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 舞
優(yōu)秀的作品猶如沙堆里的金子,無論何時何地總是最閃亮的。2019 年6 月, 經(jīng)過專家初評和湖南省委宣傳部部務會議審定, 湖南省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 五個一工程”獎作品評選結果揭曉,全省14 個地市與省直單位一共19首歌曲獲獎。按理說,個人獲獎的難度非同尋常,然而,有一位作曲家獨占鰲頭, 竟然有兩首歌曲獲獎, 引得眾多音樂家對他青眼有加,展示了不凡的實力與魅力。
他到底是誰?他就是出生成長于湖南最大、最美、最具靈氣的雪峰山腳下的作曲家周小峰?,F(xiàn)任湖南省音樂家協(xié)會主席團委員,懷化市音樂家協(xié)會主席,湖南省音協(xié)創(chuàng)作委員會副會長。系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湖南省文藝人才扶持“三百工程”首批入選藝術家,2018 年—2021年度湖南藝術專家?guī)烊藛T。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他勤奮好學,筆耕不輟,創(chuàng)作了歌曲《知己》 (吳碧霞演唱)、 《母親的愛》 (雷佳演唱)、 《祖國戀歌》 (王麗達演唱)、 《黨旗頌歌》 (王麗達、 劉一禎演唱)、 《為了你》 (王麗達演唱)、 《懷化 我可愛的家鄉(xiāng)》(王麗達演唱)、 《新時代》 (王喆演唱)、 《如花如蝶》 (王紫菲演唱)、愛在中國》 (張?zhí)旄ρ莩?、《每當我唱起國歌?(楊圣長演唱)、合唱《走在復興路上》 (亞洲愛樂樂團合唱團演唱)、 女聲小組唱《家鄉(xiāng)水》 (水姑娘組合演唱) 及二胡獨奏《快樂郵遞員》、 大型交響樂舞《黨旗頌》 等500 余件各類音樂作品,60 余件作品在國家、省級刊物發(fā)表和中央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臺及省市電視臺播放并獲獎。其中,歌曲《知己》 《和和美美一家親》 《黨旗頌歌》 《愛在中國》《新時代》 和《每當我唱起國歌》,分別榮獲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十四屆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他是新世紀以來榮獲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作品最多的作曲家之一。
優(yōu)秀的作品源于優(yōu)秀的作者,優(yōu)秀的作者源于長期的勤學苦練、專注堅持。
孩提時, 周小峰的父親是一位軍旅二胡、 竹笛演奏者, 每逢閑暇, 父親就拉二胡給他聽。 看到他對音樂反應敏銳, 每次聽得如癡如醉, 父親也越拉越起勁,一曲罷了又拉一曲, 心里感覺無比欣慰。 后來, 周小峰上學了,才逐漸地知道父親當年演奏的是《洪湖水浪打浪》 《珊瑚頌》 《二泉映月》 《光明行》 等各種風格的民族經(jīng)典樂曲, 旋律特別優(yōu)美動聽, 在他的腦海里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同時也在他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音樂的種子。
隨著父親長時的陪伴與年齡的增長, 周小峰也像父親一樣愛上了音樂,愛上了二胡。有一天,父親把他叫到身邊, 試探地問他喜不喜歡拉琴, 他大聲地說好喜歡! 于是, 父親立即把心愛的二胡送給了他, 讓他學習拉琴。 他如獲至寶, 整天琴不離手, 日復一日地刻苦練習,直到高中畢業(yè)。1976 年, 周小峰響應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的號召,報名前往農(nóng)村開啟勞作生活, 并在這段時間學會了演奏小提琴。1978 年, 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湖南師范學院黔陽分院音樂系(現(xiàn)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師從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戴強楚教授和音樂理論家、 教育家李石潤教授, 科學而系統(tǒng)地學習和聲、 復調(diào)、 曲式、 配器等音樂理論知識。 畢業(yè)后, 他被分配到懷化縣文化館擔任音樂專干, 同時兼任縣文化館團支部書記和縣文化局團總支書。
基層既是舞臺, 也是孕育藝術的土壤。 在文化館期間, 他參與收集整理當?shù)孛褡迕耖g音樂,組織開展各種音樂活動, 培訓優(yōu)秀音樂人才, 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 一個也不落下。 尤其是參與收集整理當?shù)孛褡迕耖g音樂, 汲取了豐富而十分寶貴的音樂精華元素,同時, 常年扎根在群眾文化工作崗位上, 知曉群眾文化的特點與百姓的文化需求, 從而創(chuàng)作了許多群眾喜聞樂見的歌曲和舞蹈音樂。誠如他的處女作《心靈的泉水潺潺流》,旋律清新活潑, 語言簡單樸實,情感真實親切,時隔四十年后拿出來唱,依然好像是剛剛從山間流出的一泓泉水, 清澈而新鮮, 沁人心脾, 充滿著魅力和活力,曾榮獲全省歌曲征集嘉獎。
舞臺往往屬于優(yōu)秀的人。 由于在縣文化館工作表現(xiàn)優(yōu)異, 創(chuàng)作佳績不斷涌現(xiàn), 于1983 年調(diào)至懷化市文化局擔任文藝股副股長,后來擔任股長、 副局長, 兼任懷化市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 直到1996 年調(diào)至懷化地區(qū)文化局(先后改為懷化市文化局、 懷化市文體廣新局) 擔任文藝科副科長,后來任科長、 副調(diào)研員。 參與組織、 策劃了100 余場大中型文化藝術活動, 多次擔任各類大型文化活動的藝術總監(jiān)、 總策劃、 總導演和執(zhí)行導演等職務, 其中策劃組織的“ 百年夢圓” “ 同一首歌·走進侗鄉(xiāng)苗寨” “ 歡樂中國行·魅力懷化” 等大型文化活動,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一致肯定與褒揚。
四十載風風雨雨, 雖然工作崗位在變化, 職務級別在提升,行政事務愈加繁忙, 但是, 周小峰自始至終懷揣著一顆水晶般的音樂之心, 從來沒有忘卻或拋棄音樂, 而是更加熱愛音樂, 用心用情用功地創(chuàng)作了各類歌曲、 器樂曲、 影視音樂、 大型交響樂舞等音樂作品500 余件,堅定文化自信, 堅守藝術理想, 以高品質(zhì)、高品位的作品譜寫人生的華麗樂章, 向著雪峰山一般的音樂藝術高峰進發(fā)。 誠如著名詩人、 詞作家肖正民撰寫,2017 年10 月27日的《湖南日報》 刊文《小峰攀高峰》 所言: 這些年, 小峰與時俱進, 銳意創(chuàng)新, 在歌曲創(chuàng)作上一步一個腳印, 踏踏實實, 日積月累, 深入生活, 貼近生活, 正以他辛勤地耕耘、 誠實的創(chuàng)作,腳踏湘西南的山水, 以他一首接一首的小峰之作, 攀越著歌曲創(chuàng)作的藝術高峰!
當然, 一花獨放不是春, 百花齊放春滿園。2012 年, 周小峰當選湖南省懷化市音協(xié)主席。 八年來, 他帶領主席團和所有理事會員與時俱進,銳意創(chuàng)新, 管理、創(chuàng)作、活動、團隊、 考級一齊抓,可謂五管齊下, 碩果累累, 有力地推進新時代懷化地區(qū)音樂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 他在自己創(chuàng)作豐碩的同時, 積極組織會員特別是青年詞曲作者共同創(chuàng)作, 多次舉辦歌曲創(chuàng)作筆會與音樂名家講座,培養(yǎng)了一支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團隊, 作品多次在省市征歌中獲獎,30 余人成為國家級會員,200 余人成為省級會員; 每年舉行“ 新年合唱音樂會”;舉辦了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原創(chuàng)歌曲音樂會和“ 共筑中國夢·雅樂進社區(qū)”系列音樂活動30 余場; 先后在北京、 長沙和懷化等地舉辦了張?zhí)旄?、楊玉蓉、楊圣長等歌唱演員的獨唱音樂會;每年組織近2000 名學生參加音樂考級;懷化市音協(xié)與溆浦、 鶴城、靖州、辰溪等縣區(qū)音協(xié)以及鄭偉、張楠、 周斌、 劉希韻等同志, 以突出的表現(xiàn)多次被評為湖南省音協(xié)系統(tǒng)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
優(yōu)秀的作品是作者的立身之本,也是作者的底氣與擔當。
根據(jù)周小峰現(xiàn)有作品的完整性與創(chuàng)造性, 筆者粗略地將其創(chuàng)作歷程歸結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學習、 初創(chuàng)期, 時間為1983年之前; 第二階段, 實踐、 提高期,時間為1983 年至1996 年;第三階段,1996 年至2019 年為周小峰的穩(wěn)定、 逐漸成熟期。 盡管每一個時期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秀作品和特點,但是,最耀眼的與值得關注的是新世紀以來即第三階段中后期的作品,近20 次奪得省級以上富有分量的重要獎項, 集思想性、藝術性與觀賞性、傳唱性于一體,在音樂圈內(nèi)外的好評猶如潮水一般涌現(xiàn),反響強烈。比如:
2004 年他創(chuàng)作的歌曲《知已》(廖澤川作詞,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演唱),由中央電視臺與懷化市委宣傳部聯(lián)合拍攝音樂電視, 于2005 年在中央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臺及湖南、 廣東、 廣西等多地省級電視臺、 廣播電臺播出和播放, 并在《歌曲》 雜志上發(fā)表; 入選吳碧霞創(chuàng)作歌曲專輯(北京天凡之音文化有限公司出品) 并作為主打歌,全國發(fā)行;先后榮獲湖南省首屆“ 金旋律音樂節(jié)” 金獎、 湖南省第九屆精神文明建設“ 五個一工程” 獎。 國家一級作曲、 湖南省音樂評論委員會副會長陳經(jīng)榮撰文評價: 《知己》 的旋律深情委婉,十多年后的今天聽起來依然入心和感動,主要有三大特點:別出心裁的曲體布局即將歌詞的單二部曲體巧妙地處理成無再現(xiàn)的三部曲體;南北民歌元素的綜合運用及調(diào)式色彩的布局彰顯藝術特色, 產(chǎn)生了一種奇妙的新鮮感; 音樂主題設置樸實、 通俗、巧妙,高潮布局獨具匠心。
2010 年他創(chuàng)作的歌曲《祖國戀歌》 (肖正民作詞、 著名青年歌唱家王麗達演唱)、 《黨旗頌歌》 (陳元貴、 周小峰作詞, 王麗達、劉一禎演唱),均榮獲2011年“ 唱響中國” 湖南賽區(qū)“ 十佳作品” 獎與湖南省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 周年創(chuàng)作歌曲評選金獎, 并作為湖南省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 周年重點推薦歌曲。 同時, 歌曲《黨旗頌歌》 在湖南衛(wèi)視全程直播的湖南省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 周年專題文藝晚會上演唱, 并榮獲湖南省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2014 年他創(chuàng)作的歌曲《愛在中國》 (彭郁作詞, 中國交響樂團獨唱演員張?zhí)旄ρ莩?,由中央電視臺和懷化市委、 懷化市政府聯(lián)合拍攝音樂電視且在中央電視臺播出;2015 年先后榮獲湖南省首屆瀟湘好歌“十佳作品獎”、 湖南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 五個一工程” 獎。 幾年后, 張?zhí)旄Σ粌H將其作為個人演唱歌曲專輯的主打歌, 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和公益音樂會也將其作為主題歌。同年中秋節(jié)前夕, 張?zhí)旄y歌曲《愛在中國》 走進美國洛杉磯亞凱迪亞音樂廳演出, 驚艷全場, 洛杉磯以歌曲名字將每年9 月23 日設為“愛在中國日”,成為全球首個以歌曲命名的紀念日。
2018 年他創(chuàng)作的歌曲《每當我唱起國歌》 (肖正民作詞、 楊圣長演唱) 與《新時代》 (金沙作詞、 王喆演唱) 同時榮獲湖南省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 五個一工程” 獎。 《新時代》 先后在北京、長春、長沙、邵陽、懷化等多地舉行的重大文藝晚會上作為壓軸節(jié)目演唱; 《每當我唱起國歌》 又于2018 年榮獲湖南省音協(xié)“ 瀟湘好歌” 銀獎, 并于2019 年10 月24 日在北京音樂廳舉行的男中音歌唱家楊圣長獨唱交響音樂會上唱響。 其中歌曲《每當我唱起國歌》,湖南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編劇、 中國戲曲學院藝評世界會員高世逢撰文為其評價: 音樂以深沉大氣的抒情筆調(diào), 述說了唱起國歌的激昂與思緒; 作品曲式嚴謹, 旋律優(yōu)美, 節(jié)奏舒緩,深沉而委婉, 澎湃而激昂, 將愛國主義情懷貫穿于整部作品之中;歌曲主部旋律抒情闊達, 副歌部分激越磅礴, 是一首既大氣又易記易唱的男中音獨唱作品, 閃爍著詞曲作家、 歌唱家的大美情懷及人性光輝所散發(fā)出的驚人力量!
除此之外, 歌曲《和和美美一家親》 (田達生、 陳元貴、 周小峰作詞) 榮獲湖南省第十屆“五個一工程”獎;歌曲《如花如蝶》 (張名河作詞、王紫菲演唱)榮獲2019 年湖南省“ 瀟湘好歌”銀獎和廣西自治區(qū)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 周年新創(chuàng)歌曲入選作品獎; 歌曲《母親的愛》 (陳元貴、 龍燕怡作詞, 雷佳演唱)榮獲湖南省第二屆藝術節(jié)瀟湘群星獎二等獎; 歌曲《心醉侗鄉(xiāng)》(龍燕怡、陳元貴作詞) 榮獲全國少數(shù)民族文藝會演湖南選撥賽金獎、 全國群星獎湖南選撥賽金獎等。其中歌曲《母親的愛》, 湖南師大音樂學院講師、 作曲家蔣軍榮撰文 為 其評價: 詞、 曲、 編、唱, 一次充滿靈性的四美組合,一次情真意切的自性流淌, 《母親的愛》 給了我一次美美的享受和深深的感動。 我聽得流淚了,想起了母親為我做的點點滴滴,想起了母親的辛勞與付出, 可謂“掏心掏肺,無私忘我”。
優(yōu)秀的作品誕生于作者先進的創(chuàng)作理念與高格的審美訴求,誕生于有情、 有意、 有趣的音符與時代、人民、文化的全球化語境。
上述這一項項耀眼的獎勵,一件件優(yōu)秀的作品, 一個個專家的評價, 不僅證明了周小峰守正創(chuàng)新的硬核實力, 也彰顯了他多年來在音樂創(chuàng)作道路上不斷奔跑、不斷成長、 不斷成熟的審美風格與獨樹一幟的價值取向。 在筆者欣賞周小峰的部分代表作時, 立馬想到了宋代詩人陸游的詩歌名句: “ 揮毫當?shù)媒街?不到瀟湘豈有詩。”
周小峰身處雪峰山腳下, 長年吸吮著雪峰山獨存的山水精華與浩然正氣, 熏陶著雪峰山漫長而璀璨的歷史民俗文化,感受著雪峰山綿延千里而俊秀壯美的特質(zhì)與氣度,所以,周小峰的音樂作品別樹一幟,蘊藏著雪峰山一般的磅礴氣勢與剛柔融合之美,飽含著雪峰山一般的精神高度與思想內(nèi)涵,有著非同尋常的藝術價值, 往往給人留下驚艷而深刻的印象。
倘若進一步從專業(yè)與微觀的角度探析, 筆者認為, 周小峰的歌曲創(chuàng)作至少有以下六大獨異之處: 一、 音樂主題寫得好, 讓整首歌曲的創(chuàng)作有了靈魂、 基因、種子和核心, 擁有了“ 主心骨”,掌握了“主動權”,在全球化的語境下構思布局。 二、 歌眼與歌魂抓得妙, 擁有極高的識別度與記憶點,前者讓人記得住、傳得開、唱得響, 后者讓作品立起來, 彰顯個性與共性, 誕生無限的藝術生命力。 三、 表現(xiàn)手法用得巧,動機發(fā)展法、 復合節(jié)拍法、 調(diào)式轉換法、 民歌運用法、 立體思維法等, 靈活運用, 恰到好處, 將要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四、 時代脈搏抓得準, 積極融入時代, 與時代同頻共振, 反映新生活, 弘揚主旋律, 傳遞正能量, 始終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去看風云變幻, 去回憶歷史, 去理解人間百態(tài), 發(fā)出新時代主流價值的強音。 五、 音樂綜合素養(yǎng)高,人生閱歷豐富,視野開闊,思維活躍,作曲基本功扎實,對生活保持飽滿的熱情與激情,音樂感受能力敏銳,抓住了歌曲創(chuàng)作的關鍵要素。六、創(chuàng)新精品意識強,把創(chuàng)新當作歌曲創(chuàng)作的第一要務, 致力于以簡單的手法取得最佳的藝術效果, 以最美的旋律表達塑造最準確的音樂形象, 而且善于與樂壇高手合作, 樂壇高手也樂于與他合作, 集結各自特長與智慧鑄造精品, 往往一“ 音” 一字地考究,精益求精,數(shù)易其稿。
誠如在一次詞曲作家交流座談會上, 周小峰語驚四座, 發(fā)言認為: 一、 好歌要有思想高度和藝術品位, 旋律要美、 要新、 要有個性、 要通順與流暢, 音樂形象要準確; 二、 好歌第一是“ 好聽”,第二是“動聽”,第三是“耐聽”,只有好聽才入耳, 動聽才入心,耐聽才入魂;三、作曲家應該有大情懷、大境界、 大格局; 四、好歌推廣應有好詞、 好曲、 好演唱、好包裝、好平臺、好歌名、好歌運,這七個條件缺一不可。
總之, 優(yōu)秀的作品不僅自己會說話, 而且蘊藉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凝聚作者深廣的人生境界。筆者在追溯周小峰近40 年來音樂創(chuàng)作的心路歷程時, 其音樂作品誠懇地告訴我: 周小峰是一位崇德向善、潛心創(chuàng)作的作曲家,是一位有信仰、 有情懷、 有擔當?shù)淖髑遥?一直致力于用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謳歌黨、 謳歌祖國、 謳歌人民、 謳歌英雄, 以音樂的名義與方式記錄身處時代的新風貌、歌贊人民的新生活, 盡情地抒發(fā)真實的“ 大我” 之情、 弘揚人世間的真善美, 并努力奔向自己心中向往的音樂美學宮殿。 在未來的新時代里, 相信正逢創(chuàng)作盛年的周小峰, 將創(chuàng)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回報于社會、 服務于人民, 為鑄造湖南音樂發(fā)展的高峰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