上,健側肢肌力水平在四級以上,視為下地活動的條件。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之下,病患可借助事先經過調制的助行器進行康復鍛煉。在進行此項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積極查看患者所出現(xiàn)的身體反應,等到其疾病不斷好轉且體力漸漸恢復的狀況之下,加大活動力度?;颊叩目祻瓦\動應當以不累為原則。
現(xiàn)如今,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致使老年骨折疾病發(fā)生率有所上升?;颊咄瓿墒中g治療后,如未能精心護理,極有可能出現(xiàn)各類并發(fā)癥,例如下肢DVT、肺部炎癥等等。另外術后痛感強烈,也影響了其術后轉歸。常規(guī)護理法雖說能緩解患者痛感,但未能重視患者其他方面的護理以及心理干預,因而局限性大。針對性康復干預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有著創(chuàng)新性、整體性以及高效性的特點,重視患者主觀感受,可以積極緩解患者痛感,提升護理滿意度。
針對于老年骨折病患來講。必須利用有效方式強化其全身鍛煉力度。有效激發(fā)變化自身的潛力。在進行相關工作過程中,護士可要求病患于床上自主完成一些力所可及的運動。同時配合腹式呼吸,吸氣時受試者腹部隆起,呼吸時放松腹部。如此進行,可有效鍛煉患者的膈肌,在此同時護士也應當按摩患者的腸胃,預防便秘。受試者經過諸如膝蓋伸直等等訓練,可全面活動外側關節(jié),促進了疾病轉歸。本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后,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更高,護理質量分數(shù)更高,P<0.05。
總而言之,針對于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骨折患者來講,為其開展康復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可以提升護理滿意度,因此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