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傲
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qū)古驛鎮(zhèn)唐呂村盲人兄弟周付喜、周成喜,沒有視覺,僅靠耳朵和雙手,27年來,修理農機3.6萬多臺,培養(yǎng)徒弟30多人,開辦維修部,成立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助鄉(xiāng)親們共同致富。
身殘志堅 樂觀生活
這是一對孿生兄弟,哥哥叫周付喜,弟弟叫周成喜。1968年9月出生于古驛鎮(zhèn)唐呂村的周付喜,自小受父親的影響,對農機設備產生濃厚興趣,漸漸也掌握了一些農機維修知識。1992年,在周付喜24歲時,視網膜脫落,因無錢醫(yī)治導致雙目失明。生性不服輸?shù)乃]有一蹶不振,經過長期摸索練習,逐漸練就了靠耳聽、手摸的技術絕活。隨著周付喜修理技術的提升,周邊需要他幫助的農戶越來越多,擔心哥哥四處奔走不方便,在弟弟周成喜的幫助下,1995年,“盲人修車”維修部在古驛鎮(zhèn)開辦起來。兄弟倆的維修技術遠近聞名,慕名前來維修的人絡繹不絕。
2009年1月,厄運再次降臨,一次意外讓弟弟周成喜同樣因為視網膜脫落而失明,周成喜一度痛苦萬分、很是消沉。在哥哥的鼓勵下,周成喜也開始在黑暗中摸索練習繞電機,給機器打孔、鉆孔,修理秸稈還田機、旋耕播種機等。“我爸裝播種機、傳種器的速度,比正常人還要快很多。”周成喜的兒子周萬虎說。
眼盲手巧 技藝高超
當?shù)貥前鍙S廠長鄭文青第一次見到這對盲人兄弟時很是驚訝,因為不管是生活上的瑣事,還是修理設備、給廠房安裝線路等這些具備技術含量的工作,他們都不需要別人幫忙,做起事來完全與常人無異。曾有一位當?shù)氐睦先藢π值芏说木S修技術產生懷疑,一次他的東方紅1104拖拉機出了故障,一直“咯吱咯吱”響,找人檢查后只說是變速箱有問題,但不知道問題究竟出在哪里,找到周付喜這里,他們一聽就知道是軸承壞了,當場換了一個軸承故障就解決了,老人驚得目瞪口呆。兩兄弟的手藝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有很多客戶在其他地方修不好的農機,來到兄弟二人的修理廠后,最終問題都得到了解決。每當有人問兄弟二人有什么修理絕活時,他們總是這樣回答:“哪有什么絕活,做多了就有經驗了?!?/p>
如果遇到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兄弟倆就慢慢思考琢磨,實在不行,就讓家人買了相關的書籍念給他們聽,從中學習摸索。在2010—2014年期間,周付喜還設計了拖車車廂,車廂需要什么材質,多大尺寸……這些周付喜都在心里打好草稿,然后安排工人和徒弟去做。由他們設計出來的車廂深受大伙好評,不僅古驛鎮(zhèn)上的老百姓喜歡,宜城、丹江口等地的人也前來購買。
周付喜還從農民的實際需求出發(fā),設計、改造了玉米、花生、高粱精播機和撒化肥機。周付喜設計的精播機減少了播種成本,提高了糧食產量;撒化肥機,在拖拉機的帶動下一天可以撒1 000畝,不僅降低了勞動成本,提高了效率,而且由撒化肥機撒的化肥更均勻,效果比人工撒的還好。
勤勞致富 回饋鄉(xiāng)親
憑借辛勤地付出、敢想敢干的勇氣,以及高超的技藝,兄弟二人的修理生意越做越大,門面從一開始的四間變成了現(xiàn)在的八間,維修部變成了修理廠。手藝好,平常的修理量就大。整個修理廠忙時一天要修理10多量車,每年維修收割機1 400余臺、拖拉機1 700余臺、其他機具1 500余臺。
2016年,兄弟倆把周邊農場的農用車、拖拉機集中在一起,成立了襄州區(qū)佳富天宇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合作社設立在古驛鎮(zhèn)呂鎮(zhèn)村217省道旁邊,擁有200多畝流轉土地,合作社主要從事農機作業(yè)、農機維修、農機配件加工等業(yè)務,服務范圍覆蓋了湖北省襄陽市、十堰市和河南省鄭州市、周口市、南陽市、鄧州市等地的40多個鄉(xiāng)鎮(zhèn)。合作社帶領95個社員跨區(qū)作業(yè)機播3.28多萬畝,機收2.5萬畝,機耕3萬畝。其中農機社會化服務年收入達240萬元,維修網點服務年收入達140萬元,年總收入380多萬元。
心有光亮,自予光芒。在黑暗的世界里,周付喜和周成喜倆兄弟用勤勞的雙手自力更生,創(chuàng)造財富,取得成績后不忘回饋鄉(xiāng)親,帶領大家共同致富。他們的技術聲名遠揚,他們的故事被廣為傳頌。2017年,周付喜被評為襄陽市“殘疾人自強模范”;2018年,兄弟倆先后榮獲湖北省農機職業(yè)技能競賽 “特別奮進獎”;2019年3月兄弟倆獲得湖北“荊楚楷?!?榮譽,2019年3月兄弟倆獲得湖北“荊楚楷?!?榮譽,“敞開心襟,能驅黑暗;精工手藝,敢作明星。橫批:巧奪天工”。湖北省楹聯(lián)學會王娟為他們特撰聯(lián)給予贊賞。
對于未來,兄弟倆還有更大的夢想:“擴大農田,增加社員,讓合作社造福更多的鄉(xiāng)親;擴大修理廠的服務范圍,將手藝教給更多的人?!?/p>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湖北省襄陽市老河口市光化辦事處辦公室郵編:441800 )